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所等在抗菌肽研究中获进展

由于抗生素过度使用,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亟需发展新型抗菌药物或抗菌技术。抗菌性多肽因多重抗菌机制以及不易引发耐药性,被称为“下一代抗生素”。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生物纳米材料研...
7个月前
03,1330

金属所高性能碳纳米管纤维研究获进展

理论研究表明,高致密度且沿轴向高度顺排的碳纳米管纤维可具有高于商用碳纤维的强韧性和高于传统金属导线的比电导率。单根碳纳米管的直径为纳米级,长度通常为微米级,而碳纳米管纤维具有宏观长度和微米级径向尺寸...
7个月前
03,1310

迄今最古老层孔海绵化石发现

层孔海绵是奥陶纪-泥盆纪标志性的浅海造礁动物之一,在礁构建中的作用、生态地位和地理分布方面类似于现代珊瑚。在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晚期,层孔海绵几乎同时融入热带至亚热带气候区的全球礁生态系统。由于受到奥陶纪...
7个月前
03,1220

调控陆地棉叶绒毛发育的新位点被发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团队鉴定到3个控制陆地棉叶绒毛的主效位点,并系统解析了其调控叶绒毛发育的遗传机制,为解析棉花表皮毛和纤维发育提供了新见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杂志...
4个月前
03,1220

1型糖尿病可治愈!南开团队合作成果Cell发表

(记者 丛敏)9月25日,南开大学移植医学研究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沈中阳、王树森研究组与合作者在生物学领域顶级期刊Cell发表研究论文,在国际上报道了首例移植化学重编程多能干细胞制备的胰岛,实现1...
9个月前
03,1180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王译萱/高绍荣团队揭示人着床前囊胚三胚层谱系间的细胞通讯互作网络及其对滋养外胚层命运决定的重要作用,成果发表于《科学通报》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王译萱教授与高绍荣院士团队在《科学通报》发表研究,揭示了人类植入前囊胚三胚层间细胞通讯互作网络,并发现NRG1-ERBB3-TFAP2C信号轴在调控滋养外胚层命运中的关键作用...
4个月前
03,1160

研究发现薯草轮作助力马铃薯连作障碍土壤改良

马铃薯是广泛种植和消费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集约化的马铃薯种植造成土壤退化、水资源枯竭以及微生物污染风险增加等环境问题。特别是在半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脆弱的生态系统加剧了农业活动的环境足迹,上述...
7个月前
0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