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所科研团队在揭示根系分泌物与微生物协同促进 杉木木荷混交林磷活化的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1:根系分泌物与磷循环基因协同调控根际土壤磷有效性的转化过程 图2:PLS-PM解释不同种植模式下根系分泌物与磷基因协同调控根际土壤磷的有效性 11月1日,林业所森林土壤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Indu... 科研动态 3周前02330
我国科研团队开发单倍体干细胞精准改良技术,建立反刍动物育种新方法 10月7日,内蒙古大学杨磊教授、李光鹏教授与同济大学高绍荣院士团队合作,结合牛羊孤雄单倍体干细胞系(haESCs)、“类精子”表观修饰技术、基于游离型载体的先导编辑(ePE)技术,提出了反刍动物(牛... 科研动态 3周前03350
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发受盐肤木启发的垂直分层结构,实现太阳能驱动的全天候淡水提取、清洁盐回收与自生电力收集 10月4日,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在《先进材料》发文,开发出一种受盐肤木启发的垂直分层结构(Rhus chinensis-inspired Vertical Hierarchical Structur... 科研动态 3周前02730
上海交大王欣泽团队WR发文揭示内亥姆霍兹平面质子浓度梯度驱动磷酸盐高效选择性去除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欣泽团队在Water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Efficient and Selective Phosphate Removal via Scalable ... 科研动态 3周前03070
多组学联合分析解析棉花代谢调控网络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等创新团队通过多组学数据首次系统解析了棉花胚珠发育早期代谢网络与调控基因的动态互作机制,构建了高质量棉籽和棉纤维代谢物数据库,为棉花分子设计育种与下游... 科研动态 3周前03610
太阳光驱动二氧化碳转甲烷的“双活性位点”催化新策略 近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畜禽粪污能源化利用与污染控制创新团队报道了在一种利用太阳光驱动二氧化碳转甲烷的催化剂设计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ACS Nano)》上。 沼气主要由甲烷(约... 科研动态 3周前02740
AI助力破解微生物群落功能“暗物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农业微生物组学与营养健康创新团队开发了一种蛋白质功能预测AI模型 FUGAsseM,为系统性解析微生物功能“暗物质”提供了全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生物技... 科研动态 3周前03060
南京大学第十届全国骨骼肌生物学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服务健康中国战略,10月30日至11月1日,第十届全国骨骼肌生物学研讨会在扬州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南京大学医学院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与基因治疗分会联合主办,江苏省... 科研动态 3周前02520
科学家研制出光电转换效率超27%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其光电转换效率已从最初的3.8%提升至超过26%,但与理论极限效率仍存在一定差距。制备高质量钙钛矿半导体薄膜是实现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关键要素。甲基氯化铵(M... 科研动态 3周前03540
研究发现距今2800年的气候事件或推动西周的灭亡 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王朝。然而,其在统治275年后走向终局,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动荡和人口迁移。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学界此前提出多种解释,而气候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仍鲜为... 科研动态 3周前02750
科研人员开发出新型活细胞DNA成像技术 三维基因组互作与表观遗传修饰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因素,其动态变化与细胞生长发育、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解析染色质在活细胞内的时空动态,是理解基因调控机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现有基于CRISPR... 科研动态 3周前02470
研究揭示金鱼头瘤形成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金鱼起源于中国的双二倍体鲫,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人工驯养选择压力下,金鱼的体型、颜色和诸多外部特征均发生了突变,这些突变经过杂交重组和人工选择,最终形成超300个细分品种。金鱼的多样化表型使... 科研动态 3周前02880
研究发现肝细胞癌治疗新靶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武林团队,揭示了肝细胞癌(肝癌)与良性肝再生过程的代谢机制的差异,发现通过联合靶向特定代谢酶与维生素A衍生物,可实现比现有靶向药物更高效的肝癌抑制效果,为肝癌... 科研动态 3周前02420
透射电镜表征纳米薄膜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Mo/Si多层膜的周期厚度约7.0nm,可用来提高光学器件的反射率。近原子精度的膜层厚度误差会导致反射光谱的峰值波长偏移,因而准确表征Mo/Si多层膜薄膜厚度对工艺迭代和分析具有重要作用。在透射电镜... 科研动态 3周前03040
研究揭示地上地下“物候同步性”是土壤长期固碳的核心机制 在全球聚焦植被变化应对气候变化时,隐匿于地下的关键环节——土壤生物的季节性活动规律(地下物候)亟待关注。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联合德国莱比锡大学,阐明了地上植物生长与地下微生物活动之间的“物候同... 科研动态 3周前03080
研究发现土壤无机碳主导大陆尺度钙结合有机碳的储存 土壤有机碳(SOC)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其稳定性对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至关重要。基于SOC的多库特性解释其稳定性,可以减少全球变化下SOC动态预测的不确定性。作为SOC中的一个重要组分,钙结合有机... 科研动态 3周前02450
植物调控镉积累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镉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金属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富集对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解析植物镉积累机制有助于低镉作物的开发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发现,具有广谱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G... 科研动态 3周前03440
研究揭示全球湖泊光环境变化及机制 湖泊透明度是反映湖泊光环境状况最直观、关键的指标之一。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全球湖泊透明正发生变化。然而,由于湖泊在地理位置、营养状态及流域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透明度变化过程呈现出空间异质性与复杂... 科研动态 3周前03680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海峰团队、颉伟团队合作开发新型CRISPR活细胞成像技术揭示染色质动态调控机制 三维基因组结构与表观遗传修饰是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其动态变化与发育、细胞命运决定及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测序技术与固定细胞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 situ hybridiz... 科研动态 3周前05120
清华大学化学系张韶光团队提出磷中心以单电子和双电子途径活化卤代烃新策略 近日,清华大学化学系张韶光副教授研究组在“过渡金属-主族元素”协同活化小分子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组首次证实以过渡金属作为配体时,磷中心在无光照、无外加氧化还原剂条件下识别不同结构卤代烃,实现“单电子... 科研动态 3周前03630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肖瑞平团队发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创新药物HMI-115 II期临床试验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慢性疾病,其特征是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外生长,常引发痛经、慢性盆腔痛和不孕。全球约有10%的育龄女性患有内异症,严重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该疾病目前治疗多... 科研动态 3周前02630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肖俊宇和高宁研究组联合发表多聚抗体设计策略 抗体是人体免疫防御系统中的关键分子。2025年11月6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肖俊宇教授与高宁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Xenopus IgX i... 科研动态 3周前02600
上海交大王国兴教授课题组在宽带高精度模数转换器芯片设计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王国兴教授课题组在面向无线通信应用的宽带高精度模数转换器芯片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6.4-GS/s, 200-MHz BW 77.3-dB D... 科研动态 3周前03240
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Mizuno团队探究下一代望远镜对黑洞的区分程度获进展 来自李政道研究所与法兰克福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通过采用广义黑洞描述框架下的先进数值模拟,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回答:未来的观测极有可能区分出不同理论下的黑洞。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经受了一个多世纪的严苛检验... 科研动态 3周前03200
上海交大吴龙飞课题组通过原位磷酸活化与闭环连接实现功能性RNA的高效组装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吴龙飞课题组联合芝加哥大学的Jack W. Szostak课题组,成功揭示了生命起源初期,持续的能量驱动下核酶自组装形成的可能途径和机制。此研究为生命起源的RN... 科研动态 3周前02750
交大溥渊教授薄首行在《美国化学会志》发文:创新电池工况三维成像,定量揭示锂金属微观沉积行为 2025年10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薄首行与浦江国际学院陈松良等组成交叉研究团队,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科研动态 3周前04690
金属材料强度全国重点实验室在高性能超弹合金设计方面取得新进展 TiNi基合金因其优异的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等特性,在航空航天、机器人、医疗器械和固态制冷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TiNi基合金普遍面临“大功能响应”与“高循环稳定性”难以兼顾的挑战,即... 科研动态 3周前04540
清华大学水利系团队揭示气候变化下全球中低纬度海洋绿度和藻类暴发频率下降趋势 近日,清华大学水利系团队在中低纬度海洋叶绿素a浓度监测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集成架构,生成了2001-2023年全球海洋表层日尺度、空间分辨率为0.25°×0.25°的叶绿素... 科研动态 3周前02680
清华大学药学院张从刚团队报道病毒侵染和细胞膜完整性改变介导的cGAS-STING免疫负反馈机制 宿主和病原体之间存在复杂的“攻防博弈”和“协同进化”,这是所有生命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永恒主题。其中的核心机制与理论模型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复杂的宿主-病原互作体系中,病原体往往通过多种效... 科研动态 3周前03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