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实现水下仿生多模态拓扑液晶凝胶剪纸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彭晨晖教授、蒋景华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冯帆教授团队合作,针对软体机器人在水下如何高效、无缆、可编程地运动这一交叉领域的核心挑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单片式、光响应的水下拓扑液晶凝胶...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220
M87黑洞新图像发布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参与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发布了M87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新图像,揭示了黑洞附近偏振辐射随时间的演化。科学家首次在EHT数据中发现了连接黑洞环状结构与喷流底部的...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270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科研团队发明新一代超声“显微镜”!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屠娟教授、章东教授联合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景宁教授、张潇洋特聘研究员提出基于速度约束与运动补偿的超快超声定位显微成像算法,突破“分辨率极限”,并在大鼠脑、肾等器官中实现了微血管网络的...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610
中国科大利用量子弛豫实现单分子水平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检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石发展教授团队与南开大学苏循成教授团队合作,在基于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的生物传感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基于量子弛豫技术实现了单分子水平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检测。相关...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530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杨清正课题组在JACS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氢原子转移介导GSH氧化的I-型超分子光敏剂 光动力治疗(PDT)因其微创性、高时空选择性和低全身毒性,已成为临床获批用于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PDT依赖光敏剂在光照下产生活性氧(ROS)以杀伤肿瘤细胞,然而氧化应激常触发细胞内还原性物种,尤其是谷...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920
谷歌DeepMind发布全新MoR架构 7月17日,谷歌DeepMind与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的研究人员联合发布了名为“Mixture-of-Recursions”(MoR)的新型语言模型架构,能够在保持大模型性能的同时提高推理速度...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080
北理工团队在煤矿可持续低碳转型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王兆华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Location-specific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China’s coal mining ph...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8490
研究提出宇宙学尺度宇称不守恒研究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朱弘明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彭威禮合作,自主开发出新的数值模拟方法,能够在初始条件中加入左右不对称(宇称不守恒)的矢量和张量信号,并发现这些信号在宇宙漫长的演化中留有可...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340
中国科大首次观测到矢量玻色子散射中的纵向极化自由度迹象 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ATLAS实验组近期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在线发表了关于寻找纵向极化双玻色子散射的实验研究(Ph...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310
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王帅教授团队在Nature Reviews Earth&Environment发文阐明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的综合影响 黄河流域水少、沙多、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人水关系及其互馈机制是流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9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王帅教授团队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 Reviews ...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940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所等研究团队提出“蠕变局域化”策略助力实现长效全固态锂电池 7月15日,据德国《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杂志报道,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崔光磊研究团队联合山东师范大学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蠕变局域化”策...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270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陆培祥团队超短涡旋脉冲产生领域获新进展 近日,《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以“Molecular wave plate for the control of ultrashort pulses carr...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8430
“零的突破”:211大学青年教师和其首位博士生,联合发Nature!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山东姑娘刘璐因为在学校听了一次中国地质大学戴志高教授的学术讲座,就认准了导师,不远千里“追星”到武汉读博,成为戴志高教授首位博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她四年后顺利毕业,并且把博士毕业...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020
南开大学,最新Science 据南开大学新闻网,近日,南开大学讲座教授中村荣一团队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题为“Rapid, Low-temperature Nanodiamond Formation by Electr...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780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严鹏教授团队在PRL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近日,物理学院、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严鹏教授团队在磁学与自旋电子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通过研究交替磁体中磁子的动力学特性,发现了由磁偶极作用诱导的手性磁子间的强耦合效应,为基于交替磁体的量子...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050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科研团队在Molecular Therapy、Molecular Psychiatry和elife发表3篇论文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衰老研究团队在Molecular Therapy、Molecular Psychiatry和elife发表论文,介绍了其在脑衰老机制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炎症调控机制研究和酵母...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890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朱旺升教授课题组揭示粮食作物重要真菌病原禾谷镰孢致病新机制 9月12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朱旺升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Plants《自然植物》在线发表题为“An apoplastic fungal effector disrupts N-g...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700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李星辉团队在跨尺度结构混合光刻制备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随着半导体制造、精密光学加工及大型光学系统的发展,纳米级定位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与科研中的关键技术。光栅干涉测量因其高分辨率、多自由度和结构紧凑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高精度位移测量领域。然而传统增量式光栅...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520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张伟课题组揭示果蝇呕吐的神经机制 呕吐是一种复杂的生理保护反应,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协同工作。它通常由毒性物质摄入、药物副作用或疾病(如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等因素触发。传统上,研究人员依赖药理学方法来探索呕吐的...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610
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三项人工智能医疗成果亮相服贸会 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北京举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全息数字人“融融”与面向医生的“AI肝胆超级医生”系统、智能口服片剂核对机、引流液智能处理装置系统三...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9860
多孔钽金属植骨研究取得进展 骨损伤是临床常见难题,尤其在关节翻修、创伤和骨肿瘤切除术后常伴随不规则骨缺损。传统修复材料难以匹配复杂形态且力学适配性欠佳。此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通过体内外研究证实,多孔钽金属具有良好的生...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140
研究揭示中国东部大陆板内火山岩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历史的成因联系 中国东部的中-新生代火山岩如同地质记录仪,清晰保存了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历史。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分析716个具有原始成分特征(Mg#≥0.6)的火山岩样本,建立了1.5亿年以来完整的地球化学...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040
科学家定量重建过去200万年西南地区陆地温度变化 第四纪是见证人类迁徙与文明演化的关键地质时期。陆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陆地温度是刻画全球温度变化特征的重要方面。目前长尺度高分辨率的第四纪陆地年均温记录仍相对匮乏,妨碍了我们对全球温度变化模式、机...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060
上海交大王国兴教授课题组三项高能效集成电路设计成果在JSSC发表 近日,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王国兴教授领衔的生物电路与系统实验室(BiCASL)三项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成果发表于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JS...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550
武汉大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启动 (通讯员任艺宣)科技赋能引航成长,共筑心理健康防护墙。近日,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平安中国)”重点专项——“青少年心理健康...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510
具有高效免疫保护作用的非洲猪瘟减毒毒株成功构建 非洲猪瘟(ASF)是对家猪、野猪和疣猪等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出血性疾病。目前,非洲猪瘟缺乏安全有效的疫苗。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国家/WOAH猪瘟参考实验室、中国农业大...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1,8840
武汉大学珞珈传统与近百年中国哲学研究暨萧萐父先生铜像落成纪念会议在校举行 (通讯员刘佳源、邓莉萍)9月13日至14日,珞珈传统与近百年中国哲学研究暨萧萐父先生铜像落成纪念会议在校举行。会议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与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540
高灵敏度多光谱功能光声显微镜研制获进展 光学分辨率光声显微镜(OR-PAM)凭借光/声共聚焦实现细胞级、无标记活体成像,但长期受制于“光源昂贵、红光信号弱、声光耦合效率低”三大问题,限制了其在更深、更快、更广谱成像中的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000
研究提出日冕物质抛射自动三维重建新方法 日冕物质抛射是从太阳抛入行星际空间的大尺度等离子体团,是太阳系内最大尺度的能量释放活动,也是灾害性空间天气的主要驱动源。当日冕物质抛射到达地球时,对地面和太空的设施造成损坏,产生经济损失。因此,探讨日...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810
仿“蝉肋骨”造出高性能声学换能器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程群峰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李明珠课题组合作,在仿生限域组装和声学换能器应用方面取得进展。 传统聚合物、金属、陶瓷声学换能器所用薄膜材料,往往难以同时具备高强度、高韧性...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