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王波、陈险峰团队PRL发文:超晶胞光子晶体近场涡旋动力学与二次谐波增强 上海交通大学王波与陈险峰团队设计了一种C3对称的超晶胞光子晶体结构,首次观测到近场涡旋动力学行为,并实现了高效的二次谐波增强。该结构由三个三角形单元组成,通过调节底部旋转角,控制谷模耦合,构建二重简并...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760
我国学者在新型双自由基自组装分子传输材料开发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科研团队在新型双自由基自组装分子传输材料研发中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开发出具有强共轭与空间位阻调控结构的有机自组装空穴传输分子,显著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稳定性和大面积加工性能。相关成果发表于...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30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全球甲烷源汇变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我国学者与海外团队合作,在全球甲烷源汇变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于2025年5月15日发表在《自然》期刊。研究发现,1980年代以来,北半球高纬大气甲烷浓度季节振幅减弱,主要由气候变暖导致自然源排...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00
我国学者与国际合作者在晚古生代大冰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与国际团队合作,在晚古生代大冰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发现,尽管当时大气氧含量达峰值(约为现在1.2~1.7倍),且总体气候呈冰室状态,海底缺氧面积仍多次扩大,且与二氧化碳浓度快速上升及碳...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010
“夸父一号”揭示高能C级太阳耀斑中的反常电子加速行为 我国首颗太阳观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在轨运行满1000天,持续积累太阳活动第25周高峰期数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团队利用硬X射线成像仪数据,发现高能C级太阳耀斑中存在反常电子加速现象。这类耀斑虽属...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810
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缪向水/李祎团队发表存内科学计算架构研究成果 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缪向水、李祎教授团队在第62届DAC会议上报告了基于ReRAM的稀疏矩阵方程求解架构ReSMiPS。该架构通过快速重排算法和自定义数据格式提升稀疏矩阵计算效率,实现计算速度比R...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100
我国学者在喜马拉雅花岗岩成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喜马拉雅花岗岩成因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丁慧霞副教授与张泽明研究员合作发现,喜马拉雅造山带部分淡色花岗岩并非传统认为的沉积岩产物,而是由变质火成岩部...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00
研究构建出土壤水分估算新路径 研究团队将盲源分解技术引入土壤水分估算,提出新路径。该方法结合单通道与多通道盲源分离,利用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多维矩阵重构和非负矩阵分解,有效分解时间序列微波亮温信号...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050
太赫兹声子极化激元产生及相干调制机理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团队在太赫兹驱动声子极化激元的产生与相干调制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通过调控太赫兹场强、偏振和红外光波长,激发出3至4 THz范围内的声子极化激元,并利用其调控氧化...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830
电子科技大学学校脑器交互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顶级期刊IEEE T-NNLS发表重要学术论文 电子科技大学脑器交互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IEEE T-NNLS发表两篇重要论文,分别提出一种融合空间、通道与时间维度的注意力机制,显著提升SNN在复杂视觉场景的表现,以及一种高鲁棒性的时空原型学习框...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810
科研人员提出融合生态建模思想的地下水研究新范式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团队提出融合生态建模思想的地下水研究新方法,将生态学中的物种分布模型(SDM)应用于预测Na+、K+、SO42-、Cl⁻等浅层地下水溶质的空间分布。研究构建多维数据库...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900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杜孟林教授团队在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发表论文 杜孟林教授团队联合中科院郭奉坤研究员,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研究论文,提出一种新方法,将长程力引起的左手割线解析纳入有效力程展开框架,解决传统理论在长程相互作用系统的...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220
荧光非侵入式可视化监测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蒋长龙团队近期在荧光非侵入式可视化监测方面取得进展。他们利用铕-镝金属有机框架(Eu-Dy MOF)凝胶开发了一种可穿戴眼贴荧光传感器,并结合智能手机颜色识别...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40
北理工团队在红外静脉血管智能识别领域取得新进展 北理工团队提出基于半监督联邦学习的FedCD分割框架,有效解决静脉穿刺中因数据标注不足、分布异构等导致的血管识别难题。该方法通过构建多模态蒸馏体系,实现对不同标注状态数据的协同优化,同时保护隐私、提升...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010
电子科技大学基础院晋兆宇研究员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多场耦合电化学界面研究新进展 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晋兆宇研究员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提出光热-电催化协同界面策略,高效回收燃料电池级高纯氨。团队开发Janus型杂化电极,结合多尺度调...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270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团队研究揭示北京冬季羟甲基磺酸盐的长期变化和驱动因素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团队长期观测发现,北京冬季羟甲基磺酸盐(HMS)在2015-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期间浓度显著下降,与PM2.5、有机气溶胶及硫酸盐变化趋势一致。2018-202...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220
清华大学清华团队合作揭示控制煤电容量增长和加速可再生能源部署对中国能源转型的综合影响 清华大学团队构建耦合分析框架,研究煤电控制与可再生能源部署对中国能源转型的影响,明确各自减排作用。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控制煤电容量可分别实现27 Gt和38 Gt额外碳减排,若兼顾两者,减排总量可达1...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900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王晓东团队揭示程序性坏死细胞激活自身Ifnb表达的机制 王晓东团队发现,在诱导程序性坏死的过程中,pMLKL除破坏细胞膜外,还能造成线粒体膜破裂,释放线粒体DNA(mtDNA),从而激活cGAS-STING通路,诱导Ifnb表达。研究显示,RIPK1、RI...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870
西安交大一附院肿瘤放疗科赵东利教授在《柳叶刀》发文:关注SRT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挑战 2025年7月,《柳叶刀》发表了西安交大一附院肿瘤放疗科赵东利教授撰写的书信文章《SRT在nAMD治疗中的改进方向》。文章针对同期英国STAR临床试验结果,指出虽然SRT在nAMD治疗中可减少抗VEG...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50
上海交大章雪晴团队在Nat. Commun.发表甾体结构化吸入LNP共递送甾药/抗TSLP mRNA协同治疗难治性哮喘的研究成果 上海交大章雪晴团队与新泽西理工学院许晓阳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研究,开发甾体结构化吸入LNP(ASCEND)系统,共递送甾药与抗TSLP mRNA以协同治疗难治性哮喘。该系统利用布地奈德替代LNP胆...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100
上海交大商明团队通过铜催化的(硫代)磷酸二氯化物去对称化反应实现磷(V)手性化合物的模块化合成 上海交大商明团队在《Angew. Chem. Int. Ed》发表研究,提出一种新型铜催化不对称合成方法,通过(硫代)膦酰二氯的去对称化反应,模块化构建P(V)手性化合物。该方法使用廉价铜催化剂及优化...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970
上海交大申涛团队实现芳香烃中苄位C(sp³)-C(sp³)键的电氧化胺化反应 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申涛副教授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研究,首次在无金属催化剂和外部氧化剂的条件下,通过电化学方法实现芳香烃中苄位C(sp³)-C(sp³)键的原子利用率高达200%的胺...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220
上海交大刘家旺团队通过同步动态动力学不对称转化与动力学拆分的钯催化碳膦偶联反应合成轴膦双手性三级膦氧化合物 上海交通大学刘家旺团队在《J. Am. Chem. Soc.》发表研究,首次采用钯催化碳膦偶联反应,同步实现动态动力学不对称转化与动力学拆分,高效合成兼具轴手性和膦中心手性的三级膦氧化物。该方法克服了...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90
马传贫病毒新型辅助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获揭示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最新发现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编码一种新型辅助蛋白S4,其在病毒复制中起关键作用。研究显示,缺失S4编码基因显著抑制病毒粒子释放与复制,S4通过与宿主抗病毒因子te...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930
“可解释、可通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重大研究计划系列成果八—— 我国学者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癌症风险基因识别方法 我国学者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风险基因识别新方法RL-GenRisk,成功应用于肾透明细胞癌,新发现EGFR和PCLO两个风险基因。该方法将基因识别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利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10
基于人工智能的通用蛋白质工程方法成功开发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人工智能蛋白质工程计算模拟方法AiCE,无需专属模型训练即可高效预测蛋白质的单点和组合突变。通过结合结构与进化约束,该方法在预测准确率和性能提升...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50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研究成果喜获国际顶级会议ISSTA2025杰出论文奖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与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任志磊教授团队的论文在ISSTA2025会议上获杰出论文奖。论文提出首个Gazebo机器人仿真器专用模糊测试框架GzFuzz,通过语法感知命令生成与强化学习机制...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1110
我国学者发现极化高熵钙钛矿氧化物的巨电卡效应 我国学者发现极化高熵钙钛矿氧化物的巨电卡效应。上海交通大学钱小石教授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设计合成一种无铅钙钛矿电卡陶瓷材料,通过元素取代扰乱极性结构有序度,实现高温电场下的巨电卡效应。材料在...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90
原子核质量测量揭示新质子幻数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首次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发现质子数14在硅-22中为新幻数。此前理论预言硅-22应具有此特征,但因其实验测量难度大...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880
我国学者实现基于主动光学强度干涉的合成孔径成像 我国学者提出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通过多激光发射器阵列实现远距离赝热照明,结合可移动望远镜和单光子探测器测量目标反射光场的强度关联信息,开发了鲁棒的图像恢复算法,成功在1.36公里城市大气链路中重建出...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