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建立电催化环境下铜基催化剂结构重构模拟新方法 金属铜因具有将二氧化碳还原生成多碳产物的特性,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eCO2RR)的产物选择性、铜基催化剂稳定性及能源效率等问题是制约其工业化应用的核心瓶颈。实验结果表明,铜基... 科研动态 2天前020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付永硕教授课题组在《自然·通讯》杂志发表论文揭示树种组成调控植被物候对变暖的响应 植被物候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生物学指示指标,其变化对于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具有重要的决定性意义。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市温度高于周边郊区,为开展植被物候对气候变暖响应研究提供了“天然实验室”。城市与郊区的物候... 科研动态 4天前050
武汉大学李四维教授团队在小时级臭氧遥感领域取得新进展 (通讯员宋戈)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碳中和研究院李四维教授与电子信息学院龚威教授团队关于臭氧遥感的最新联合研究成果。论文... 科研动态 3天前030
有机太阳电池A-DA’D-A型小分子受体的“构型-性能”关系研究获进展 分子构型在决定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对于应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的A-DA'D-A型小分子受体(SMA),其构效关系的系统研究仍较为匮乏。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永舫... 科研动态 2天前030
柔性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研究获进展 柔性钙钛矿/铜铟镓硒叠层太阳电池因兼具钙钛矿优异的光电性能和铜铟镓硒出色的机械柔韧性,在轻质柔性化光伏领域展现出应用前景。但是,该体系面临的科学问题在于,粗糙的铜铟镓硒底电池表面导致钙钛矿活性层难以实... 科研动态 2天前030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何林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以“实现分数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为题在《自然·通讯》上发表学术成果 在层状材料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C)中,层内的X-M-X(M为过渡金属,X为硫族元素)通过较强的共价键连接,而层与层之间则由较弱的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结合。因此,TMDC材料的解理通常发生在层间,最... 科研动态 4天前070
SKA区域中心中国节点通过并网测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建设的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区域中心第一阶段(SRCNet v0.1版本)的中国节点(简称“SRCNet v0.1版本中国节点”)通过了SKA天文台总部组织的国际... 科研动态 2天前020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何庆林课题组在陈绝缘体中发现非互易库伦拖曳现象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何庆林课题组在陈绝缘体中观察到了非互易库伦拖曳现象。这一发现将库伦拖曳的研究拓展到磁性拓扑系统,不仅为研究库伦拖曳的非互易性提供了新的材料平台,还加深了对陈绝缘体... 科研动态 2周前0140
中国农业大学动科学院杨红建教授团队在发酵棉粕高值化利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杨红建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发表题为《黏膜乳杆菌LLK-XR1与酸性蛋白酶协同发酵棉粕产新型抗氧化肽的鉴定:计算机筛选、分... 科研动态 2周前0190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张福锁院士团队许稳教授课题组成果连续两年入选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十大科学进展 4月11日,为纪念中国土壤学会氮素工作组成立10周年,深化氮循环研究创新与国际合作,第六届“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于江苏南京召开。本届论坛以“氮循环与行星安全边界”为主题,吸引了国内外500余... 科研动态 2周前0160
中国农业大学信电学院李振波教授课题组在人工智能小样本学习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信电学院李振波教授课题组在人工智能领域权威期刊 Pattern Recognition 上围绕小样本学习发表论文 PRSN: Prototype Resynthesis Network with... 科研动态 2周前0140
中国农业大学信电学院余强教授团队在国际能源领域顶级期刊“Applied Energy”上发表电动农机节能优化控制新成果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余强教授团队在能源领域国际顶级期刊 Applied Energy 上发表研究论文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or energy-e... 科研动态 2周前0340
中山大学两个团队9名师生获2025年“科学突破奖” (通讯员刘洋、尤郑昀) 近日,被誉为“科学奥斯卡奖”的“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2025年度获奖名单揭晓。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四个大型国际合作实验... 科研动态 2周前0150
中山大学林建浩团队研究揭示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股票收益横截面差异的关系 (通讯员樊嘉诚)岭南学院林建浩教授、博士研究生樊嘉诚与中山大学商学院张一帆助理教授合作的论文日前发表于金融学国际权威杂志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揭示货币政策不... 科研动态 2周前0150
中山大学蔡卫斌团队揭示糖尿病心肌损伤中代谢-结构病理联接新机制 (通讯员蔡卫斌)4月7日,中山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蔡卫斌教授团队与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陈慧教授团队合作在知名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上发表论文。研究首次提出“代谢-结构偶联... 科研动态 2周前0130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筑牢安全防线 培育战略人才 (通讯员朱旭满)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中山大学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由公共卫生学院(深圳)组建“病原微生物与生物安全创... 科研动态 2周前0120
中山大学张锐教授团队开发MIRROR,显著提高RNA编辑效率 (通讯员孙远帆)中山大学张锐教授团队日前在国际生物技术顶级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提出名为MIRROR的全新内源性ADAR招募gRNA设计理念,显著提高... 科研动态 2周前0120
中山大学团队开发AI无创预测子痫前期技术 助力全球母婴健康 (通讯员唐艳丽)作为人体唯一可直接观察神经血管的活体器官,眼睛在反映全身健康方面具有独特的"窗口"作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与附属第一医院王子莲教授团队联合攻关,首次通过眼底血管特征实现... 科研动态 2周前0120
中山大学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研究成果成功入选2024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通讯员刘顺发)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研究成果日前成功入选2024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基础研究类)。 王雪华教授(左1)和刘顺发副教授(右1)作为代表领奖... 科研动态 2周前0140
中山大学韦艳宏教授团队成果获美国毒理学会心血管毒理最具影响力成果奖 (通讯员张祝谊、韦艳宏)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韦艳宏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辅助血管毒性测试方法荣获美国毒理学会心血管毒理最具影响力成果奖“Impact Award”。该奖项每年评选1项,这是设... 科研动态 2周前0150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人文背景下的重大历史典籍版本保护研究”开题会顺利举行 4月16日上午,由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万安伦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人文背景下的重大历史典籍版本保护研究”(项目号24&ZD234)开题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冯士新、魏玉山、于殿利... 科研动态 4天前050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陈景标教授团队在单一量子体系中同步实现两种光钟 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如何更高效地开发与利用量子系综资源,以提升量子精密测量的精度,特别是在增强原子钟的功能、优化其性能、并拓展更广泛的应用方面,仍是一个尚待开拓的研究领域,充满挑战与机遇。北京大学电子... 科研动态 2周前0140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最新研究为矽肺治疗提供新思路 矽肺是我国乃至全球最常见的职业病,因其由长期吸入石英粉尘引发,会导致严重的肺纤维化,为患者带来巨大的健康和经济损失,然而目前临床上仍缺乏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西安交大二附院胸外科李建忠副研究员和田运泽... 科研动态 2天前010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马伯强研究团队揭示可能的洛伦兹不变性破缺信号——伽马射线暴高能光子挑战时空基本对称性 近日,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博雅特聘教授马伯强主导的团队通过分析伽马射线暴(GRB,以下简称伽马暴)中高能光子与低能光子的时间延迟现象,为检验时空基本对称性(即“洛伦兹不变性”)的破缺提供了... 科研动态 2周前0170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马静团队合作发文阐释极性拓扑研究进展 铁电材料凭借其可随外场翻转的自发极化,在新型电子信息器件、能量存储与转换以及催化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与受限于晶格对称性排列的传统铁电畴不同,近年来铁电体中极性拓扑畴的发现为铁电物理和应用的发展... 科研动态 2周前0160
清华大学物理系王亚愚、张金松团队合作揭示自旋构型对反铁磁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调制 自2013年清华物理系团队与合作者在铁磁拓扑绝缘体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以来,探寻全新的量子反常霍尔系统始终处于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前沿。MnBi2Te4作为首个同时具有二维结构、本征反铁磁序和能带拓扑性... 科研动态 2周前0180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周元峰教授团队在三维数据智能处理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软件学院智能图形图像处理实验室周元峰教授团队在三维数据智能处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分别被计算机视觉领域顶级国际会议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 科研动态 2周前0170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罗巍教授与合作者揭示固态锂电池疲劳失效新机制,成果发表于《科学》 固态锂电池为何失效?同济大学研究团队给出了新机制。 北京时间今天(4月18日)凌晨2点,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车用新能源研究院罗巍教授与合作者的... 科研动态 2周前070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课题组发现相分离启动NLRP3的激活 NLRP3炎症小体属于细胞质内的超分子复合物,主要由受体NLRP3蛋白、接头蛋白ASC以及蛋白酶Caspase-1组成。其激活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启动阶段,Toll样受体(TLR)配体、细胞因子等与相... 科研动态 2周前0140
武汉大学武大师生在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地理空间周斩获多项荣誉 (通讯员石立特、陈雨浓)4月11日,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2025年地理空间周(ISPRSGSW 2025)在阿联酋迪拜圆满落幕。本届大会由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MBRSC)主办,吸引全球20... 科研动态 2周前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