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

宏德博学、化育天工

北京化工大学邵明飞、周华团队在《Nature Catalysis》刊发最新研究成果

7月17日,北京化工大学邵明飞、周华团队与清华大学段昊泓团队合作,针对千瓦级电解水制氢耦合5-羟甲基糠醛电催化氧化制2, 5-呋喃二甲酸放大过程中的关键挑战,创制了一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反应器,通过反应...
1周前
050

北京化工大学谷伟伟副教授攻克多层网络瓦解难题,研究成果登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谷伟伟副教授在人工智能领域顶级期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Nat. Mach. Intell.)发表题为“Deep-learni...
1周前
030

北京化工大学于乐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刊发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于乐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题为“Atomic Sn incorporated subnanopore-rich hard carbon h...
5个月前
0370

北京化工大学孙晓明、周道金团队在《Nature》刊发最新研究成果

3月6日,北京化工大学孙晓明、周道金团队与香港城市大学刘彬教授团队合作,揭示了耦合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电解(海)水过程中制氢阴极存在的氧化与腐蚀等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原位构建多层钝化结...
5个月前
0360

北京化工大学袁其朋/王佳课题组在Nature Chemical Engineering刊发最新研究成果

微生物细胞工厂是生物制造的核心,但目前面临异源生物合成途径效率低的挑战。酶对底物的选择性差以及细胞资源在生长和生产间分配不平衡是共性关键瓶颈。芳香酯类化合物在香精、香料、化妆品、药品、食品和饮料工...
6个月前
0480

北京化工大学甄永刚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刊发最新研究成果

柔性可拉伸电子学在健康监测、人造皮肤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面临一个重要的瓶颈问题,即器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反复磨损或损伤,导致性能的衰减和寿命的降低。具有自修复特性的本征可拉伸半导体聚合物...
6个月前
0390

北京化工大学气溶胶与霾实验室的Markku Kulmala教授及合作团队在《Nature Geoscience》刊发研究成果,揭示了北京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来源

我国自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以来,PM2.5的质量浓度显著下降,大气细颗粒物污染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是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和硝酸盐等污染物对PM2.5的贡献却在增加。特别是二次有机气溶胶,由于其成分...
6个月前
0660

北京化工大学苏昕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Biotechnology》刊发最新研究成果

双链核酸的特异性识别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技术,然而该方法的序列局限性以及脱靶效应长期困扰分子诊断、病理成像等关键生物医学技术。尽管美国科学家发现的CRISPR及其核酸系统目前被广泛使用...
6个月前
0550

北京化工大学周伟东教授团队在Nature Sustainability刊发最新成果:可回收的宽电化学窗口聚合物包水电解质

2024年4月,北京化工大学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Sustainability上发表题为“Water-in-polymer electrolyte with a wi...
6个月前
0690

北京化工大学邱介山教授团队在PNAS上刊发最新成果

2024年4月2日,我校化学工程学院、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邱介山教授团队以第一通讯单位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
6个月前
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