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调控镉积累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文章导读
重金属镉正通过食物链悄然威胁我们的餐桌,如何有效阻击?中国科学家取得了颠覆性突破!他们成功解锁植物体内镉积累的“安全锁”——原来,只需关闭一个名为GTL1的关键基因,就能将镉“锁”在根部,阻止其向粮食转移。实验证明,经基因编辑的水稻,其籽粒镉含量最高骤降60.6%,且丝毫不影响营养价值。这项技术为培育安全、健康的低镉作物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全新方案。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镉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金属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富集对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解析植物镉积累机制有助于低镉作物的开发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发现,具有广谱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GTL1可直接调控镉积累,为培育低镉作物提供了全新策略。
研究发现,GTL1在植物体内扮演着抑制者的角色,其功能是转录抑制下游基因HIPP6的表达,而HIPP6有助于将镉“锁”在植物根部,防止其向籽粒转移。研究团队进一步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了水稻中的GTL1基因,发现其成熟籽粒中的镉含量降幅最高可达60.6%,叶片降幅最高可达80.3%。更为关键的是,该编辑并未对水稻磷、铁等必需营养元素的吸收造成负面影响,确保了作物的营养价值和农艺性状不受影响。
研究不仅揭示了一个新型的GTL1-HIPP6调控模块,同时提供了高效、安全的生物技术方案。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植物调控镉积累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