研究证实镍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特性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刘晓迪团队,联合吉林大学黄晓丽团队、中山大学王猛团队,利用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以及电输运手段,在高压下的镧镍氧(La3Ni2O7−𝛿)单晶材料中同...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460
研究模拟火星氢离子逃逸过程 离子逃逸对火星大气损失以及宜居性演化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火星上,氢离子向太空的损失有多种机制,不同离子逃逸机制的相对重要性尚不完全清楚。同时,氢离子逃逸与总氢损失的比例存在悬而未决的问题。探测火星离子逃...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750
“彩磁”编码新技术实现活体肺部“彩色”MRI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超灵敏磁共振研究团队发展了“彩磁”编码标记新方法,可用于活体肺部的超灵敏“彩色”磁共振成像(MRI)。 荧光分子种类繁多,在蛋白标记、荧光示踪、免疫荧光等领...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1,9660
研究揭示表观遗传印记驱动固有淋巴细胞谱系分化核心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王硕团队在黏膜固有淋巴细胞谱系分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系统揭示了固有淋巴细胞前体细胞(ILCPs)的表观遗传印记,在决定细胞谱系分化中的重要作用。 ILCs是黏膜组织中的重...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940
研究发现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中气体吸积的多尺度全过程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依托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ALMA),结合甚大阵(VLA)脉泽天体测量观测,揭示了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中气体从大尺度流向小尺度的完整过程。 质量大于八倍太...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090
仿羧酶体人工光合系统组装级联多酶协同催化CO2还原至甲醇研究获进展 羧酶体是蓝藻等光合细菌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结构之一,通过将包括RuBisCO酶在内的多种蛋白,整合到限域多面体蛋白质骨架结构中,实现多酶高效协同级联催化,促进二氧化碳的高效转化。受此启发,利用自组装策略...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290
火山型被动陆缘地壳裂解机制获揭示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赵明辉研究员团队与徐敏研究员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及法国西布列塔尼大学,在火山型被动陆缘地壳结构形成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被动陆缘是大陆裂解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地质单元,其中,火山型...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8380
接种发酵新技术助力贵州白酸汤标准化生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食物营养与功能性食品创新团队在前期传统贵州白酸汤发酵技术生产实践基础上实现关键突破,成功研发高效接种发酵新工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化学:X(Food Chem...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270
土壤微生物“通气管”助力实现原位降碳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田有机污染生物消减创新团队揭示了原位定向加速土壤生物电子传递减排稻田甲烷的效能与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管理学报(Journal of Environment...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340
十字花科作物“癌症”防治获突破 9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作物基因组学与抗病性改良创新团队揭示了油菜、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作物中由感病基因GSL5介导的根肿病隐性广谱抗性及其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遗传学...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710
清华大学能动系孙超课题组合作揭示弹性湍流到弹惯性湍流的连续转变 粘弹性流体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中,如牙膏、洗发水、高聚物溶液等。这类流体在流动中表现出与牛顿流体截然不同的湍流行为。早在20世纪,学者就发现加入微量高聚物可显著降低流体在管道中的摩擦阻力(减阻...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330
清华大学化工系王笑楠课题组在AI用于多相催化剂的发现及设计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多相催化剂是化学工业与新能源电转化技术的关键,对于促进相关领域低碳绿色的发展目标至关重要。传统催化剂开发模式依赖大量实验试错和高成本的理论计算,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近年来,融合人工智能(AI)与高...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720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周丽雅/宋志强团队发表成果,为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提供新型杀菌利器 2025年9月10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周丽雅/宋志强教授团队带领全国40家医疗机构消化疾病诊疗中心在感染病学领域期刊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在线发表最新研究成...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520
北京大学北大第三医院李东、叶阳、赵越团队发表研究成果,揭示微塑料通过肠-卵轴损害卵母细胞发育的新机制 2025年9月15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李东教授、叶阳助理研究员联合生殖医学科赵越研究员在国际期刊《危险材料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表题为《聚苯乙烯...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180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科安阳研究团队发表成果,实现大体积肌肉缺损功能性修复新突破 日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科安阳团队在期刊《生物活性材料》发表了题为《搭载STIM1脂肪干细胞和IGF-2因子的脂肪脱细胞生物支架通过促进成肌和抑制纤维化双功能实现大体积肌肉缺损的功能性修复》(“Bi...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660
上海交大李所团队与合作者:暗物质或可点亮黑洞阴影 近日,一项关于“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拍摄的黑洞图像可以成为探测暗物质的有力工具”的最新研究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并入选“编辑推荐”。该论文作者按...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680
上海交大杨立团队揭示快充负极材料电位调控新方法 近日,化学化工学院杨立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Enhanced specific energy in fast-charging lithium-ion ...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8670
西安交通大学高国新/郗凯/丁书江团队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领域取得进展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因其低界面阻抗、出色的电极兼容性及优异的机械柔韧性,在实现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锂金属电池方面备受关注。然而,其室温离子电导率低、Li⁺迁移数有限及机械强度不足等问题,长期制约着固态电池...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830
西安交大研究人员在多态二维铁电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随着现代计算中数据规模的迅猛增长,亟需开发具备更高存储密度的新型存储技术。多态铁电材料因能够实现多个稳定的极化状态,有望突破传统信息存储的二进制限制,为高密度信息存储提供全新的思路,尤其在后摩尔时代展...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190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聚合物基电介质储能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聚合物电介质因其高耐压、低介电损耗和优异的运行稳定性,已被广泛应用于静电电容器。随着工业生产和日常应用需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聚合物薄膜电容器在高温、高电压等严苛条件下的可靠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与...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360
关键蛋白让猪“长肉”更高效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猪基因组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发现了RNA结合蛋白通过液液相分离与生长因子协作,促进猪肌肉生长和再生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260
科学家提出脑机接口“动态电极” 在脑机接口等神经接口系统中,电极是连接电子设备和生物神经系统的核心界面传感器,也是脑机接口中“接口”的核心所在。当前植入式电极均是“静态”的,植入后只能“固定位置、局限采集”,还会因机体免疫反应导致传...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940
高维纠缠实现高效量子随机通信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团队柳必恒研究组等,提出基于“随机存取码”的随机通信框架,在高维量子光学平台上实现高成功率的随机通信,并给出具有噪声鲁棒的高维纠缠认证方案。 量子通信被...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830
材料结构强韧化机理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杨上陆团队等,成功突破超高强钢的强度-塑性-韧性组合极限。该研究发现了打破传统认知的裂纹前端吸收位错现象,构建出兼具超高强度、塑性和韧性的多尺度材料结构。 由于高...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740
研究建立模拟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A-T的非人灵长类模型 小儿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是一种由ATM基因突变引起的严重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虽然发病率极低,但其残酷的病程和无法治愈的现实,让无数家庭陷入绝望。截至目前,A-T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医生...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690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赵志超引力子质量研究成果入选粒子物理最高标准手册 日前,我校理学院应用物理系赵志超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完成的论文 《通过分析 2023 年脉冲星计时阵列数据揭示引力子质量界限》(Unveiling the Graviton Mass Bounds thr...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9860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数据科学交叉研究院成立 9月17日,清华大学数据科学交叉研究院(Institute for Interdisciplinary Data Science, Tsinghua University,英文缩写:THU IIDS...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8980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林睿实验室合作开发神经元高亮标记技术 哺乳动物大脑是由海量异质性神经元相互连接构成的复杂网络,解析其组织规则与功能连接必须进行高分辨率神经元重构。介观层面(mesoscale,即细胞水平)实现神经系统精准重构,是目前解析大型复杂神经网络的...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100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郑博课题组合作揭示未来全球野火排放的健康和气候效应 野火(wildfires),即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森林、草原、灌木火灾等,是地球环境的重要干扰因子。野火事件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对气候变化和公共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而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野火发生...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8370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刊文《数字生产力形成中治理体系建设的理论框架、基本样态与实践路径》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产业经济》(2025年第8期)全文转载了《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刊发的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钞小静、迟克涵撰写的论文《数字生产力形成中治理体系建...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