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张袁健团队在电化学发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出版检索稳定,快至7天录用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文章导读
东南大学张袁健团队突破电化学发光效率瓶颈,创造性地提出"分子电容器"策略,将二维氮化碳的电化学发光效率提升至商业化基准体系的1480倍!受光合作用启发,团队通过氮空位和氰基终端构建电子"临时中转站",实现电子时空精准协同,解决了电子传递与发光过程不匹配的难题。这一突破不仅为高性能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开发开辟新途径,更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展现出惊人灵敏度,检测限低至24.2飞摩尔每升,为生物传感和能源转换领域带来革命性进展。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通讯员 项玲玲)近日,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省富碳材料与器件工程实验中心的张袁健教授团队提出通过分子电容器介导的时空电子协同策略成功将二维氮化碳的电化学发光效率提升至商业化基准体系的1480。相关成果以“Boost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of Carbon Nitrides via Molecular Capacitor-Mediated Spatiotemporal Electron Coordination(通过分子电容器介导的时空电子协同提升氮化碳电化学发光效率)”为题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先进科学》)在线发表。该研究为高性能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并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

电化学发光是一种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光信号的技术,具有灵敏度高、背景噪声低和可控性高等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150多种重要疾病(如肿瘤)标志物的临床诊断。张袁健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氮化碳新型电化学发光体系,然而与其他电化学发光体系一样,其电子传递与发光过程在时间尺度和空间上不匹配,导致电子要么跑太快没来得及发光就溜走,要么反应节奏慢半拍,发光效率低下。

东南大学张袁健团队在电化学发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张袁健教授团队受自然界光合作用启发,提出通过在氮化碳材料中引入氮空位(N-vacancies)和氰基终端(–C≡N)作为“分子电容器”,如同给电子建了个“临时中转站”:一方面,“中转站”能把电子“关”在里面(空间协同),让它们更容易碰面、结合发光;另一方面,“中转站”还能调节电子的运动节奏(时间协同),让电子传输、电极反应这两个“步骤”不再“各忙各的”,而是精准配合,减少效能。该策略有效调控了电子的捕获、积累与释放过程,实现了电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协同作用。最终,氮化碳的电化学发光效率提升了高达100达到商业化基准体系的1480倍。该研究进一步以环境污染物亚硝酸根的检测为概念性应用,构建可视化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基于“分子电容器”的氮化碳传感器检测灵敏度和线性范围提升3个数量级,检测限低至24.2×10-15摩尔每升。

该工作首次通过“分子电容器”策略实现电化学发光过程电子行为的时空协同调控,为高效电化学发光物质的设计提供了新范式,同时也有望拓展至其他光电转换体系,为高灵敏生物传感、能源转换等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本工作的第一作者为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生项玲玲,张袁健教授和沈艳飞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vs.202506277

供稿:化学化工学院

(责任编辑:嵇宏 审核:李震)

© 版权声明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多学科征稿、征稿主题广 | 免费主题匹配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三届机器学习与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CONF-MLA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立即查看超全会议列表

3 条评论

  • 果断决策
    果断决策 读者

    分子电容器的比喻好形象,电子也有”中转站”了

    浙江省绍兴市
    回复
  • 怀旧电影
    怀旧电影 读者

    给张教授团队点赞!中国科研越来越强了👍

    辽宁省丹东市
    回复
  • 晨读的时光
    晨读的时光 读者

    这研究太厉害了!效率提升1480倍简直突破天际

    北京北京市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