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发受盐肤木启发的垂直分层结构,实现太阳能驱动的全天候淡水提取、清洁盐回收与自生电力收集

文章导读
想象一下,一台能从海水、废水中24小时不间断提取纯净水,同时回收高纯度盐并自主发电的设备。新加坡国立大学最新研究让这一愿景成为现实!受耐盐植物盐肤木启发,科研团队开发出革命性垂直分层结构,不仅产水量比传统系统提升80%,还能高效去除微塑料等污染物。更惊人的是,这套系统在蒸发过程中同步实现能源回收,发电功率暴增60%。这项突破性技术正重新定义水资源再生的极限。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10月4日,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在《先进材料》发文,开发出一种受盐肤木启发的垂直分层结构(Rhus chinensis-inspired Vertical Hierarchical Structure, RVHS),实现太阳能驱动的全天候淡水提取、清洁盐回收与自生电力收集。RVHS可有效去除微塑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新兴污染物,获得高纯盐产品,并在蒸发过程中实现能量回收与发电,功率输出较传统装置提升约60%。该成果为海水、废水及高盐卤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推动了“水—能源—环境”一体化可持续技术的发展。
传统太阳能蒸发性能受光照不稳定影响显著,难以实现全天候连续产水;同时,产物常受污染物残留困扰,限制了淡水和盐的直接利用。为突破上述瓶颈,研究团队从耐盐耐寒植物盐肤木的结构与生理机制中获得启发,构建了具有光热吸收层与相变储能层的仿生垂直分级结构。该技术通过精确调控相变材料的储热过程,实现白天和夜间连续产水,其产水量分别达5.07千克每平方米和2.04千克每平方米,约为传统系统的1.2倍与1.8倍;同时实现高达2.24千克每平方米每天的盐回收率。与传统光热蒸发器相比,RVHS不仅具有更高能效和结晶性能,还能同时获得洁净淡水与高纯盐,实现能源、资源双回收。该研究揭示了植物仿生结构在水资源开发中的巨大潜力,为构建面向未来的零液体排放与自供能系统提供了可推广的技术路径。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