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制出新型锆钛酸铅光子集成工艺开发套件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文章导读
你是否想过,下一代光通信技术的突破竟藏在一块4英寸晶圆里?我国科学家李明与邱枫团队首创锆钛酸铅光子集成工艺,实现大尺寸薄膜低成本制备,攻克高速调制器带宽与能效的长期瓶颈。新工艺下,电光调制器带宽超70GHz,效率提升显著,更推出全球首个该材料的PDK器件库,打通从材料到设计的全链条自主可控路径。这项发表于《半导体学报》的成果,或将重塑光计算与高速通信的未来格局。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科学家研制出新型锆钛酸铅光子集成工艺开发套件

薄膜锆钛酸铅铁电材料可在氧化硅上完成大尺寸、高质量晶体薄膜沉积生长,利于实现低成本、大规模生产使用。该材料有望突破传统材料体系在带宽和能效上的设计瓶颈,实现低能耗、高速率、高度集成的片上电光调制。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李明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研究员邱枫,对晶圆级锆钛酸铅薄膜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展开攻关。该研究利用液相沉积与磁控溅射组合工艺完成了4英寸晶圆薄膜的低成本大规模制备,研制出首个公开报道的新型锆钛酸铅光子集成工艺开发套件PDK库。这一研究实现了从材料生长到器件设计与制备的全流程自主可控研发,突破了传统光学材料在制造高速电光调制器时面临的调制带宽和能效瓶颈。

测试显示,研究制备的马赫-曾德尔电光调制器高频调制带宽大于70GHz,调制效率1.3V·cm;微环调制器调制带宽大于50GHz,调制效率0·56V·cm。与硅和薄膜铌酸锂等传统光学材料相比,该材料在保留高调制带宽的同时提升了调制效率。首版PDK器件库包括多模干涉器、光栅耦合器、交叉器等。通过模型设计和工艺优化迭代,整体器件性能和器件库完备性存在提升空间。

这一成果有望助力下一代新型光学材料平台与工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为光通信和光计算等信息光子技术发展提供材料支撑平台。

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半导体学报》(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和浙江省的支持。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