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提出自适应动态动力学拆分的新概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汉民教授团队原创性地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动力学拆分”(Adaptive DKR)新概念,实现了应用同一手性催化剂,在构建不同尺寸的环系过程中,产物手性中心的绝对构型随环尺寸“动态适...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40
中-晚泥盆纪大型植物化石可为东北微陆块古地理重建提供证据 中亚造山带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演化一直是地球科学领域的热点。我国东北地区在古地理上由若干微陆块构成,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分之一。有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在古生代时期火山构造活动频繁但古生物化石记录稀少。 近...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920
分子笼光控催化发散合成取得进展 自然界的光合作用系统通过精妙的光控机制实现能量与物质的高效转化,而人工模拟这一过程始终是化学领域的重大挑战。传统光开关催化剂多局限于活性“启停”控制,难以在单一催化剂内实现产物路径的主动切换。金属有机...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1100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王兵、陆培祥课题组实现非线性非厄米趋肤效应和可调光路由 6月20日,《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在线刊发了陆培祥教授带领的创新研究群体成员王兵教授课题组在非线性非厄米趋肤效应和可调光路由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标题...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1030
中国科大在一维金属纳米结构光学性质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国科大周蒙教授课题组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金荣超教授课题组合作,揭示了一维生长金属纳米结构光学性质的演化。研究成果以“Evolution of coherent vibrations in atomi...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90
山东大学刘健教授团队在智能算法重建伽马能谱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刘健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合作,在伽马能谱智能重建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副网络结构的新型光谱重建方法,利用编码解码网络显著提升...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90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主办英文期刊BMEMat首个影响因子位居材料科学/生物材料期刊第三 6月18日,科睿唯安(Clarivate)发布的最新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CR)显示,由山东大学主办的英文科技期刊BMEMat《生物医学工程材料(英文)》首个影响因子为15.5。BMEMat在Mat...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1620
漫川漫岗黑土区侵蚀沟未来发育风险模拟及影响因素空间定量评价研究获进展 漫川漫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目前,该区域沟道侵蚀剧烈,侵蚀沟总数约占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总数的1/5,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同时,该区域耕地中高达90%的侵蚀沟处于活跃发展阶段,未来继续蚕食耕...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1360
南开教授荣获2025年ACS Catalysis催化科学进步讲座奖 (通讯员 高兴斌)近日,美国化学会出版部旗下期刊 ACS Catalysis 联合美国化学会催化科学与技术分会及有机化学分会公布了2025年 ACS催化科学进步讲座奖的获奖者。南开大学特种化学电源全... 科研动态 4周前0620
免疫细胞让母鹿长茸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联合国内外科研单位,揭示了梅花鹿母鹿生茸的调控机制,阐述了免疫调控母鹿生茸的新发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鹿茸是雄性鹿科动物的第二性征,自...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60
北京大学北大第三医院唐熠达教授团队发表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心力衰竭机制研究新成果 2025年5月13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唐熠达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Circulation杂志发表了题为《双特异性磷酸酶14介导MLKL去磷酸化抑制心肌细胞坏死性凋亡改善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心...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10
水系准固态锌离子电池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林华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凝胶电解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水系锌离子电池因电解液泄漏和腐蚀问题导致实际应用受限,而准固态电解质因其流变稳定性和高柔韧...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1080
上海交大李丹课题组与合作者发现渐冻人症致病蛋白TDP-43相分离相变调控的新机制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大脑和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最终导致进行性运动能力丧失。ALS 的发病机制复...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20
武汉大学闫卫课题组在肿瘤-机体代谢通讯领域研究获突破 (通讯员董美玲)国际代谢杂志Cell Metabolism于6月19日刊发了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复杂生命体代谢与调控全国重点实验室、泰康生命医学中心教授闫卫课题组的最新进展。论文以“Arachidon...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1010
真菌通过RNA干扰介导DNA甲基化抵御病毒入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毒病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首次揭示,真菌在营养生长阶段指令自身的RNA防御系统---RNA干扰(RNAi)对入侵病毒的DNA进行精准甲基化标记,从而有效抵御病毒侵...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1060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开发了一种个体化诊断预测模型 4月24日,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研究人员采用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技术,基于机器学习采取共形预测(CP)等方法,针对多发性硬化症(MS)评估,构建了精准的预测模型。研究成果发表在《数字医学》(Digital ... 科研动态 4周前0700
研究解析老年性耳聋发生机制 作为一种典型的增龄性感觉神经障碍,老年性耳聋以不可逆的进行性听力下降为特征,不仅严重损害听觉功能,还可能引发社交障碍、认知衰退,并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耳蜗衰老是造成老年性耳聋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对...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850
废弃水果可发酵生产伊快霉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滨海盐碱地生物资源评价利用创新团队利用废弃水果发酵生产微生物天然产物伊快霉素,研究成果发表在《工业作物与产品(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20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水稻耐高温基因,助力稳产提质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李一博教授科研团队首次揭示了水稻对抗高温的奥秘武器——基因QT12,该基因如同作物内置天然“空调系统”,调节水稻耐高温机制。这一研究不仅填补了作物籽粒品质高温耐受性领域的科学空白,还... 科研动态 4周前0850
哈工大李玲教授、张明宇副教授联合研究成果为氮化硼纳米管制备及其红外光各向异性研究提供新策略 (商艳凯 施宁强/文)近日,我校航天学院张宇峰教授团队成员李玲教授联合深圳校区集成电路学院张明宇副教授在红外光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高密度氮化硼纳米管定向生长的多功能红外偏振器...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1150
双向高导热石墨膜研究获进展 随着电子器件向高性能、小型化发展,芯片功率密度提升带来的热管理问题成为制约器件稳定性的关键瓶颈。通常,碳基高导热材料在面内热导率超过1500W/m·K时,面外热导率普遍低于8W/m·K,难以满足高功率...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90
数据资产价值管理教育部文科创新团队发布行业数据基础设施原型系统 ——基于价值区块链破解数据要素市场化难题 第六届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于6月19-21日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期间,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于6月20日下午举办陕西省数据基础设施发展对接活动,以“主题交流+签约+洽谈”的形式展开。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20
抗坏血酸合成基因提高棉花耐碱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开展碱胁迫下棉花的应激响应机制研究,发现GhGLDH35A基因通过调控抗坏血酸的合成和维持细胞内的活性氧稳态来调控棉花对碱的抗性,为棉花耐碱胁迫分子...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90
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超低Pt/低Ir催化研究获进展 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PEMWE)具有低能耗、宽功率波动和高动态响应等优势,被认为是耦合可再生能源绿电制绿氢的优选技术。但是,PEMWE高度依赖高用量铂族金属,制约了其规模应用。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1760
中国科大在二维同质结精准合成及器件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大宋礼教授团队提出了原位晶畴工程的精准合成新方法,克服了传统外延生长中对二维材料本征缺陷构型和分布难以同时控制的局限性,成功实现了单层二硫化钨横向同质结(WS2Lateral Homojunct...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850
西安交大王嗣岑教授团队在智能化学发光探针构建及肿瘤成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生物正交剪切化学(bioorthogonal cleavage chemistry,BCC)在肿瘤成像与疾病监测中逐步展现出独特优势,尤其在荧光探针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然而,传统荧光成像依赖外源激发光...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70
发现调控谷物籽粒淀粉积累和粒重的关键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创新团队鉴定到调控小麦籽粒淀粉合成与粒重的关键基因MYB44,解析了小麦及水稻中MYB44同源基因负向调控胚乳淀粉合成与粒重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1050
科研人员利用新型界面交联策略制备出高性能液流电池用超薄聚合物膜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张宏俊等合作,在液流电池用离子选择性膜研究中取得进展,开发出新型界面交联策略,制备出厚度仅为3 μm的高稳定性超薄聚合物膜材料...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30
厦门大学郭诗辉教授团队荣获SIGGRAPH 2025最佳论文奖 近日,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国际顶级会议SIGGRAPH 2025(Special Interest Group for Computer GRAPHICS 2025)公布了本年度的最佳论文奖,信息学院郭...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80
植物线虫分泌“间谍蛋白”破坏宿主免疫系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线虫与细菌病害监测与防控团队研究发现,植物寄生线虫分泌的效应蛋白可以通过劫持宿主泛素化途径破坏宿主的防御系统。相关成果发表在《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