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细胞芯片设计制备与浸润性调控取得进展

生物材料表面的微观形态特征对细胞增殖、黏附和分化有重要影响。然而,表面特性调控细胞行为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目前,用于细胞调控的表面设计过于单一,难以同时满足高精度制造与结构多功能性的双重要求。飞秒激光...
5天前
21330

星地微波高码率通信技术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组织开展了星地微波高码率通信实验,重点对高阶调制解调技术进行验证。此次实验将X频段星地数据传输速率提升至6.0吉比特每秒(Gbps)、Ka频段提升至20Gbps...
1周前
02640

多营养级生物多样性提升土壤磷活化机制取得进展

亚热带地区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磷限制严重,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植物和解磷细菌是土壤磷活化的关键驱动者,其磷活化能力受气候因子、土地利用类型、岩性特征以及高营养级生物的影响...
1周前
11680

科学家实现“一步法”改造芳香胺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研究团队,提出了借助N-硝胺实现直接脱氨官能团化的全新方法,能够高效将惰性芳香族碳-氮键直接转化为多种重要化学键,如碳-卤素键、碳-氧键、碳-氮键及碳-碳键等。该方案...
1周前
01930

史前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环境变化适应研究获进展

理解史前人类活动如何适应青藏高原高海拔、寒冷、缺氧的极端环境,是人地关系研究中的核心议题之一。目前,学界对史前人类活动适应特定区域的长期环境变化,尤其是末次冰消期至晚全新世这一时段尚不明晰。 近日,中...
1周前
51610

拉索破解宇宙线“膝”形成之谜

11月16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发布两项科学成果。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团队通过观测发现,黑洞吸积驱动的微类星体是银河系中强大的粒子加速器,能够将质子加速至拍电子伏(PeV...
1周前
02520

研究揭示纤维分子云碰撞触发恒星形成

纤维结构在分子云中广泛存在,它们之间的碰撞与合并是重塑星际介质结构、推动恒星形成的重要过程。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及其合作者完成的一项研究,揭示分子云F-NE中两条长达25pc的纤维结构发生了碰...
1周前
32870

太赫兹混沌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团队等,在太赫兹(THz)量子级联激光器(QCL)混沌领域取得进展。团队在无需外部光学反馈或光注入等复杂扰动条件下,仅通过单一电流调控实现并验证了自由运行...
1周前
01820

研究显示红树林树干甲烷排放可抵消碳汇效益

红树林作为典型的“蓝碳”生态系统之一,能够高效吸收并固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然而,红树林生态系统同时也会释放温室气体甲烷,这可能会削弱其实际气候增益效应。长期以来,研究者主要关注来自土壤和水面的甲烷排放...
1周前
2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