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作物“癌症”防治获突破
文章导读
十字花科作物的“癌症”根肿病,曾让全球农民束手无策——抗病品种为何总在几年内失效?中国农科院团队十年磨一剑,首次揭示关键感病基因GSL5的隐秘机制:根肿菌劫持它关闭植物抗病通路,而精准敲除后,油菜、白菜竟能重启天然防御,广谱抗病且产量零损失!这项发表于《自然·遗传学》的突破,不仅破解了抗源单一的世界难题,更提供可落地的种质与技术,为十字花科作物撑起永久防护伞。从此,“癌症”防治不再遥不可及。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9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作物基因组学与抗病性改良创新团队揭示了油菜、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作物中由感病基因GSL5介导的根肿病隐性广谱抗性及其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
根肿病是由原生动物病原根肿菌引起的土传病害,被称为十字花科作物“癌症”。目前由于根肿病抗源单一、抗病位点或基因抗谱窄、抗病育种周期长、抗病品种抗性丧失快,根肿病高效持久防控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
科研人员通过近10年科研攻关,在十字花科作物中鉴定出关键保守感根肿病基因GSL5,该基因被根肿菌劫持和利用进而关闭茉莉酸抗病通路,促使根肿菌致病,通过敲除GSL5,植物能够响应根肿菌侵染重启茉莉酸抗病通路,从而创制出了广谱高抗根肿病的油菜、白菜和甘蓝突破性新种质,且在田间条件下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无影响,为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抗性改良与高效持久防控提供了关键基因、种质和技术手段。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 张惠雯)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5-02306-y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