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型硼氧簇基有序结构合成及应用获进展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文章导读
你是否想过,一种由离子驱动的“分子积木”能搭建出可编程的多孔材料?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团队巧妙设计出带正电的金属硼氧簇,形似类卟啉大环,中心锚定铜离子,外围喹啉单元精准排列,通过静电作用与多种阴离子自组装成高度有序的三维结构。这些材料不仅能可逆捕获和交换阴离子,还可通过调控配体与客体,精准调谐光学非线性性能。其中一种材料展现出优异的光限幅能力,归一化透射率低至0.228。这项工作为功能导向的离子型晶态材料设计提供了全新范式。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金属氧簇设计成果为解析金属氧化物的聚集状态提供了原子精确的分子模型。除金属氧化物外,多种天然矿物和人工固态材料,因在催化、能量存储和光电器件的应用而被广泛研究。在这些材料体系中,静电相互作用对合成方法产生重要影响,决定其功能性能。当前,学界聚焦通过配位键,调控金属氧簇的核数、构型及配位环境等方面。然而,离子/静电相互作用驱动带电金属氧簇可控组装成高度有序且可调控的架构,仍是尚未充分开发但颇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因此,设计结构明确的带电簇,作为这些固态材料的离子分子模型,模拟其性质并理解结构‑性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等,通过原位串联策略,将设计合成的阳离子型金属硼氧簇与多种阴离子型抗衡离子结合,合成一系列具有高度有序结构的带电簇基材料(BOC-1至BOC-8)。该阳离子金属硼氧簇可被视为一种类卟啉硼氧大环,由四个8-喹啉硼酸二聚体组装而成,在其中心螯合一个或两个Cu(II)离子。硼氧大环外围的喹啉单元呈现出精确的空间排列,赋予阳离子簇方向性,从而通过定向非共价相互作用促进三维多孔结构形成。每个中心的Cu(II)离子暴露出一个轴向空位,可通过配位相互作用接纳一系列有机配体,可实现对整体结构的微调与稳定。因此,阳离子金属硼氧簇在空间上的明确组装,形成具有抗衡离子自适应特征的动态柔性空腔,能够包封不同类型的阴离子,如零维阴离子[CF3SO3]、[CuCl2]、[B5O6(OH)4]以及一维链状[Cu(SCN)2]nn-

这些材料能够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可逆地响应客体分子,促进阴离子交换。轴向配体和客体阴离子的调控,能够调节结构内部的静电相互作用、电荷密度及π─π堆积,进而影响这些材料的光学三阶非线性性质。同时,这些材料均表现出典型的反饱和吸收响应(光限幅性能)。其中,BOC-6显示出最低的归一化透射率,其Tmin值为0.228。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离子型硼氧簇基有序结构合成及应用获进展

BOCs的共价与配位组装及其阳离子/阴离子工程策略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