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专性互惠关系宏观演化可持续维持机制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出版检索稳定,快至7天录用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文章导读
当一种植物只能靠一种特定昆虫授粉,而昆虫又只能以这种植物为宿主——这种看似脆弱的共生关系为何能在演化长河中屹立不倒?中科院团队通过对热带至亚热带8个生态群落的追踪,首次揭示:宏观尺度的嵌套性网络才是关键!大陆与海岛群落的模块化差异、物种迁移带来的动态平衡,共同构成了专性互惠关系的“隐形保险”。想知道自然界的共生法则如何打破“特化即脆弱”的魔咒?这篇发表于顶级期刊的研究将带你穿透表象,窥见生命协同演化的深层智慧。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在专性传粉—寄生系统中,动植物生活史紧密关联,二者之间存在高度特化的互作关系,即一种植物依赖特定的一种动物传粉,同时该动物以植物作为唯一寄主。而在群落尺度上,动植物互作呈现出模块化的网络结构。这种极端特化的生物互作关系通常被认为是脆弱且易灭绝的,但专性传粉—寄生系统在长期演化历程中保持可持续存在,其内部的维持机制仍缺乏检验。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团队,针对一类特殊的协同演化关系——“叶下珠—叶下珠蛾”专性传粉—种子寄生系统展开了研究。团队在不同地理尺度上,选取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三个大陆群落和五个海岛群落,比较了其中算盘子属植物与叶下珠蛾(头细蛾)的相互作用模式,揭示了这类专性互惠关系得以维持的宏观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局部和区域尺度下,动植物之间均存在交互特化关系;大陆群落中,动植物互作网络呈现出模块化,但海岛群落互作网络的模块化属性存在变异;局部尺度的动植物互作网络不存在嵌套,但区域尺度下的互作网络呈现出嵌套性,这种嵌套性主要是由物种水平的寄主迁移导致。这种宏观尺度下的嵌套,促进了专性互惠关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的可持续性。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生物科学》(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

论文链接

研究揭示专性互惠关系宏观演化可持续维持机制

大陆和海岛群落的算盘子属植物多样性

研究揭示专性互惠关系宏观演化可持续维持机制

不同地理尺度下的叶下珠(算盘子属)与叶下珠蛾(头细蛾)的互作网络

© 版权声明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多学科征稿、征稿主题广 | 免费主题匹配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三届机器学习与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CONF-MLA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立即查看超全会议列表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