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喜马拉雅花岗岩成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喜马拉雅花岗岩成因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丁慧霞副教授与张泽明研究员合作发现,喜马拉雅造山带部分淡色花岗岩并非传统认为的沉积岩产物,而是由变质火成岩部...
1个月前
0600

研究构建出土壤水分估算新路径

研究团队将盲源分解技术引入土壤水分估算,提出新路径。该方法结合单通道与多通道盲源分离,利用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多维矩阵重构和非负矩阵分解,有效分解时间序列微波亮温信号...
1个月前
01050

荧光非侵入式可视化监测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蒋长龙团队近期在荧光非侵入式可视化监测方面取得进展。他们利用铕-镝金属有机框架(Eu-Dy MOF)凝胶开发了一种可穿戴眼贴荧光传感器,并结合智能手机颜色识别...
1个月前
0440

马传贫病毒新型辅助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获揭示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最新发现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编码一种新型辅助蛋白S4,其在病毒复制中起关键作用。研究显示,缺失S4编码基因显著抑制病毒粒子释放与复制,S4通过与宿主抗病毒因子te...
1个月前
0930

基于人工智能的通用蛋白质工程方法成功开发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人工智能蛋白质工程计算模拟方法AiCE,无需专属模型训练即可高效预测蛋白质的单点和组合突变。通过结合结构与进化约束,该方法在预测准确率和性能提升...
1个月前
0250

我国学者发现极化高熵钙钛矿氧化物的巨电卡效应

我国学者发现极化高熵钙钛矿氧化物的巨电卡效应。上海交通大学钱小石教授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设计合成一种无铅钙钛矿电卡陶瓷材料,通过元素取代扰乱极性结构有序度,实现高温电场下的巨电卡效应。材料在...
1个月前
0690

原子核质量测量揭示新质子幻数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首次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发现质子数14在硅-22中为新幻数。此前理论预言硅-22应具有此特征,但因其实验测量难度大...
1个月前
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