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团队开发高精度蛋白质结构预测算法 (通讯员 倪文韬 王萁淇)5月23日,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郑伟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在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了题为“Deep-learning-based single-do...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990
电子科技大学《Photonic Sensors》期刊在光纤传感领域旗舰国际会议开展宣介活动 5月25日-30日,光纤传感领域全球顶级学术盛会——第29届国际光纤传感器大会 (OFS29) 在葡萄牙历史名城波尔图隆重举行。在学校的支持下,我校主办的《Photonic Sensors》(PhoS...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1150
利用山柳菊基因实现杂交水稻无融合生殖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基因组编辑及无融合生殖研究创新团队通过整合山柳菊无融合生殖关键基因PpPAR与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模块,在杂交水稻中实现了稳定高效的克隆繁殖,为加快水稻无融合生殖技术的生产应用...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870
催化剂结构演变与反应进程的“多米诺效应”被揭示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涛与副研究员杨冰团队,联合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朱倍恩,在动态金属催化研究与设计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通过原位解析不同尺寸的Pd/FeOx催化剂在CO2加氢...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4360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张新亮余宇团队在多维光场感知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5月30日,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张新亮、余宇教授团队题为“All-integrated multidimensional optical sensing wit...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6720
万建民院士团队揭示水稻高温胁迫后生长恢复机制 6月4日,万建民院士领衔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南京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在水稻高温胁迫响应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解析了精氨酸甲基化转移酶OsPRMT6b通过负向调控脱落酸信号转导,从而促进水稻高...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650
研究发现超带隙透明导体 透明导体因兼具导电性与透明性,广泛应用于触控屏、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电致变色及透明显示等光电器件,成为现代信息与能源技术中不可或缺的材料。目前,主流透明导体来源于掺杂如半导体或绝缘体等原本透明的带...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1430
上海交大缪子物理团队与费米实验室合作在缪子反常磁矩实验上创下最精确的测量结果 2025年6月3日(北京时间),缪子反常磁矩国际合作组向全世界公布了最新测量结果。最新的测量结果不仅与2021年与2023年发布的结果高度一致,更将测量精度提升至前所未有的一千万分之一点二七,超越实验...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360
中国科大基于单自旋体系开展非厄米物理研究取得重要实验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杜江峰、荣星等人基于单自旋体系开展非厄米物理实验研究,首次观测到非厄米非阿贝尔拓扑转变和一种新型奇异点——狄拉克奇异点,这两项进展分别以“Non-Hermitian n...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940
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洪振宇教授课题组在铜合金组织与性能调控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洪振宇教授课题组利用无容器处理技术在铜合金组织与性能调控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发现,铍铜合金熔体在深过冷凝固过程中可产生球形富铍团簇组织,该组织能大幅度提升合金...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120
华林中心开展沙柳抗盐研究取得进展 图1:过表达SpsMDP1增强转基因杨树抗盐能力 图2:SpsWRKY53-SpsMDP1-SpsPP2C80模块通过清除ROS抵御盐胁迫的模型 沙柳是我国特有的沙生灌木柳,具有较强耐盐、耐旱等特性...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1350
西安交大物理学院研究团队在微型软体机器人磁畴三维编程方面取得进展 对智能软材料柔性基体中高矫顽力永磁颗粒磁畴的精确编程,是推动微型机器人在磁场驱动下实现复杂三维形变与多模态运动的关键。现有编程策略受尺寸效应和工艺限制,存在磁畴编程精度和制备效率低、一致性差等问题,难...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700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杜凤沛教授团队研究成果为小麦赤霉病高效防治及多种杀菌剂按比例递送提供潜在策略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杜凤沛教授团队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研究论文《基于生物刺激素的智能纳米载体:通过多机制包封、协同增效与响应释放提...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2630
中国农业大学动科学院王雅春教授课题组联合瓦赫宁根大学在奶牛平衡育种技术领域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王雅春教授课题组联合瓦赫宁根大学在动物育种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动物育种与遗传学杂志》(Journal of Animal Breeding and Genetics)发...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1930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廖小军教授团队创新非热加工技术应用新场景:高压诱导乳酸菌进入休眠态,有效抑制发酵食品后酸化问题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廖小军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 Bioresource Technology 发表研究性论文《高压诱导乳酸菌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抑制发酵后酸化》(High-pre...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1530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发文对相接双星进行研究 近日,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级“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本科生刘菲在学院李凯教授的指导下,于天文学权威期刊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1260
山东大学王美琴教授团队在国际密码顶会CRYPTO 2025发表密码分析新进展 近日,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王美琴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Unlocking Mix-Basis Potential: Geometric Approach for Combined Attacks”被国际...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980
清华大学地学系徐冰课题组揭示全球基础设施可及性不平等及其与健康差异的关联 基础设施是社会发展的基石,确保居民公平使用和获取基础设施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促进公共健康至关重要。然而,针对全球范围内基础设施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 为填补这一空白,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2370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马道新教授团队在血液肿瘤免疫调控领域取得系列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马道新教授团队在血液肿瘤免疫调控领域取得系列新进展,发现了多个血液肿瘤免疫调控的分子信号通路和干预策略。论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中科院1区To...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1460
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学院郗玉娟助理研究员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国际创新转化学院郗玉娟助理研究员与合作者以“How does knowledge creation really promote dynamic capabilities? The lens o...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2040
脉冲星辐射几何研究获进展 脉冲星作为高速旋转的中子星,其射电信号通常呈现较窄的轮廓即约占整个脉冲相位的十分之一。因此,科学家难以通过其狭窄的辐射窗口对脉冲星磁层几何结构进行准确限制。但是,具有中间脉冲的脉冲星拥有更宽的辐射窗口...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1350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程翔团队构建首个实测注入的通信与多模态感知智能融合数据集SynthSoM,从根本上提升AI原生多模态通感系统性能上限 未来,移动通信网络支撑下的网联具身智能体将深度融入经济社会,推动各行业与日常生活的革命性变革。针对当前网联具身智能体上通信与多模态感知相互分立、各自为政,进而制约其智能能力的科学问题,北京大学电子学院...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85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志伟团队在《科学进展》上发表解析聚酰胺膜的离子选择性分离机制 近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志伟教授、王力教授联合美国莱斯大学Menachem Elimelech教授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题为“Deciphering co-ion ...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3860
规模化可控制备聚合物水润滑涂层获进展 聚合物水润滑涂层材料在生物医疗器械与装备运行部件等领域展现出重要的应用前景。其中,聚两性离子水凝胶润滑材料因其优异的水合、抗污、抗菌等功能,备受关注。然而,聚两性离子水凝胶润滑材料的可控制备却是难点...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390
科研人员开发出基于流式拉曼的益生菌快检新技术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与相关高校、企业等合作,开发出基于流式拉曼(RFC)的高通量、高精度益生菌快速质检技术。该成果为益生菌产品提供了单细胞分辨率的多参数质量评估手段,带来了“菌株身...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2490
研究破译植物光合途径“变形记”的遗传密码 C₄光合作用可通过CO₂浓缩机制提升碳固定效率,因此被学界认为是作物增产的突破点。但是,单纯导入C₄酶会导致水稻减产。因此,亟需全面解析C₄调控网络。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响...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940
我国学者在气候变暖调控南亚季风变化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图 基于过去暖期预测未来南亚夏季风的变化。利用过去暖期构建的回归模型预测:(a)季风降水热力项,(b)季风降水动力项,(c)SSP5-8.5情景下季风降水变化(即动力项与热力项之和)和850hPa季风...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1860
科研人员揭示钙信号解码机制并提出核心激酶活性检测方案 干旱、盐胁迫及低温等使植物受到高渗胁迫,危害粮食生产安全。渗透信号是“复合信号”,其感应和传导机制较为复杂。其中,瞬时激发的Ca2+信号和快速激活的SnRK2激酶是两种重要的早期应答。然而,渗透胁迫下...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610
首次合成极端缺中子新核素镤-210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超重核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利用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CAFE2),首次合成了新核素镤-210,该核素是目前已知的最缺中子的镤同位素。 合成与研究新核素是原子核物理研究的... 科研动态 3个月前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