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提出基于超导量子芯片的暗物质搜寻新架构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出版检索稳定,快至7天录用
文章导读
宇宙中近1/4的质量由看不见的暗物质构成,但传统探测技术始终难以兼顾测量范围与灵敏度。中国科学家最新突破性研究利用超导量子芯片,成功构建出可扩展的暗物质搜寻架构!这项创新技术首次实现对多个能区暗光子的同步高灵敏探测,实验精度较以往天文观测提升了1-2个数量级。想知道量子计算如何破解暗物质探测的世界级难题?这项颠覆性研究正在打开粒子物理研究的新纪元。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于超导量子比特体系,提出可扩展的暗物质搜寻架构,并在多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完成原理性实验验证。

现代天文学与宇宙学观测表明,暗物质约占宇宙总质量25%。近年来,以轴子和暗光子为代表的超轻玻色子暗物质成为备受关注的暗物质候选者。理论预言,超轻暗物质的可能质量范围约为1至100μeV,且与普通物质之间仅存在极微弱的相互作用。国际上已开展一系列超轻暗物质搜寻的实验研究,但面临测量范围与探测灵敏度难以兼顾的技术挑战。

该研究提出利用超导量子比特直接搜寻超轻暗物质的实验架构。研究利用微纳加工技术,在单个芯片上集成多个频率可调的超导量子比特,形成可扩展的暗物质搜寻架构。这一架构可对暗物质多能区同步开展高灵敏扫描探测,有望解决测量范围与灵敏度难以兼顾的问题。同时,研究设计制作了三比特超导量子芯片,可同时对15.632-15.638、15.838-15.845及16.463-16.468µeV三个能区的暗光子进行搜寻,并给出相应区间内最严格的暗光子-光子耦合界限。研究发现,实验结果相较此前基于天文观测的界限提升了1至2个数量级。

这一工作展示了超导量子比特在粒子物理领域的应用前景,为未来实现更宽质量区间、更高精度的暗物质探测奠定了基础。

10月29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科学技术部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研究提出基于超导量子芯片的暗物质搜寻新架构

(a)可扩展的暗物质搜寻架构的预期界限;(b)原理性验证实验给出的界限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多学科征稿、征稿主题广 | 免费主题匹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三届机器学习与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CONF-MLA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立即查看超全会议列表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