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可持续燃料研究获进展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文章导读
二氧化碳不再是污染源?中科院团队重磅突破:单团簇催化剂竟能将废气高效转化为乙醇燃料!传统催化剂活性低、效率差,而新研发的RhSC/CN催化剂以近原子级分散结构,实现95.3%的乙醇选择性和17.5 mmol/gcat/h产率,碳碳偶联反应能垒大幅降低。这项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的“Hot Paper”不仅揭秘了催化剂背后的构效逻辑,更提供了一条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的可行路径——从此,航空煤油与绿色乙醇的规模化生产不再是梦。想掌握这项颠覆性技术的细节?立即阅读全文,解锁可持续能源的未来密钥。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借助绿色氢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航空煤油等可持续燃料。乙醇是化工基础原料及高能量密度的清洁燃料,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化工生产过程中。但是,相关的乙醇合成催化剂研发工作面临挑战。

前期,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科研团队通过铁锌催化体系的物相调控,实现从二氧化碳转化制甲醇到乙醇、丙醇等多碳醇的选择性合成。同时,团队通过调控二氧化钛晶相组成,在RhFeOx/P25催化剂上获得优异的二氧化碳转化制乙醇选择性和乙醇产率,阐明该催化剂的构效关系与反应机理。

近期,研究团队创制了具有单团簇结构的RhSC/CN催化剂,克服了纳米颗粒催化剂活性金属原子利用率较低,以及单原子催化剂反应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升了二氧化碳加氢制乙醇的选择性和乙醇产率。研究发现,这一催化剂的活性金属以单团簇形式存在,具有近原子级分散度和对反应物分子较强的吸附活化能力。反应条件经过优化后,催化剂展现出最高的乙醇选择性和乙醇产率,分别为95.3%和17.5 mmol/gcat/h,其上转换频率TOF值达595.2 h1。原位红外表征证实,该催化剂特有的单团簇结构,可促进碳碳偶联反应和关键中间体生成。理论计算显示,催化剂单团簇活性位上CH3*和CO*反应中间体进行碳碳偶联,具有最低的反应能垒,并揭示了乙醇生成的最优反应路径。

上述研究为同时促进二氧化碳转化和乙醇选择性生成的单团簇催化剂的设计工作提供了新见解,并为实现高效二氧化碳加氢制绿色乙醇提供了颇有应用前景的途径。

相关研究成果作为“Hot Paper”,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相关项目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二氧化碳制可持续燃料研究获进展

催化剂制备过程示意图、HAADF-STEM图与XAS表征

二氧化碳制可持续燃料研究获进展

催化剂二氧化碳加氢反应性能、构效关系和反应机理研究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