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信所在高寒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关系的多维度驱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图:科信所在高寒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关系的多维度驱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北半球中高纬度高寒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尤为敏感,生态退化明显。科学识别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复杂关系的驱动...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170
离子型硼氧簇基有序结构合成及应用获进展 金属氧簇设计成果为解析金属氧化物的聚集状态提供了原子精确的分子模型。除金属氧化物外,多种天然矿物和人工固态材料,因在催化、能量存储和光电器件的应用而被广泛研究。在这些材料体系中,静电相互作用对合成方法...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150
重庆大学刘汉龙院士受邀做客住建部大讲堂 阐释低碳发展新路径 10月16日,住房城乡建设大讲堂第二十二期开讲,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刘汉龙受邀以《低碳发展新路径——生物建造》为题作专题讲座。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在家部领导出席,副部... 科研动态 1周前22630
双向闭环柔性神经接口治疗血管失功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团队等,创新性地将双向闭环柔性脑机接口技术拓展至血管外科场景,为血管失功提供了新的诊疗策略。 研究团队结合半导体微纳制造工艺与丝素蛋白材料功能化方法,研制...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730
西安交大电信学部科研团队在AFM上发表新型温度稳定型(1-x)Ba3V2P3O15-xBaV2O6超低温烧结微波介质陶瓷最新研究进展 在无线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其已成为推动当前网络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作为射频(RF)元器件的核心基础材料,微波介质陶瓷对现代通信系统性能的优化具有关键支撑作用。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技术需求,微波介质...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040
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出席第18届亚欧基金会ASEFClassNet18 School Collaboration Conference 10月6日至10日,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席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主持人黄荣怀,应亚欧基金会(Asia-Europe Foundation, ASEF)之邀,赴斯洛文尼亚马里博...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790
研究揭示维生素C延缓灵长类卵巢衰老潜力 卵巢是女性最早发生衰老的器官之一,其功能衰退会导致生育能力下降,引发全身性激素失衡,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风险。尽管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卵巢衰老的重要驱动因素,但能否通过单一的抗氧化干预策...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560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 在异质配体金属笼实现可见光催化领域取得新突破 在超分子光催化领域,如何实现光生电荷的高效分离与定向传输是提升催化效率的核心挑战。传统光敏剂面临电子转移随机、能量易耗散等瓶颈,制约了其在合成与能源转化中的应用。 针对这一难题,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张...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840
“看清”单链DNA上每一个碱基的结构—— 中国科大算法辅助的针尖增强拉曼显微成像实现单碱基精度识别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分子科学团队的董振超研究小组在单链DNA分子结构表征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将匹配算法与贝叶斯优化结合到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ERS)分析中,实现对长链单个DNA分子的无标记结构识别与...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820
北京师范大学[荣誉]化学学院张俊波教授团队项目荣获2025中国·海淀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最具潜力奖” 近日,由海淀区人民政府指导、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知识产权局)主办、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2025中国·海淀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以下简称“海高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落幕。作...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160
前沿院娄晓杰教授课题组在提升钛酸铋钠基多层陶瓷电容器的高温储能性能方面取得新进展 介电陶瓷电容器凭借其高功率密度与快速充放电特性,在电磁轨道炮、激光武器等脉冲功率系统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随着电子设备不断向小型化、集成化方向推进,其较低的能量密度成为制约该类器件进一步发展的...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700
中国科大创制出超稳定的亚纳米级高熵合金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宇杰教授团队利用激光辐照所激发的等离激元效应,实现了亚纳米级高熵合金的创制。该方法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可制备含有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亚纳米级高熵合金。由金、铂、钌、铑和铱等五种金属...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960
哈工大吕查德教授团队实现安培级高效稳定硝酸盐电还原制氨 (梁英爽 李泽宇/文 李泽宇/图)近日,化工与化学学院吕查德教授团队在电化学硝酸根还原合成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团队提出并验证了基于欧姆接触界面工程的新策略,通过构筑稳定Cu0–Cuδ+活性位,实现... 科研动态 1周前42730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学生获第21届亚洲计算机辅助外科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 近日,第21届亚洲计算机辅助外科学术会议(ACCAS 2025)在日本福冈举行。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廖洪恩教授团队的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冯宇的论文“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下肠上皮化生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510
中山大学颜光美梁剑开团队鉴定G蛋白偶联受体TPRA1作为溶瘤病毒M1新型受体 (通讯员张玉琦) 溶瘤病毒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策略,能够选择性感染并杀伤肿瘤细胞,同时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展现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在这一过程中,病毒受体作为介导病毒入侵的关键分子,不仅决定病...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170
中山大学张清炯申煌煊团队发现RP新致病基因TRIM49,揭示RPE自噬—吞噬调控新机制 (通讯员唐艳丽)近日,张清炯教授、申煌煊研究员团队首次报道TRIM49抗原(重组蛋白)基因是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RP(arRP)的新致病基因,并系统阐释了其通过调控ULK1介导的自噬通路,影响RPE细...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600
中山大学罗乐团队在超冷原子p波相互作用的精密测量中取得重要进展 (通讯员陈裕霞)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罗乐教授团队在锂-6超冷费米气体中,精确测量并证实了p波费什巴赫共振中由自旋-轨道作用导致的偶极分裂反转现象,9月22日,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8580
中山大学黄曦教授团队开发创新性吸入式细胞疗法为攻克肺转移癌提供新策略 (通讯员姜鑫)日前,附属第五医院实验研究部黄曦教授研究开发了一种创新的可吸入式基因递送系统,为治疗癌症肺转移和防止复发提供了一种全新、高效且安全的免疫治疗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390
中山大学李志刚课题组揭示活动褶皱在大型逆冲地震破裂终止中的作用 (通讯员龙伟旺)9月21日,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志刚副教授团队联合中石油勘探院西北分院、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艾米利亚大学,在大型逆冲地震破裂终止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地球物理学领域的...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770
柴天佑院士接受国际顶级期刊《IEEE Control systems magazine》专访 近日,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旗下的自动化与控制领域的官方顶级期刊IEEE Control Systems Magazine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柴天佑教授,并对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760
中国海洋大学在可充电海水电池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吴敬一教授课题组在可充电海水电池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240
中国海洋大学原生动物学团队在小RNA介导的基因组DNA精确删除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原生动物学团队高凤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杂志发表了题为“Soma-derived 30-nt small RNAs ...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190
中国海洋大学在蛋白质温度适应和趋同进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水绿色养殖与智慧渔业重点实验室、未来海洋学院董云伟教授团队构建了“分子动力学模拟–酶促动力学–蛋白表达验证–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研究框架...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620
研究揭示导管纹孔塑形促进水稻高产新途径 育种技术的持续升级成为支撑作物性状改良和突破产量瓶颈的核心。维管系统作为贯通植物各器官的“生命中枢”,在构建作物高产生理基础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其中木质部作为核心部分是作物综合性状改良的关键途径。然而木...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86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42)理学院刘文林教授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文展示了一种具有超高电力供应的自分层堆叠摩擦纳米发电机 近日,理学院刘文林教授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elf-Layere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for Ultrahigh El...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430
3D微纳机器人研究获进展 当我们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水时,可以看到奇妙的微观世界。现在,科研人员在这滴水里投放了一位特殊的“快递员”——3D手型微纳机器人。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最新研发的3D微纳机器人,尺寸仅为40微米左右...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190
南京大学化院李承辉课题组在智能自修复系统领域取得新进展 开发能够模仿生物体,在损伤后自主感知、愈合和反馈的材料,是材料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挑战。然而,传统自修复材料往往需要在机械强度、稳定性与修复效率之间做出取舍,难以兼得。为突破这一瓶颈,李承辉教授团队开发...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770
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孙仲团队在《自然·电子学》发表论文,在新型计算架构上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孙仲研究员团队,联合集成电路学院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电子学》(Nature Electronics)杂志发表了题为“Precise and scalable an...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060
研究提出智能土壤有机碳制图新范式 土壤有机碳能维系黑土肥力、调节陆地碳循环平衡,也关系黑土地生态安全与碳汇评估。但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强、遥感特征提取能力有限,传统土壤有机碳制图存在系统性误差,制约黑土地退化监测与碳储量精确评估。 针...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560
电子科技大学数学学院吴柯研究员在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数学科学学院吴柯研究员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Juan Lopez和Bruno Welfert合作,在流体力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发表了题为《Lib...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