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坚-王婕妤团队首次报道内部硼氮杂蔻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坚-王婕妤团队首次合成了内部硼氮杂蔻,并研究了其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B-N偶极增强了π堆积作用,使π-π相互作用能提升1.27kcal/mol,同时显著影响分子的光谱特...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50
生物电化学技术破解稻田汞难题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究团队揭示土壤生物电子传递对稻田汞转化的调控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清洁生产》。研究发现,土壤中三价铁与二价铁的转化决定生物电子转移通量,定向加速该过程可使生物可利用...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40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全国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方面取得多项重要进展。研究团队揭示了E3泛素连接酶Listerin通过抑制ABCA1降解调控AS进展的新机制,并首次发现STING在心...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60
山东大学陈丽/侯新国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骨骼肌生物钟调控运动适应性机制最新成果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新国教授与美国贝勒医学院孙正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揭示骨骼肌生物钟核心基因Rev-erb在运动适应中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小鼠在睡前阶段低...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60
山东大学张进涛教授团队在能源界面电化学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山东大学张进涛教授团队在能源界面电化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JACS与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顶级期刊。研究提出“双d带中心协同调控”策略,构建P–CoSe₂@NC复...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40
清华大学物理系杨鲁懿课题组合作在笼目结构外尔铁磁体中发现与轨道耦合太赫兹磁振子 清华大学物理系杨鲁懿课题组与多机构合作,在铁磁外尔半金属Co3Sn2S2中首次直接观测到两个太赫兹磁振子模式。该材料具有强磁晶各向异性,研究利用超快时间分辨磁光克尔效应技术,在6K条件下测得两个磁振子...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80
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团队全球首发TALENTACE研究数据 7月5日,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教授团队在第十三届消化外科学术会议上举行了TALENTACE研究数据发布会。该研究历时五年,是首个针对中国乙肝相关肝癌患者的HCC领域的III期国际多中心研究...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20
山东大学荀鲁盈/夏永振教授团队在超硫化物检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山东大学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荀鲁盈、夏永振教授团队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期刊发表研究论文,首次开发出基于AtBigR蛋白的全细胞生物传感器(AtBig...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30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张景昭团队科研成果获得COLT 2025最佳学生论文奖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张景昭团队在COLT 2025上获得最佳学生论文奖。论文“求解二阶Oracle复杂度的凹凸问题”由博士生陈乐偲宣读,提出新算法在二阶设定下优于传统外梯度法,打破此前十年未有突破的瓶颈...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80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主办2025年厌氧氨氧化国际研讨会暨首届全国厌氧氨氧化+技术交流大会 2025年7月4日至6日,厌氧氨氧化国际研讨会暨首届全国厌氧氨氧化+技术交流大会在山东大学举行。会议以“创新引领·碳氮共治·协同增效”为主题,多位国内外院士及学者出席会议并作报告,围绕氮循环微生物机制...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90
中国科大实现超十种高阶模式可切换光纤激光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安廷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倾斜多模光纤布拉格光栅的高阶模式可切换光纤激光器,成功实现了超十种不同高阶模式的可切换发射。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6日以“Switchable high-order... 科研动态 4周前0280
科学家首次利用双极膜重水解离实现氘代酸碱低成本制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铜文、汪耀明和李震宇团队在氘代化学品制备领域取得突破,首次利用双极膜实现重水高效解离,揭示氘离子迁移速率超过氢离子的现象,颠覆传统认知。新技术以重水和无机盐为原料,在室温下直接生成高...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20
西安交大开发高性能聚合物基储能电介质材料 西安交通大学张志成教授团队联合高登峰教授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无规共聚物P(MMA-VN)材料。该材料通过刚性萘环调控自由体积与能带结构,解决了偶极玻璃态聚合物能量密度低、能量损耗高的问题。当萘环含量为5... 科研动态 3周前0360
厦门大学科学的力量手机一拍榴莲“报数”,厦大马校团队AI打造“火眼金睛”!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院团队研发AI视觉识别系统,成功试点应用于顶好榴莲园,实现手机拍摄后5秒内自动统计榴莲数量,替代原本耗时300秒的人工观察。技术突破榴莲青果与叶片颜色相近、高树远...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10
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揭示了双钙钛矿尾态对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在5月16日《先进能源材料》期刊发表研究,揭示双钙钛矿Cs2AgBiBr6尾态对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尾态与温度相关的乌尔巴赫能量有关,导致动态无序性。激子吸收电流在低温下极限... 科研动态 3周前0330
中国科学院发布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系列研究成果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系列研究进展。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天文台和南京大学等团队的四项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自然》杂志,揭示月球背面岩浆活...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60
中国科大首次利用双极膜重水解离实现氘代酸碱的低成本制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徐铜文教授、汪耀明特任教授和李震宇教授团队联合攻关,在氘代化学品制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利用双极膜实现重水(D₂O)高效解离,首次揭示了核量子... 科研动态 4周前0260
热林所揭示粗皮桉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基础 热林所联合多家机构研究粗皮桉在气候变化中的适应基础,通过同质园试验和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其遗传多样性、近交和有害突变积累等基因组脆弱性。研究显示未来气候条件下,澳大利亚种源的脆弱性更高,并发现叶片功能...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90
国防科技大学:四大领域登刊!闪耀学术舞台 国防科技大学近期在多个科研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光信息处理方面,江天研究员团队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通用高效校准方法(DRC),显著优于传统算法,已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 科研动态 6天前0340
上海交大庆睿研究组与合作者共同发布基于隐空间扩散模型的蛋白质序列设计算法PRO-LDM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庆睿课题组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许人镜课题组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隐空间扩散模型的蛋白质序列设计新方法PRO-LDM,并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该方法在局...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60
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潘锋/杨卢奕团队在调控锂电池高性能硅基负极电解液提升界面稳定性方面取得新进展 北京大学潘锋/杨卢奕团队在提升锂电池硅基负极界面稳定性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团队发现,SiOx在循环过程中易因体积变化导致SEI膜增厚并失去导电性。为改善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了在SEI中构建富LiF内层结构...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5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01)资环学院王朝辉教授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崔振岭教授合作在小麦生产管理水平评价标准方面取得新进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朝辉教授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崔振岭教授合作,创新构建以氮吸收和氮盈余为核心的小麦生产氮管理标准,解决了生产管理水平定量评价难问题。研究显示,我国仅有20%的小麦收获面积达标,氮肥管理...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70
石墨烯量子点制备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瑞士巴塞尔大学、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在制备石墨烯量子点方面取得进展。研究团队利用原位热退火与非接触原子力显微技术,在Pt(111)表面捕获到稳定的C60二聚体...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30
光热储一体化新模式助力温室环控绿色转型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创新团队研发出一种墙体复合相变材料,可对温室室内太阳光进行光热解耦,优化温室光热环境。该技术通过立柱式相变储能装置,将红外光储能、可见光反射用于促进作物光合作用...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10
研究提出基于仿生物理屏障的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梁兴杰团队提出一种基于仿生物理屏障的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通过温敏水凝胶构建T细胞“保护区”,可由近红外光触发相变,调节T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增强T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蓄积...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20
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阿维菌素的绿色制造新策略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团队创新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阿维菌素,优化培养基成分及关键工艺参数,建立浅盘连续发酵策略,缩短延滞期并降低生产成本8.38%。研究显示,固体发酵物具有作为微生物农药的应用潜力...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90
中国科大实现光量子芯片间量子受控非门隐形传输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互联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任希锋教授研究组首次成功实现了两个光量子集成芯片之间的量子受控非门(CNOT门)隐形传输。该成果于7月8日发表在物理学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科研动态 4周前0250
脉冲式电子成像对生物有机样品的电子辐照损伤效应获揭示 脉冲式电子成像对生物有机样品的电子辐照损伤效应获揭示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飞团队与物理研究所李建奇团队研究发现,使用超快脉冲电子束进行成像并不能缓解生物样品的电子辐照损伤,其损伤效果与连续电子成...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70
中山大学张力、方文峰团队新研究破解肺癌耐药困局 中山大学张力、方文峰团队在《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研究,展示TROP2抗体偶联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显著疗效。试验数据表明,该药物客观缓解率45%,优于多西他赛组的16%,疾... 科研动态 3周前0550
中山大学刘建波团队研究氮-单氟甲基酰胺合成方法新进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刘建波团队首次实现氮-单氟甲基酰胺的通用性合成,反应以AgF为氟源,直接将酰氯转化为N-CH2F酰胺,并保留原料手性。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可实现四种类型反应,具有...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