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工物系博士生在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核科学与医学影像2025年会上获得最佳口头论文奖第一名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出版检索稳定,快至7天录用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文章导读
高能SPECT成像70年技术瓶颈被打破!清华大学博士生李沛泽凭借"自准直-康普顿联合成像"技术,在国际顶级会议上斩获最佳论文第一名。这项突破性研究解决了长期困扰医学影像界的难题——传统SPECT设备中99.9%的光子损失导致图像质量严重下降。通过创新性地利用康普顿散射效应,新技术在保持高分辨率的同时大幅提升信噪比,为精准医疗时代的靶向药物研发带来革命性突破。这项来自清华工物系的前沿成果,将如何重塑核医学影像的未来?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核科学与医学影像2025年会(IEEE Nuclear Science Symposium and Medical Imaging Conference 2025, IEEENSS/MIC 2025在日本横滨举行。经评审委员会(judging panel)投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023级博士生李沛泽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获得最佳口头论文奖第一名,论文题目为“自准直-康普顿联合成像:一种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高能SPECT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工物系博士生在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核科学与医学影像2025年会上获得最佳口头论文奖第一名

李沛泽作报告

清华大学工物系博士生在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核科学与医学影像2025年会上获得最佳口头论文奖第一名

获奖证书

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SPECT)设备是临床诊疗、临床前医学研究与新药物研发广泛应用的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尤其是在精准医疗时代,SPECT驱动的靶向药物诊疗一体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SPECT技术自问世起70多年以来一直采用重金属吸收准直器进行光子定向,造成光子在准直器中大量(>99.9%)损失,空间分辨率和探测效率互锁,特别是针对诊疗一体化常见的中高能核素,准直器穿透效应和探测器内的康普顿散射效应大幅度提升,造成高能SPECT图像的分辨率和信噪比急剧下降,严重限制其应用价值。

该研究工作在自准直成像原理的基础上提出“自准直-康普顿联合成像”概念,提出主动利用探测器内康普顿散射光子事件的康普顿圆锥对光子可能路径进行筛选限制,从而有效减少混叠,同时达到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研究通过现有自准直伽马相机开展了实验验证,并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提出了新的伽马相机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联合成像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成像信噪比,并保持自准直成像的高分辨率与高探测效率优势。

清华大学工物系博士生在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核科学与医学影像2025年会上获得最佳口头论文奖第一名

自准直-康普顿联合成像的原理、系统设计与高分辨率、高信噪比成像效果

获奖论文的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副教授马天予。论文合作单位还包括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研究得到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研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专题、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研发项目的支持。

供稿:工物系

编辑:李华山

审核:郭玲

© 版权声明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多学科征稿、征稿主题广 | 免费主题匹配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三届机器学习与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CONF-MLA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立即查看超全会议列表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