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发现捕食者与猎物共用化学报警信号

黑尾胡蜂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是体形最大的胡蜂之一,有剧毒。黑尾胡蜂的雌蜂有着8毫米毒针,与毒针相连的毒腺储藏大量毒素。这些毒素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进而可能致使肝肾衰竭。黑尾胡蜂在攻击时会释放报警信息素,招...
2周前
0700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国重左西年教授联合国际合作团队在Nature Neuroscience发文 揭示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的皮层注意网络成熟机制

在神经科学的发展历程中,脑损伤模型对于理解人类脑功能具有非常意义。临床发现左脑额下回损伤的病人发音困难和其他言语生成能力受损,从而实现了经典语言功能部位“布洛卡区”定位。在人类患者脑损伤研究中,损伤部...
2周前
01180

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刊发陈波教授文章

(通讯员王徵)《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11期刊发我校哲学学院陈波教授文章《我们为什么“必须”和“应该”——架通从“是”到“应该”的桥梁》。陈波教授连续两年在该刊发文(去年发表《哲学:知识还是智慧...
2周前
0520

柔性传感器大面阵可控制备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柔性传感器因轻质超薄、柔弹共形、设计自由度大、易于大面阵分布式感知等特性,已成为智能制造、健康医疗等领域下一代信息感知的核心。然而,在不牺牲传感性能的前提下,如何实现柔性传感器由“实验室级”向“工程化...
2周前
0410

碎裂函数实验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在部分子碎裂函数和标准模型的量子色动力学(QCD)因子化定理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QCD是描述部分子(夸克和胶子)间强相互作用的理...
2周前
0500

芬兰开发了生物工程催化结构制氢技术

12月11日,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光合生物工程催化(PBC)结构促进绿藻光照制氢,为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研究成果发表在《能源环境与科学》(Energy & Env...
2周前
0620

科学家发现迄今铕元素含量最高的恒星

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施建荣团队联合西班牙加纳利天体物理研究所、美国圣母大学和美国核天体物理中心的科研人员,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中分辨率光谱中发现了一颗目前人类已知的铕元素含量...
2周前
0520

2025年起,国自然不再唯”水文派”论

实验室的打印机嗡嗡作响,李教授盯着刚出炉的论文清单苦笑。15篇SCI,却解决不了一个临床实际问题。”明年国自然还能申上吗?”他喃喃自语。此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楼里,一份...
2周前
0560

含长程力的有效力程展开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郭奉坤与电子科技大学杜孟林团队合作,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解析纳入长程力引起的左手割线,自然推广了传统有效力程展开。研究以DD*系统为例,证明新方法用三个参数即可高精度描述低能散射...
2周前
0250

北大研究人员利用深度学习预测病毒变异

当前,新病毒的出现愈发频繁,需要人类做出快速反应。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已用于辅助专家预测病毒,但现有计算方法受到其输入形式或功能不完整的限制,无法对不同的病毒变异驱动因素进行统一预测。对此,北京大学的研究...
2周前
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