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家犬同人类近万年来的共迁移历史
文章导读
穿越万年的忠诚守护!最新DNA证据首次揭开中国古代家犬神秘面纱:它们不仅是人类最古老的伙伴,更是文明交融的活地图。中科院团队通过对17只中国古代家犬基因测序发现,五千年前中国存在独特犬种血统,随后数千年间,这些毛茸茸的伙伴伴随着人类在欧亚大陆迁徙,从河西走廊到东欧草原,每一次人类族群的相遇,都留下了清晰的基因交流印记。这项发表于《科学》的研究证明,家犬始终是人类文明传播的忠实见证者,它们身上镌刻着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家犬是人类第一个驯化的动物,考古证据表明至少一万年前欧亚大陆多处均出现了犬的身影,其起源、扩散以及与人类迁徙的互动关系等科学问题对于理解动物驯化和人类文明传播都至关重要,因此长期受到学界的关注。早期基因组研究表明,家犬早在两万年前就已出现了血统分化并于欧亚大陆广泛扩散,但这些扩散是否与特定人类文化群体相关,以及家犬在古代社会中的角色,尚缺乏全面的基因组层面的研究。中国作为家犬的可能驯化中心和重要迁移节点,是研究以上问题的突破口之一,但是缺少中国古代家犬的基因组数据成为了主要限制。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完成了17个古代家犬的基因组测序,其中包括来自河西走廊地区及新疆、内蒙古的14个中国古代家犬,这是首次获得中国古代家犬基因组。整合团队此前取得的已发表古基因组数据,共获得了73个古代狗基因组,构建了从东亚到西欧亚草原的家犬血统演变图谱。
研究首先发现中国五千年前存在独特的家犬古老血统,随后数千年中国古代家犬血统逐渐出现来自西伯利亚和西方的古代家犬血统渗入,同时来自中国的古老东亚祖份也广泛扩散到了欧亚草原多处。更重要的是,团队通过与人类古基因组数据和证据对照,发现家犬数次渗入事件与人类的多次迁徙高度重合。如东西伯利亚早全新世家犬谱系与同时期人类谱系的分布高度吻合。其次,在河西走廊地区家犬基因组中,东北亚祖分的增加与人群中东北亚祖分的流入也十分同步。此外,欧亚草原地区家犬中西方祖分的增加也与古人类迁移历史相吻合。具体而言,研究发现欧亚草原前期的新石器时代家犬和东欧狩猎采集人群相关,后期的青铜时代家犬和伊朗农耕人群及高加索狩猎采集者相关。
通过对比研究和多方证据的互相验证,团队最终证明,近一万年来家犬与人类存在密切共迁移,不同时期不同人群携带各自的犬,通过欧亚草原和古丝绸之路等路线进行跨洲的大迁移,表明了家犬与人类的亲密关系,从欧亚草原到河西走廊的家犬万年来血统流动,也映射出古代文明的互联互通。
未来,这一基于古基因组分析的方法将扩展到其他家养动物,如马牛羊等家畜,或进一步揭示动物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为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关研究成果研究以Genomic evidence for the Holocene co-dispersal of dogs and humans across Eastern Eurasia为题,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昆明市“春城计划”等的支持。

欧亚大陆家犬与人类共迁移示意图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