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实现费托合成反应近零CO2排放与高效烯烃生产

烯烃是合成纤维、橡胶和塑料等化工产品的原料,被誉为“化工基石”。长期以来,工业烯烃主要来源于石油裂解。开发以煤炭、天然气或生物质气化合成气为原料的绿色低碳路径是国际前沿方向。费托合成能直接将合成气转化...
3周前
04910

惯性活性物质中的集群相分离研究获进展

集群现象是一类特殊的集体运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与人工系统。以往研究通常忽略惯性效应,其动力学是过阻尼的。然而,在宏观尺度上,无论是空中的昆虫、地上的动物,还是未来大规模部署的机器人集群,惯性都在其运动...
3周前
03540

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发布

11月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等联合研制的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 发布。作为面向育种全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作业系统,“小海”为应对种业挑战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与解决方案。 机...
3周前
03850

研究揭示大豆驯化中遗失的蛋白含量调控位点

野生植物驯化为农作物,这一过程曾较为漫长,而现代育种技术能加速作物改良和野生植物的快速再驯化。 大豆由野生大豆驯化而来,野生大豆的蛋白含量丰富,但在长期驯化过程中,选择目标主要聚焦于株型直立、荚果不易...
3周前
03190

麦角硫因高效生物制造研究取得进展

麦角硫因是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衰老活性的稀有氨基酸,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领域展现出应用前景。相比于传统从食用真菌中提取方式,微生物发酵法具有绿色、可持续和规模化生产的潜力。然而,发酵生产麦角硫因受限...
3周前
03900

高速光通信光频梳研究取得进展

光频梳是高速光通信的基石。通过它实现并行数据传输,为破解传统光通信技术面临的带宽瓶颈和功耗难题提供了可能方案。然而,将光频梳推向大规模实用化仍是业界面临的一大挑战。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陈思铭团队与...
3周前
02320

研究提出基于超导量子芯片的暗物质搜寻新架构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于超导量子比特体系,提出可扩展的暗物质搜寻架构,并在多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完成原理性实验验证。 现代天文学与宇宙学观测表明,暗物质约占宇宙总质量25%。近年来,以轴子和暗光子为代...
3周前
02570

科学家破解小麦“三胞胎”之谜

穗粒数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普通小麦一朵小花只有一个雌蕊,成熟后仅产生一粒种子。然而,一种独特的小麦种质资源——三雌蕊小麦(tri-pistil wheat),其每朵小花包含三个雌蕊,最终形成背靠...
3周前
02100

科研人员开发出稀疏视角CT重建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王宏志团队在稀疏视角CT重建方面取得进展,提出了多阶段双域渐进式网络与协同训练方法。该研究突破了单一模型难以适应多种稀疏视角场景的瓶颈,提升了CT重建的精度与泛化能力...
3周前
03690

科研人员制备出新型等级孔SAPO-34

借助绿色氢气可将CO2转化为乙烯、丙烯、丁烯等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低碳烯烃。低碳烯烃进一步转化,是制备高品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重要路线。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团队开发出经济且高效的晶种辅助合...
3周前
02630

中国科大揭示了火星弓激波整体大幅振荡的原因

弓激波是天体与行星际太阳风相互作用的第一道界面,其动态变化的行为不仅反映了太阳风对天体的扰动影响,还反映了天体本身的磁场和等离子体特性,是理解天体空间环境状态和变化规律的重要交界面。近日,中国科学技术...
3周前
0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