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团队在极速快充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作为推动交通电气化、引领社会向绿色与可持续方向转型的关键技术,极速快充(XFC)技术已在全球学术界和产业界获得广泛关注。该技术不仅能有效缓解用户的“充电焦虑”,加速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等电气交通工具的普...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7790
研究阐明哮喘发病与复发的分子机制 过敏性哮喘的发病与免疫系统过度激活相关。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邱菊研究组与秦骏研究组,揭示了染色质重塑因子Brg1通过调控2型天然淋巴细胞(ILC2)的染色质状态,增强其有氧糖酵解代谢...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090
上海交大陈尧教授在《政治学研究》发表论文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陈尧教授在政治学高水平期刊《政治学研究》(2025年第4期)上发表论文《再造城市治理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政治适应》。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政治逻辑一...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88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马吉伟团队关于单原子锚定非晶氧化物电催化剂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10月3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马吉伟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的研究论文“Boosting and stabilizing oxy...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500
轨道霍尔效应研究取得进展 自旋电子学有望发展出高速低功耗存储-计算芯片新技术,为突破冯诺依曼架构和解决后摩尔时代算力需求提供解决方案。第三代自旋电子学器件基于自旋流产生自旋轨道矩,进而实现磁性比特的调控。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参与...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130
上海交大敬璞教授团队揭示浑浊柚子汁中果胶主导的胶体不稳定性:酶消化后其形态和流变特性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敬璞教授团队在食品领域顶级期刊Food Chemistry上发表论文“Pectin-Dominated Colloidal Instability in Cloudy ...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940
研究阐明小鼠精准捕食的嗅觉神经编码机制 日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云峰团队等,首次在分子、细胞及神经环路层面,系统揭示了小鼠如何通过敏锐的嗅觉系统判断猎物的营养状态,并做出精准捕食决策的神经编码机制。在自然环境中,动物通常需要依赖气...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420
上海交大张文明教授团队提出序贯相变粘附新策略,助力航天领域动态捕获 近日,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振动、冲击、噪声研究所张文明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序贯相变粘附的动态捕获策略,为航天微重力环境下非合作目标的柔顺高效捕获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研究成果“Dynamic c...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000
数字孪生智守黄河安澜:万家寨大坝安全预警迈入智能化新阶段 近期,央视新闻频道对万家寨水利枢纽2025年度排沙作业开展情况及数字孪生系统应用成效进行了专题报道。报道指出,通过连续多年科学调水调沙,万家寨库区泥沙淤积得到有效控制,新增有效库容近1.6亿立方米,切...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120
南开团队开发最近邻配对云图算法给出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成像漂移校正新策略 (通讯员 程丹)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成像(SMLM)作为分辨率最高的超分辨成像技术,需要采集数万张稀疏激活闪烁发光的荧光分子图像,整个过程耗时数分钟。在此期间,样品因环境温度变化、机械振动等因素不可避免...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040
西北工业大学郗恒东教授团队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亮点论文 揭示高聚物湍流能量耗散抑制极限 近日,我校极端力学研究院和航空学院郗恒东教授团队在物理学领域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了题为“高聚物湍流中耗散率抑制的最大极限”(Maximum Dis...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360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王健全团队发表成果助力肌腱组织再生 2025年10月11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王健全教授、黄洪杰副研究员、程锦副研究员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今日生物材料》(Materials Today Bio)刊登题为“Injectable c...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330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子器件与应用技术团队连续发表多项医用三维光学成像及处理研究成果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作为一种非侵入、高分辨率的三维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眼科、心血管、皮肤等医学临床领域。然而,受限于相...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7030
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揭示全球土壤湿度–降水的强耦合区域和作用路径 土壤湿度-降水耦合是陆气相互作用的关键,但不同气候模式对于土壤湿度与降水耦合强度的模拟存在巨大分歧,其耦合的物理路径即土壤湿度通过地表感热通量(SH)还是蒸散发(ET)影响降水尚不明确。为了回答上述问...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8260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云下蒸发对降水同位素影响及驱动机制 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其降水稳定同位素是解析区域及全球水循环的关键指标,广泛应用于古气候重建与水循环研究。然而,该区域气候干旱、空气湿度低,云下蒸发会显著改变降水稳定同位素组成,进而影响同位素示踪...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690
研究发现抗缺陷、可规模化的扩渗盐差发电新机制 盐差能作为一种清洁、稳定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传统盐差能的收集方式主要基于反向电渗析(RED)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高离子选择性的膜材料以产生净离子流,因此,性能一直受“通量-选择性”博弈的...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630
研究揭示东北黑土区地下水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地下水是当地农业灌溉主要水源。因此,开展东北黑土区地下水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揭示其年际、年内季节变化规律及其空间差异性,明确重点区域地下水储量关键驱动因素,对黑土区...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930
厦门大学多媒体可信感知与高效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十八篇论文被NeurIPS 2025录用 The Thirty-Ninth Annual Conference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简称NeurIPS 20...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940
活细胞纳米分辨成像探针研制获进展 在生命体系中,对生物分子进行原位且纳米尺度的动态监测,有助于揭示生命过程的复杂动态。然而,传统的荧光分子探针往往因亮度不足和光稳定性差,难以满足高时空分辨率下,追踪单个生物分子的需求。明亮且稳定的荧光...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380
中高层大气波动耦合过程研究获进展 探讨固体地球、低层大气和近地空间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是日地空间物理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的核心研究主题之一。 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与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合作,利用中国科学院...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260
研究创建乾坤网络精确求解多电子薛定谔方程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商红慧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金龙团队,将人工智能领域的Transformer架构与量子物理的基本方程相结合,发展了求解多电子薛定谔方程的乾坤网络QiankunNet。 薛定谔...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520
中国科大实现二维层状磁体中临界涨落噪声的量子传感 近日,我校物理学院石发展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曾华凌教授和物理学院龚明教授团队合作,利用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量子传感技术,首次在实验上揭示了二维铁磁材料Fe₃GeTe₂在相变临界点...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790
动态动力学不对称醛-炔烃还原偶联反应研究获进展 复杂分子的精确合成,对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发展高选择性合成策略,能够提升化学反应效率、简化复杂分子合成,是有机化学的研究前沿。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施世良团队,发展了N...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150
中国科大在离子阱中实现范德波尔振子的量子模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林毅恒教授团队与深圳大学李俊教授、杨晓东教授以及德国斯图加特大学Eric Lutz教授合作,在量子自持振子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单个离子实验实现...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660
磁流变力学超材料实现高密度可重编程机械存储与视觉读取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龚兴龙和邓华夏团队,在力学超材料设计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目前,机械信息处理方式难以实现高密度、可重编程和直观可视的信息处理功能,制约机械信息系统在极端环境下的应用潜力。因此...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2940
中国科大在硅基材料中成功实现共振交换量子比特与微波光子的强耦合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硅基半导体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与本源量子计算有限公司合作,首次在硅基材料中成功实现共振交换量子比特(resonantexchange qubit, RX qubit)与...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020
哈工大张永兵教授团队在多维单分子动态成像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刘培香 沙浩 向碧霞/文 沙浩/图)近日,深圳校区信息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张永兵教授与深圳湾实验室系统与物理生物学研究所侯尚国研究员合作,在三维目标锁定单分子光谱动态成像显微技术(3D-Spec...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130
研究揭示人逆转座子LINE-1靶向整合基因组重要机制 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大量具有“跳跃”能力的逆转座子序列。在胚胎发育早期、免疫及神经系统等特定阶段和环境下,它们会被激活并发挥重要生理功能。在病毒感染、肿瘤发生及机体衰老等状态下,它们通常会持续异常活化...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090
西安交大马恩教授在《科学进展》发表焦点文章 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拉伸塑性对于工程应用都很重要。高强度可以满足承载需求,且有助于大幅降低材料的使用量,从而节约能源和降低排放。大塑性可提高材料服役时的安全性,而其更重要的工程意义在于拉伸应力下的均匀...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650
北理工课题组在AI辅助生物传感器改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霍毅欣团队在1区TOP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题为“Design of strictly orthogonal biosensor...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