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15)经管学院张晓宁副教授/张寒教授在生态文明与环境治理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经管学院张晓宁副教授/张寒教授在《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上发表了题为“Ass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govern... 科研动态 2周前01760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曹玮老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重要研究成果:黑色素分子工程实现高效γ射线生物防护 随着电离辐射在医疗、工业及太空探索中的广泛应用,开发轻量、生物相容且高效的新型辐射防护材料已成为迫切需求。传统材料如铅和混凝土虽广泛应用,但存在笨重、有毒等局限;尽管已有无铅替代材料如含金属的微纳米材... 科研动态 2周前01760
西安交大靳立教授团队提出提高无铅压电陶瓷应变性能新策略 压电陶瓷是一类能够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因其优异的机电耦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致动器、传感器等精密驱动领域,受到广泛研究与关注。然而,目前高性能压电陶瓷大多为铅基材料(如锆钛酸铅,PZT... 科研动态 2周前0267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16)农学院单卫星教授团队在马铃薯晚疫病研究领域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农学院单卫星教授团队在《Plant Physiology》发表题为“The susceptibility factor RTP1 negatively regulates Arabidopsis... 科研动态 2周前0328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17)康振生院士团队揭示TaGW2-TaVOZ1模块通过泛素依赖及非依赖途径调控小麦耐盐性的分子机制 近日,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国家重点实验室康振生院士/毛虎德研究员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发表了题为“TaGW2-TaVOZ1 module regulates wheat salt ... 科研动态 2周前03130
研究开发蛋白质迁移学习方法助力膀胱癌诊断 膀胱镜被视为诊断膀胱癌的“金标准”,但其侵入性使众多患者望而却步。临床上,超过一半患者确诊已属晚期。如何用简便、无创、准确的方法,尽早“筛”查高风险人群,成为研究重点。 血液与尿液相比于膀胱镜,具有获... 科研动态 2周前02050
研究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密码子优化模型 在合成生物学与工业生物制造领域,密码子优化是提升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关键环节。然而,传统方法往往依赖高频密码子替换,这一策略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表达效率,但可能破坏自然序列中与蛋白折叠和翻译动力学相... 科研动态 2周前02320
金属材料疲劳强度理论极限研究获进展 疲劳强度是影响材料及构件可靠性的关键指标之一。提高材料疲劳强度,可以提高工程构件长期服役可靠性,有助于实现构件轻量化,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前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张哲峰团队等,将GCr15... 科研动态 2周前03300
研究提出快速柔性水伏离子传感新策略 近年来,水伏效应因其在能量收集与传感应用中的独特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典型的水伏离子传感由于固-液界面存在较大的扩散阻力,水和离子需要数分钟甚至数十分钟才能达到扩散平衡,严重限制了其在快速离子检测中的应... 科研动态 2周前04000
超薄柔性电子界面研究获进展 近年来,随着可穿戴电子、脑机接口和神经康复等前沿技术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将精密电子器件如同“皮肤”一般贴合到器官组织上,实现对生理信号的采集和调控。然而,传统贴附方法往往导致器件内部产生巨大应力,尤其是... 科研动态 2周前03010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硒原子替代的一维锯齿状磷制备 及其二氧化碳高选择性还原制乙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光催化CO2还原为高附加值乙烯是应对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的理想策略。然而,CO2还原产物复杂多样,且以一碳产物(如一氧化碳、甲烷)为主,而高附加值的二碳产物如乙烯的选择性远低于50%。 针对以上问题,西... 科研动态 3周前04960
科学家破解颗石藻光系统复合物高效利用光能的分子机制 颗石藻是海洋中的主要浮游植物之一,在海洋碳沉积和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颗石藻能够适应海水不同深度的多变光环境,高效的光合自养生长可助其快速繁殖。但颗石藻光系统复合物高效捕获和利用光能的微观机理并不... 科研动态 2周前02220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廖小军教授团队综述生物制造新策略:细菌芽孢展示系统打造稳定酶制剂,赋能食品工业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廖小军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了题为《食品工业中用于酶稳定性的细菌芽孢表面展示系... 科研动态 3周前03800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林红团队合作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和溶液法加工特性,已成为光伏领域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材料体系之一。然而,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制备过程中,常用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易残留于钙钛矿层与传输层... 科研动态 3周前03080
清华大学地学系张强课题组揭示极端野火烟雾长距离传输的全球影响 气候变化背景下大规模极端野火事件频繁发生,对全球碳循环、生态系统、空气质量及公众健康产生巨大影响。准确、及时评估极端野火事件导致的空气污染及健康风险对提升野火监测预警能力和保护人群健康均具有重要科学意... 科研动态 3周前03970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刘臻和黄牛团队合作建立轴手性联芳基化合物的高效生物合成平台 轴手性(Atropisomerism)是一类因单键旋转受限而形成的稳定立体异构体,其构型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旋转势垒及空间位阻效应。这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分子以及手性配体和有机小分子催化剂中... 科研动态 3周前04160
清华大学航院邵玥团队合作在人类胃器官早期发育机制与体外重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作为结构高度精密的重要消化器官,胃的胃底和胃窦沿器官前-后轴呈现明确的空间分布,并分别承担独特的分泌与消化功能。这一非对称组织图式早在人类胚胎发育的第五周(受孕后第五周)即开始形成,为胃的形态建成和功... 科研动态 3周前04170
研究揭示不同源区年轻太阳风的湍流各向异性 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科研团队,鉴定出帕克太阳探测器前19轨观测中,所有稳定的冕洞太阳风、冕流太阳风、低马赫数边界层太阳风,并研究这些来自不同源区太阳风的波矢各向异性和方差各向异性。研究采用... 科研动态 3周前02700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丁团队与合作者开发低温烷烃活化双金属催化剂 烯烃作为现代化工生产中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关键原料,其高效制备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烷烃脱氢是目前直接制取烯烃的重要途径之一,因其反应路线简单、原子经济性高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传统的烷烃脱氢... 科研动态 3周前03820
科研人员实现城市道路碳排放高分辨率精准刻画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王力团队,将“全景人工智能”(全景AI)与多源走航观测相结合,实现了对城市道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高时空分辨率精准刻画与溯源,清晰揭示了二氧化碳排放的时空动态特征及... 科研动态 3周前03130
科学家开发新型邻近标记技术精准打击癌细胞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邻近标记技术能在细胞的特定位置,对周边环境进行催化标记,帮助科学家精准识别特定分子在微观世界中的“社交圈”,“看清”生命过程。 能否利用邻近标记技术的标记能力来主动改造细胞,解决医... 科研动态 3周前02960
科研人员绘制出我国水体叶绿素a数据集 水体水质变化受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系统过程影响能反馈区域和全球变化信息,是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领域重点关注环境问题之一。 在卫星所能探测水体中,小型水体面积占比小但数量众多,相比大型水体,在营养物质和元素循... 科研动态 2周前02960
科研人员开发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精准靶向治疗的新型Loop CAR-NK细胞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血液谱系再生研究组,针对间皮素(MSLN)和CD33靶点双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设计了环形双靶点嵌合抗原受体(CD33-MSLN Loop CA... 科研动态 2周前02590
北京师范大学国内首部“铸牢”主题大学语文教材出版 北师大教授联合主编 近日,国内首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大学语文教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材:大学语文》正式出版。这部由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新疆大学刘正江教授联合主编的教材,不仅是语文学科与“铸... 科研动态 2周前0930
南京大学医学院刘志红院士团队发现PLD4基因功能缺失性突变导致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揭示其致病机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伴多种自身抗体及系统性脏器损伤。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介导的自身免疫稳态失衡是SLE发生发展的关键。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人类疾病相关的致... 科研动态 2周前02730
中国科大提出广义Neumann定理 为传统铁电与分数量子铁电建立统一理论框架 近日,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何力新研究组取得突破:提出了广义Neumann定理,统一解释了传统铁电与新近发现的分数量子铁电(FQFE),修正了长期以来在铁电材料研究中的经典理论。这一成果为理解和调控铁电性... 科研动态 2周前02390
上海交大李丹课题组与合作者设计精准靶向渐冻人症TDP-43的全新抑制剂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蛋白质错误折叠及病理性聚集密切相关,其中TDP-43(43 kDa反式激活反应 DNA 结合蛋白)的异常聚集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额颞叶变性(FTLD)等疾病的核心病... 科研动态 3周前02880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林昊教授、吕昊副教授在国际高水平期刊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信息学研究团队在生物医学领域顶级期刊《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发表了题为《Interpretable machine learning-gui... 科研动态 3周前03810
北理工团队在红外弱小集群目标检测领域取得新突破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许廷发教授科研团队在红外弱小集群目标检测方面取得新的进展,针对红外成像时序信息利用不足、弱小集群目标信噪比低、背景复杂等核心难题,科研团队提出了一步式Transformer检... 科研动态 2周前0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