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姚学玲教授科研团队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雷击直接效应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碳纤维增强型聚合物(CFRP)复合材料因其具有低密度、高比模量、高比强度等优异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的结构制造中。雷击事件严重威胁飞机的飞行安全,已然成为大飞机轻量化进程的关键难题之一。雷击是一... 科研动态 3周前04020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陈新建教授团队在Nature子刊npj Digital Medicine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多标签OCT报告生成器(MORG)的深度学习模型,为这一难题带来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科研动态 3周前06490
电子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本科生在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上发表论文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2022级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本科生彭浩峰在材料学领域知名期刊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中科院大类一区,TOP... 科研动态 3周前03690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蔡璐璐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医学院蔡璐璐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中科院1区,IF=13.0)发表了题为“Berberine suppresses colorectal... 科研动态 3周前04600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陈新建教授团队获得全球首张医用OCT AI三类证 10月27日,医学院陈新建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眼科OCT图像辅助诊断软件MIAS-3000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证号:20253212107),成为全球首款获批三类证的医用O... 科研动态 3周前03470
南京大学陈延峰与山东大学于浩海团队合作发现电子-声子-光子耦合的新型“准粒子”与声子外差激光 近日,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陈延峰团队与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于浩海团队合作,在固体元激发物理和激光与非线性晶体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国际首次在具有光学非线性效应的激光晶体系统中... 科研动态 3周前0185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55)羊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团队在小型化CRISPR工具开发方面取得新突破 近日,我校羊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创新团队联合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在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Noncanonical target-strand cyt... 科研动态 3周前049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54)我校生物质能源与材料交叉研究中心在生物质能源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近日,我校生物质能源与材料交叉研究中心姚义清教授团队在生物质高值能源化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成果以“An Innovative Strategy for Overcoming Ultra-High... 科研动态 3周前02870
研究提出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构象选择性变构调控模型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是单胺转运体家族的重要成员,负责再摄取大脑突触间隙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并与血清素转运体、多巴胺转运体共同维持突触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稳态。同时,NET在调节情绪、注意力及应... 科研动态 3周前03670
研究实现费托合成反应近零CO2排放与高效烯烃生产 烯烃是合成纤维、橡胶和塑料等化工产品的原料,被誉为“化工基石”。长期以来,工业烯烃主要来源于石油裂解。开发以煤炭、天然气或生物质气化合成气为原料的绿色低碳路径是国际前沿方向。费托合成能直接将合成气转化... 科研动态 3周前04910
惯性活性物质中的集群相分离研究获进展 集群现象是一类特殊的集体运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与人工系统。以往研究通常忽略惯性效应,其动力学是过阻尼的。然而,在宏观尺度上,无论是空中的昆虫、地上的动物,还是未来大规模部署的机器人集群,惯性都在其运动... 科研动态 3周前03540
新研究发现水杨酸与单线态氧信号协同调控黑暗中拟南芥幼苗下胚轴伸长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揭示了水杨酸与单线态氧信号在暗环境中协同调控拟南芥幼苗下胚轴伸长的作用机制。 种子在破土而出过程中面临挑战——既要实现基础生长需求,又要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伤害... 科研动态 3周前02940
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发布 11月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等联合研制的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 发布。作为面向育种全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作业系统,“小海”为应对种业挑战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与解决方案。 机... 科研动态 3周前03850
研究揭示大豆驯化中遗失的蛋白含量调控位点 野生植物驯化为农作物,这一过程曾较为漫长,而现代育种技术能加速作物改良和野生植物的快速再驯化。 大豆由野生大豆驯化而来,野生大豆的蛋白含量丰富,但在长期驯化过程中,选择目标主要聚焦于株型直立、荚果不易... 科研动态 3周前03190
稀土硼酸盐氟化物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获进展 非线性光学(NLO)材料是现代光子技术的核心,促进了激光变频、超快光开关和量子信息处理等的发展。硼酸盐体系因其优异的结构适应性、宽透明窗口和高激光损伤阈值,在短波长(<280nm)NLO材料领域... 科研动态 3周前02300
麦角硫因高效生物制造研究取得进展 麦角硫因是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衰老活性的稀有氨基酸,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领域展现出应用前景。相比于传统从食用真菌中提取方式,微生物发酵法具有绿色、可持续和规模化生产的潜力。然而,发酵生产麦角硫因受限... 科研动态 3周前03900
高速光通信光频梳研究取得进展 光频梳是高速光通信的基石。通过它实现并行数据传输,为破解传统光通信技术面临的带宽瓶颈和功耗难题提供了可能方案。然而,将光频梳推向大规模实用化仍是业界面临的一大挑战。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陈思铭团队与... 科研动态 3周前02320
研究提出基于超导量子芯片的暗物质搜寻新架构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于超导量子比特体系,提出可扩展的暗物质搜寻架构,并在多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完成原理性实验验证。 现代天文学与宇宙学观测表明,暗物质约占宇宙总质量25%。近年来,以轴子和暗光子为代... 科研动态 3周前02570
科学家破解小麦“三胞胎”之谜 穗粒数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普通小麦一朵小花只有一个雌蕊,成熟后仅产生一粒种子。然而,一种独特的小麦种质资源——三雌蕊小麦(tri-pistil wheat),其每朵小花包含三个雌蕊,最终形成背靠... 科研动态 3周前02100
科研人员开发出稀疏视角CT重建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王宏志团队在稀疏视角CT重建方面取得进展,提出了多阶段双域渐进式网络与协同训练方法。该研究突破了单一模型难以适应多种稀疏视角场景的瓶颈,提升了CT重建的精度与泛化能力... 科研动态 3周前03690
研究提出用于精准识别表面分子异构体和非常相似分子的两阶段机器视觉识别框架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是制备传统合成方法难以获得的低维碳基材料的关键手段,其可编程自动化操控为表面合成过程自动化提供了可能。然而,实现自动化面临着挑战。现有机器学习框架如两阶段Faster R-CN... 科研动态 3周前02820
科研人员制备出新型等级孔SAPO-34 借助绿色氢气可将CO2转化为乙烯、丙烯、丁烯等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低碳烯烃。低碳烯烃进一步转化,是制备高品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重要路线。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团队开发出经济且高效的晶种辅助合... 科研动态 3周前02630
玉米南方锈病跨境传播与毒性演化研究取得进展 玉米南方锈病是专性活体寄生真菌——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引发的远距离气传性病害。由于缺乏系统的地理分布数据及种群遗传数据,该病原菌的迁移路径、毒性演化机制及传播来源尚不明晰... 科研动态 3周前03140
中国科大揭示了火星弓激波整体大幅振荡的原因 弓激波是天体与行星际太阳风相互作用的第一道界面,其动态变化的行为不仅反映了太阳风对天体的扰动影响,还反映了天体本身的磁场和等离子体特性,是理解天体空间环境状态和变化规律的重要交界面。近日,中国科学技术... 科研动态 3周前03230
中国科大实现基于超导量子芯片的暗物质搜寻新架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周经纬、荣星等人基于超导量子比特体系,提出一种可扩展的暗物质搜寻架构,并成功在多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完成了原理性实验验证。该研究成果以“Scalable architec... 科研动态 3周前03860
清华大学网络研究院主导学生团队获普适计算领域顶级会议ACM UbiComp 2025最佳学生挑战奖 近日,普适计算领域顶级会议ACM UbiComp 2025(ACM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Pervasive and Ubiquitous Computi... 科研动态 3周前05270
清华大学药学院陈立功团队合作揭示人葡萄糖-6-磷酸转运体G6PT的转运和抑制机制 葡萄糖是人体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而葡萄糖-6-磷酸(G6P)是葡萄糖代谢的“关键枢纽”——它不仅是糖原合成、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等关键代谢通路的起点,更是糖异生和糖原分解的核心中间产物。1947年,格... 科研动态 3周前03360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哲课题组揭示囊泡乙酰胆碱转运蛋白VAChT的药物抑制机制 乙酰胆碱作为人体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的关键神经递质,广泛参与学习记忆、肌肉收缩、心率调节等核心生理过程。囊泡乙酰胆碱转运蛋白(VAChT)是唯一负责将乙酰胆碱装载至突触小泡的转运蛋白,对维持胆碱能信号正... 科研动态 4周前0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