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研究所

帅气的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

科学家破解颗石藻光系统复合物高效利用光能的分子机制

颗石藻是海洋中的主要浮游植物之一,在海洋碳沉积和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颗石藻能够适应海水不同深度的多变光环境,高效的光合自养生长可助其快速繁殖。但颗石藻光系统复合物高效捕获和利用光能的微观机理并不...
2天前
0900

科研人员在全球尺度揭示树木生长-昆虫啃食关系及调控机制

随着气候变化、森林砍伐和虫害暴发日益严重,全球森林功能和健康受到威胁。因此,理解树木、昆虫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助于制定有效的管理政策。近年来,在全球生态系统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下,森林恢复项目...
1周前
02470

多年冻土区土壤氮库对长期增温的响应机制获揭示

全球多年冻土区土壤储存着大量氮素,其动态变化影响植物生长、有机质分解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过程。快速气候变暖可能打破冻土生态系统氮输入与输出过程之间的平衡,导致土壤氮库发生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气候...
2周前
02160

研究发现热融塌陷促进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

持续的气候变暖造成多年冻土大面积融化。作为剧烈的冻土融化形式,热融塌陷会在短时间内改变植被、土壤和水文等过程,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及其介导的碳过程。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是指微生物将吸收的碳分配至自身生长的比...
4周前
01700

多倍体植物二倍化的复杂式样获揭示

多倍化或全基因组加倍在植物中普遍且反复发生,是驱动物种形成、适应性进化以及作物起源和驯化改良的重要机制。许多被视为“二倍体”的植物基因组,实际上经历了多轮多倍化及随后的二倍化过程。初生的多倍体物种通常...
3个月前
0960

研究揭示冬季增雪驱动冻融期氧化亚氮脉冲排放的关键机制

冻融期是氧化亚氮(N2O)排放的热点时期,其排放量可占全年总排放量的近一半。然而,由于冻融期排放发生时间短、通量变异大、对积雪覆盖变化敏感以及寒冷季节监测困难等,目前冻融期的N2O排放估算仍存在较大的...
3个月前
0830

研究构建高密度育种芯片与高通量表型组结合的葡萄高效分子育种体系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葡萄产业面临环境胁迫、糖酸失衡及花色苷含量下降等挑战,目前亟需培育具有高环境韧性与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葡萄新品种。但是,葡萄传统育种周期长、效率低,且现有分子标记密度不足制约复杂...
4个月前
01190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植物养分重吸收特征

植物养分重吸收是指将原本可能流失的养分重新捕获、回收并再利用的过程。该过程是植物获取和利用养分的重要策略,尤其是在养分限制的冻土生态系统中,对于维持植物生长至关重要。按照以往基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1个月前
01150

假根羽藻适应潮间带环境的基因组进化研究获进展

假根羽藻(Bryopsis corticulans)是在北温带海洋潮间带广泛分布的大型绿藻。假根羽藻生存需适应不断变化的潮汐、温度和紫外线辐射等环境因素。涨潮时,假根羽藻的光合蛋白可在蓝绿光和绿光为主...
5个月前
01080

研究发现灌木多样性和乔木多样性对提升森林生产力同样重要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BEF)之间的关系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增加树木多样性能够提升森林生产力。但大部分研究聚焦于乔木物种多样性,较少涉及森林的多层结构。其中,林下层容纳了...
5个月前
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