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大领衔国际团队研究发现,海冰减少与臭氧空洞恢复加剧两极冰盖融化 中山大学领衔的国际团队在《自然·气候变化》发表研究,揭示近30年来两极冰盖消融加剧。利用卫星与地面数据结合物理及机器学习模型,生成两极冰盖逐日融水数据集。北极巴芬湾海冰减少促使格陵兰冰盖融水每年增加约... 科研动态# 极地冰盖# 气候变化# 臭氧空洞 2周前0230
中山大学邝栋明、魏瑗团队揭示葡萄糖限制诱导肺部促转移免疫环境新机制 中山大学邝栋明、魏瑗团队研究揭示,葡萄糖限制虽可抑制肿瘤增殖,但可能通过外泌体介导的免疫调控机制增强肺部转移。多队列数据显示,葡萄糖代谢低的患者术后复发风险高。小鼠模型也显示,低碳饮食或糖酵解基因敲除... 科研动态# 免疫微环境# 肿瘤代谢# 肿瘤转移 4周前0320
中山大学姚成果课题组提出splicing抑制过早mRNA3’末端加工与转录终止的普适性理论 中山大学姚成果课题组在《遗传学趋势》期刊发表论文,提出pre-mRNA剪接复合体U1/U2/U4/U6的新理论,即剪接可抑制过早mRNA 3’末端加工(PCPA)与过早转录终止(PTT)。该理论强调了... 科研动态# mRNA剪接# 分子机制# 转录调控 2周前0370
中山大学尧江明课题组提出全新方法约束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核矩阵元 中山大学尧江明教授课题组联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Giuliano Giacalone博士,提出通过高能核碰撞实验中的强子动量相关性,间接约束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核矩阵元的新方法。该方法以150Nd→150S... 科研动态# 中微子研究# 核矩阵元# 高能核物理 4周前0340
中山大学赖颖斯团队揭示幼儿园结构对手足口病传播动力学及非药物干预效果的影响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赖颖斯教授团队构建基于年龄分层的智能体模型,模拟幼儿园内手足口病的暴发过程,评估非药物干预措施及EV-A71疫苗的防控效果。研究发现,班级规模越大,感染人数越多,干预效果越差;但增... 科研动态# 幼儿园防控# 手足口病# 流行病模型 4周前0290
中山大学郭剑平团队揭示高蛋白饮食协助化疗治疗肿瘤的新机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剑平研究员团队揭示高蛋白饮食通过mTORC1-S6K1/TRA5-AKT信号轴抑制肿瘤并增强化疗效果的机制。研究发现,高蛋白饮食中的氨基酸激活S6K1,导致AKT急性失活和长期降... 科研动态# 化疗敏感# 肿瘤治疗# 高蛋白饮食 4周前0280
中山大学纳米“双光子工厂”问世!中大科研团队研制新型量子纠缠光源登《自然》 中山大学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最新突破性研究成果,提出并实现一种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通过设计高品质光学微腔,团队在纳米尺度上提升双光子辐射效率至约50%,并成功制备出保真度达99... 科研动态# 光子技术# 纳米光学# 量子光源 4周前0320
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水电解制氢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孟祥超教授课题组在海水电解制氢领域提出光诱导不对称电场调控界面水分子构型的新策略,有效提升了OH⁻扩散效率并降低水解离势垒。实验表明,该催化剂体系在AM 1.5G光照下析氢性能... 科研动态# 光催化技术# 海水制氢# 清洁能源 4周前0180
中国海洋大学在全球海洋海洋生物多样性系统性保护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国海洋大学赵千硕与Mark John Costello在《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发表研究,提出优先保护仅占全球海洋面积1%的“共识海域”即可庇护约55%的海洋物... 科研动态# 海洋保护# 海洋研究# 生物多样性 4周前0330
山东大学赵法生教授在《哲学研究》刊发学术论文 近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赵法生教授在《哲学研究》2025年第6期上发表了题为《先秦儒家的情性本体与道德形上学-以<乐记>为中心的考察》的高质量论文。 文章认为,学界此前对《乐记》人... 科研动态 4周前0210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在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生物工程学院智能生物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工程课题组刘嵘明教授与梁丽亚副教授团队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领域国际权威Top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 科研动态 3周前0220
电子科技大学“科学驱动的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培育”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7月11-12日,“科学驱动的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培育”专题学术研讨会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举行。本次研讨会由《科研管理》编辑部主办,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 科研动态 4周前0190
北京化工大学谷伟伟副教授攻克多层网络瓦解难题,研究成果登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谷伟伟副教授在人工智能领域顶级期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Nat. Mach. Intell.)发表题为“Deep-learni... 科研动态 3周前0140
北京化工大学邵明飞、周华团队在《Nature Catalysis》刊发最新研究成果 7月17日,北京化工大学邵明飞、周华团队与清华大学段昊泓团队合作,针对千瓦级电解水制氢耦合5-羟甲基糠醛电催化氧化制2, 5-呋喃二甲酸放大过程中的关键挑战,创制了一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反应器,通过反应... 科研动态 3周前02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团队在仿生飞机技术领域再突破! (通讯员 郝金晶)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团队在《皇家学会会报B辑》发表了题为“Passive mechanisms in flying insects and applications in bi... 科研动态 3周前0190
山东大学博士生巩伟明在肠脑共病研究领域获肯·希顿奖 2025年5月,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巩伟明荣获由罗马基金会(The Rome Foundation)颁发的“Ken Heaton Award”,为该奖项设立14年以来首位获奖的华人... 科研动态 4周前0320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刘玉乐实验室建立人工设计植物抗病基因的全新策略实现植物广谱长久抗病 刘玉乐实验室在《自然》上发表研究,提出一种人工设计植物抗病基因的新策略。通过将病原蛋白酶识别切割位点与自激活型NLR受体N端融合,构建可在病原入侵时切割释放受体并激活免疫的抗病蛋白。实验显示该方法使本... 科研动态# 农作物保护# 植物抗病# 生物技术 4周前0370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鲁玺课题组合作揭示屋顶光伏可部署潜力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鲁玺教授课题组与美国密歇根大学 Michael T. Craig 教授团队合作,系统研究中国367座城市屋顶光伏的可部署潜力。研究表明,尽管技术潜力达2785GW,实际可部署规模为11... 科研动态# 城市能源# 屋顶光伏# 能源转型 4周前0390
山东大学戴瑛教授团队在二维磁性调控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近期,物理学院戴瑛教授团队在二维磁性调控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新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Nature Commun.、ACS Nano、Adv. Funct. Mater.、Small、Nano Let.等... 科研动态 4周前0280
研究构建首个跨境物种保护责任量化评估框架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杨维康和汪沐阳团队构建了首个跨境物种保护责任量化评估框架,以北山羊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年—2023年的5186条野外分布记录,识别出48个景观保护单元,其中6个跨境单... 科研动态 4周前0230
武汉大学雷爱文/李武/张海波在电化学氘标记领域取得研究成果 (通讯员化苑)近日,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雷爱文教授、李武教授、张海波副教授在学术期刊Nature Catalysis在线发表题为“Boron clusters as efficient shut... 科研动态 3周前0190
科研人员首次观测到新核素铝-20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等合作,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新核素铝-20,并发现其通过三质子发射方式进行衰变。铝-20比自然界稳定存在的铝少7个中子,是目前发现的最轻铝同... 科研动态 4周前0330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刘晓峻、程营课题组实现大缠绕数声学拓扑半金属 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声学研究所刘晓峻教授与程营教授课题组在拓扑声学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人员首次提出了具有第二类半狄拉克点的声学拓扑半金属,并通过实验成功观测到其独特的动量依赖体边对应关系。 体边... 科研动态 3周前080
武汉大学李立家课题组揭示生长素-BR信号交叉调控种子发育新模式 (通讯员董美玲)近日,国际植物学期刊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立家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发现并阐明了生长素信号通路Aux/IAA类蛋... 科研动态 3周前017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试问题24h在线解答:分析测试中心推出AI问答智能体“分析测试助手” (通讯员 张旭东)为助力科研攻关、提升分析测试服务效能,分析测试中心联合网络信息中心,正式推出“分析测试助手”问答智能体。该平台整合了中心技术人员的专业经验,面向电镜、力学、化学、物理等大型仪器设备... 科研动态 3周前0180
附属同济医院杨长青团队发现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关键机制,成果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杨长青教授团队近期在《科学·转化医学》期刊发表了题为"Myeloid Mas-driven macrophage efferocytosis promotes resolu... 科研动态 4周前0310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重塑棉铃虫产卵行为模式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团队揭示了二氧化碳作为关键化学信号调控棉铃虫产卵行为的分子及神经机制。研究发现,棉铃虫通过植物释放的二氧化碳浓度定位产卵位点,优先选择高浓度嫩叶以提升后代适应性。但大... 科研动态 4周前0310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陆红健团队《Science》发文:氮原子插入的骨架编辑技术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陆红健教授团队,通过在温和条件下使用市售O‑二苯基膦羟胺(DPPH)对吡咯烷进行 α‑位N‑原子插入的新策略,一步将吡咯烷骨架转化为四氢吡哒嗪骨架,经简单氧化或还原可无缝衔接地得到... 科研动态 3周前0240
生物炭“双向”发力:破解酸碱土壤砷转化谜题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重金属生态毒理与污染修复创新团队近日在《生物炭》期刊发表研究,阐明虾壳生物炭在好氧条件下对酸碱土壤中砷转化的差异化机制。研究发现,酸性土壤中虾壳生物炭通过增强溶解性有机质腐... 科研动态 4周前0340
西安交大药学院科研团队在肿瘤靶向药物耐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张彦民教授团队通过CRISPR/Cas9全基因组筛选技术首次发现锌指蛋白ZNF27是肝癌瑞戈非尼治疗耐药的核心驱动基因。研究结合蛋白组学与乳酸化修饰组学分析,揭示ZNF27通过促使P... 科研动态 4周前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