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机所在基于空芯光纤的气体非线性光学研究方面获进展 空芯光纤具有高损伤阈值、宽带传输窗口、色散和非线性可调控等优点,为超快激光与气体介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理想平台。基于这一平台的少周期脉冲压缩、孤子–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超连续谱产生及... 科研动态 2周前0610
福建物构所锰基有机金属卤素杂化闪烁体研究取得进展 X射线探测技术在疾病诊断、异物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闪烁体作为X射线探测技术的核心器件,是一类可以将高能辐射如X/γ射线、α/β粒子、中子转化为可见光或近可见光的材料。而高效闪烁体需要具有高产光率... 科研动态 2周前0440
察尔汗盐湖提铷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电化学分离技术课题组在察尔汗盐湖超低品位铷资源经济性利用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针对我国战略性关键金属铷资源供给短缺现状,开展了从盐湖中提取铷制备高纯氯化铷的理论与技术创... 科研动态 2周前0380
日本推出全球首个全自动CUDA内核发现和优化的综合智能体框架,将PyTorch提速百倍 2月20日,日本人工智能初创公司Sakana AI发布全球首个“AI CUDA工程师”,能将PyTorch代码自动转换为高度优化的CUDA内核,速度比PyTorch原生实现快10-100倍。 AI C... 科研动态 2周前0390
中国研究人员提出超采样成像技术 据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官方网站消息,11月27日,该院张泽研究团队提出超采样成像这一技术,在光学遥感、安防等成像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以“Hyper-Sampling Imagi... 科研动态 2周前0200
紫金山天文台在大质量恒星起源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分子云与恒星形成研究团组利用高分辨毫米波/亚毫米波干涉阵(ALMA)数据,报道了目前唯一有重复爆发式吸积的大质量原恒星M17 MIR以及由重复爆发式吸积引起的间断式高速分子... 科研动态 2周前0560
合成菌群促进堆肥物质转化与作物生长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李德军团队在合成菌群提升堆肥效率及作物生长研究中取得进展。研究表明,合成微生物群落可有效降解木质纤维素,提高关键降解酶活性,并优化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和能量代谢等微... 科研动态 2周前0280
美英利用AI和物理模拟技术构建全尺寸虚拟果蝇模型 4月23日,据《自然》期刊网站报道,来自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所和谷歌旗下的英国公司DeepMind的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AI)和物理模拟技术创造一个虚拟果蝇模型,该模型不仅能模拟果蝇的真实... 科研动态 2周前0360
动物所揭示黄胸鼠耐受低温的局限性并预测其扩张范围 黄胸鼠和褐家鼠全球性分布。它们是入侵物种,也是我国主要的两种家栖鼠类,危害农业生产、破坏基础设施,并能够传播人畜共患病。 为了探讨黄胸鼠低温耐受能力以及进一步北扩的可能范围,尤其是能否继续扩张到东北地... 科研动态 2周前0690
国知局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新能源电池回收及利用关键技术专利分析研究”启动 (通讯员 韩宁)日前,2024年度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新能源电池回收及利用关键技术专利分析研究”启动会在天津召开。该项目由南开大学牵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以下... 科研动态 2周前0670
力学所等揭示孔隙流动中矿物结晶及沉淀的跨尺度作用机理 孔隙介质中的流动和反应影响着较多自然过程和工程应用。特别是发生在孔隙表面的矿物沉淀和结晶过程会影响介质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而影响导流能力。现有研究聚焦于微观成核过程或宏观沉淀过程,但缺少对这两个过程在... 科研动态 2周前0850
我国学者领衔在全球水资源短缺首次出现与消失时间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研究项目(批准号:42361144001)等资助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刘俊国教授与中国、芬兰、瑞士、美国等多国学者在全球水资源短缺首次出现与消失时间方面取... 科研动态 2周前034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在华培训项目首期培训班结业 文章导读 为何中国农业技术在巴基斯坦学员中引发“抢课”热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次迎来5名巴基斯坦基层农技骨干,开启为期数月的在华“充电”之旅。从旱作农业到智慧灌溉,从田间试验到病虫害防控,他们究竟学到... 科研动态 2周前0120
华南植物园揭示全球尺度下不同菌根类型木本植物抗旱性差异 丛枝菌根(AM)和外生菌根(EcM)树种具有不同的养分吸收和利用策略,被认为是影响这两类菌根树种全球分布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菌根真菌帮助宿主植物吸收水分并提升植物抗旱性。然而,全球尺度下AM和EcM... 科研动态 2周前0430
山东大学张群姿团队两项研究成果在金融学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在线发表 近日,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张群姿教授团队的两项研究成果“Asymmetric Commodity Tails and Index Futures Returns” “ChatGPT and Commodi... 科研动态 2周前0860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城镇化与风险防控国际合作团队在《科学》发表研究成果 5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水土风沙灾害风险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城镇化与风险防控国际合作团队在《科学》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城镇化正在转折点上:挑战与机遇》(China’s urbanizati... 科研动态 2周前0360
研究揭示我国被子植物灭绝风险的空间格局及驱动因素 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丧失严重威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探究物种灭绝风险的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维持机制至关重要。然而,在地形和气候高度异质的国家,其灭绝风险往往受到范围或尺度效应的... 科研动态 2周前0620
科学家发现笼目反铁磁体中存在狄拉克自旋子的谱学证据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SC8研究组博士研究生曾振源和研究员李世亮,联合香港大学教授孟子杨、日本大强度质子加速器设施中心教授Kenji Nakajima等,利用非弹性中子散射技... 科研动态 2周前0780
武汉大学韩晗课题组提出工业遗产支持城市发展新理论 (通讯员刘雨荷子)4月20日,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韩晗课题组在《历史环境学报:政策与实践》(The Historic Environment: Policy &Practice)在... 科研动态 2周前0460
我国学者在预测市场的价格可解释性研究中取得进展 预测市场,又称信息市场,是一种通过交易合约来反映公众对未来不确定事件预期结果的市场机制。这一市场机制具备信息整合能力强和预测结果准确性高等特点,在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例如,在房地产市场中,大... 科研动态 2周前0450
动物所揭示蝠蝇的适应性演化机制与病原体传播潜力 蝠蝇是蝙蝠体表一类专性吸血的寄生虫,在蝙蝠种群中分布广泛。有研究表明,单只蝙蝠携带的蝠蝇可达数十只,且蝠蝇携带多种病毒。然而,蝠蝇演化适应机制缺乏研究,蝠蝇在蝙蝠病原跨种传播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中国科... 科研动态 2周前0530
研究揭示自由基活化碳-氟键的协同电子-氟负离子转移机制 卤素原子转移是通过亲核自由基直接攫取卤素原子来生成活性自由基的方式,也是通过有机卤化物产生相应的碳自由基的重要策略。通常,对C-X键而言,这一策略仅适用于氯、溴、碘等元素。由于碳-氟键的热力学稳定性高... 科研动态 2周前0380
瑞典初创企业IntuiCell推出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数字神经系统” 3月19日,瑞典深科技初创公司IntuiCell在“Arxiv”平台发文,宣布推出全球首个功能性“数字神经系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成功研发出一种能够像生物有机体一样学习和适应的人工智能技术“数... 科研动态 2周前0440
我院积极响应水利部水文工作要点承担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相关项目建设 4月8日,受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委托,我院承担吉林省面雨量监测站网建设工程预报预警平台项目实施,由中水科技负责项目技术服务工作。这是中水科技在传统水文监测预报业务基础上的新突破,是积极响应水利部202... 科研动态 2周前046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我在中国学农技②|把“丰收密码”带回家乡 于途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目前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攻读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是乌兹别克斯坦城市化和农村减贫。 于途曾先后在中乌两国工作。他知道,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在农业方面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科研动态 2周前0450
中国开发出可持续丝素蛋白离子触摸屏 12月8日,据Advanced Materials期刊网站消息,上海科技大学和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结合天然丝素蛋白(SF)与离子导体,开发出一种可持续丝素蛋白离子触摸屏(SFITS),用于可生物降解... 科研动态 2周前0690
沈阳生态所等在森林凋落物分解调控机制研究方面获进展 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碳循环和全球碳平衡的关键环节之一,其分解特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此外,凋落物分解是维持森林生产力与土壤肥力的关键驱动机制。有研究表明,氮元素是调控森林凋落物分解速率的... 科研动态 2周前0480
大语言模型“华山”发布,助力航天器智能管理 10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2024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上,由中国航天科创企业团队研发、以西岳“华山”命名的航天大模型正式发布。这是人工智能(AI)大语言模型在中国航天领域的首次应用,旨在运用AI帮助用户完... 科研动态 2周前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