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顾杰、江云峰课题组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二维共形场论的TTbar形变新进展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软件著作权申请198元全包
文章导读
你是否想过,量子场论中的微扰计算竟能揭示非微扰的深层秘密?东南大学顾杰、江云峰团队联合国科大王华嘉,通过改进微扰级数方法,将TTbar形变配分函数计算推进至近千项,并首次利用复现理论确证其存在不可忽略的非微扰修正。这项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的突破,不仅破解了该领域长期悬而未决的核心问题,更揭示出非微扰贡献的奇特数学性质,为理解量子场论与弦论的深层联系打开全新视角。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通讯员 顾杰)近日,东南大学物理学院及丘成桐中心顾杰副教授、江云峰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卡弗里理论科学研究所王华嘉副教授在二维共形场论的TTbar形变领域取得最新进展。相关研究工作于2025年8月21日,以《TTbar 形变配分函数的复现》(Resurgence of TTbar-deformed partition function)为题发表于物理学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在量子场论中研究场论模型性质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对场论模型进行形变或者扰动,然后观察该模型在扰动之后如何随能量尺度进行演化,如同在力学中对一个处于平衡态的物体进行扰动后观察该物体如何随时间进行演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场论形变方式是TTbar形变。一方面,这种形变方式可以保持原有场论模型的许多良好性质,比如可积场论模型在形变后依然是可积的,共形场论模型在形变后依然保留模变换性质。另一方面,在进行该形变后,原本只有局域性相互作用的场论模型在往高能尺度演化的过程中会神奇地表现出像弦理论一样的非局域性质。因此TTbar形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量子场论以及场论与弦论之间的联系。

东南大学顾杰、江云峰课题组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二维共形场论的TTbar形变新进展

TTbar形变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考察形变后场论模型的配分函数如何变化。通常形变后的配分函数只能进行微扰的计算,也就是写成关于形变参数的微扰幂级数,而且只能有效地计算该幂级数的前面几项。顾杰副教授和江云峰教授以及国科大卡弗里所的王华嘉副教授密切合作,考察TTbar形变后共形场论的配分函数。他们通过充分利用共形场论在环面上的模变换性质,对形变微扰级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深度改进,使微扰级数的计算效率有了质的飞跃,可以将微扰级数计算到几百甚至近千项。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微扰数据的基础上,他们利用复现理论解决了该研究领域的一个长久之谜,即TTbar形变后的配分函数是否有非微扰修正。

复现理论是一种新兴的、强大的数学理论,可以发掘微扰级数和非微扰修正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从微扰级数出发提取出非微扰修正的信息。本研究通过复现理论,确认了TTbar形变后的配分函数确实有不可忽略的非微扰贡献。他们还发现这些非微扰贡献具有非常奇特的性质,和量子场论模型中一般的非微扰贡献的数学表现性质不同。这些结果帮助人们对TTbar形变后的量子场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全息引力、弦理论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东南大学物理学院及丘成桐中心顾杰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东南大学丘成桐中心及物理学院江云峰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卡弗里理论科学研究所王华嘉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东南大学新进教师科研启动经费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nlmd-b57j

供稿:物理学院

(责任编辑:周子琪 审核:李小男)

© 版权声明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