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具核梭杆菌黏附宿主细胞动态调控机制

病原菌表面粘附素通过特异性分子,识别介导病原体与宿主的紧密接触,并在感染过程中呈现动态调控特征。然而,关于细菌-宿主界面粘附强度的动态调控机制尚不明确。 具核梭杆菌是在结直肠癌患者肠道中显著富集的厌氧...
2周前
03580

上海交大王强教授在《教育研究》发表论文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强教授在高水平期刊《教育研究》(2025年第5期)上发表论文《论“大思政课”的空间向度》。 【论文摘要】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全面推进“大思...
2周前
03380

研究开发蛋白质迁移学习方法助力膀胱癌诊断

膀胱镜被视为诊断膀胱癌的“金标准”,但其侵入性使众多患者望而却步。临床上,超过一半患者确诊已属晚期。如何用简便、无创、准确的方法,尽早“筛”查高风险人群,成为研究重点。 血液与尿液相比于膀胱镜,具有获...
2周前
02050

研究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密码子优化模型

在合成生物学与工业生物制造领域,密码子优化是提升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关键环节。然而,传统方法往往依赖高频密码子替换,这一策略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表达效率,但可能破坏自然序列中与蛋白折叠和翻译动力学相...
2周前
02320

金属材料疲劳强度理论极限研究获进展

疲劳强度是影响材料及构件可靠性的关键指标之一。提高材料疲劳强度,可以提高工程构件长期服役可靠性,有助于实现构件轻量化,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前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张哲峰团队等,将GCr15...
2周前
03300

研究提出快速柔性水伏离子传感新策略

近年来,水伏效应因其在能量收集与传感应用中的独特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典型的水伏离子传感由于固-液界面存在较大的扩散阻力,水和离子需要数分钟甚至数十分钟才能达到扩散平衡,严重限制了其在快速离子检测中的应...
2周前
04000

超薄柔性电子界面研究获进展

近年来,随着可穿戴电子、脑机接口和神经康复等前沿技术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将精密电子器件如同“皮肤”一般贴合到器官组织上,实现对生理信号的采集和调控。然而,传统贴附方法往往导致器件内部产生巨大应力,尤其是...
2周前
03010

研究揭示不同源区年轻太阳风的湍流各向异性

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科研团队,鉴定出帕克太阳探测器前19轨观测中,所有稳定的冕洞太阳风、冕流太阳风、低马赫数边界层太阳风,并研究这些来自不同源区太阳风的波矢各向异性和方差各向异性。研究采用...
3周前
02700

科研人员实现城市道路碳排放高分辨率精准刻画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王力团队,将“全景人工智能”(全景AI)与多源走航观测相结合,实现了对城市道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高时空分辨率精准刻画与溯源,清晰揭示了二氧化碳排放的时空动态特征及...
3周前
03130

科学家开发新型邻近标记技术精准打击癌细胞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邻近标记技术能在细胞的特定位置,对周边环境进行催化标记,帮助科学家精准识别特定分子在微观世界中的“社交圈”,“看清”生命过程。 能否利用邻近标记技术的标记能力来主动改造细胞,解决医...
3周前
02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