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团队在白血病药物治疗临床转化领域取得新进展 (通讯员 杜静静)9月24日,《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了药学院杨光教授团队在t(8;21)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靶点...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460
南开大学科技创新成果亮相二十五届工博会 (通讯员 丁美竹)9月23日至9月27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集中展示了中国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210
南开团队在高效催化二氧化碳制备甲醇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通讯员 柴玉超)通过可再生能源氢气将CO2选择性还原为甲醇,是实现碳中和与CO2高值化利用的重要策略。该过程生成的甲醇兼具液态有机氢载体与基础化工原料的双重价值。尽管Cu/ZnO/Al2O3等作为...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740
解密土壤团聚体孔隙对颗粒有机质的调控作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退化阻控与地力提升创新团队揭示了不同施肥模式下孔隙结构对团聚体土壤颗粒有机质的差异化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通讯-地球与环境(Communicat...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280
秋水切埋秸秆还田技术实现稻田地力与单产双提升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在黑龙江省泰来县举行秋水切埋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现场测产会。结果显示,秋水切埋全量还田方式下,水稻亩产达到670.3公斤,在每亩节肥28%前提下,较半量秸秆春旋...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240
植物免疫新网络被发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微生物资源创新团队通过系统研究细菌核心效应蛋白诱导的植物转录组,揭示了植物全局免疫网络并发现新的信号途径,相关成果发表在《新植物学家(New Phyto...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1,0560
研究揭示矿物调控石灰性土壤磷活性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质量保育创新团队,揭示了铁掺杂碳酸钙矿物调控土壤磷素转化的关键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a...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010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程研究组与合作者发表开放染色质互作新技术并鉴定人类胎脑的独特基因空间调控模式 人类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高度复杂的结构与功能,其显著特征包括脑容量的扩大和皮层折叠的增加,这些表型变化为更复杂的神经环路的形成和认知能力奠定了基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三维基因组在空间中的精细调控网络...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030
上海交大李玉阳教授团队综述氨燃料在燃气轮机中的应用 近日,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李玉阳教授团队在国际燃烧学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上发表综述论文“Ammonia Combustion for...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9300
新平台实现氟喹诺酮类药物精准快速检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标准物质创新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稀土金属有机框架的磁性复合纳米传感材料,该材料可用于荧光和比色双模式检测食品中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570
猪蓝耳病继发细菌感染之谜揭晓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动物免疫与代谢创新团队,研究揭示了猪在感染蓝耳病病毒后容易引发细菌继发感染的关键机制,为解决这一困扰猪养殖业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新的防控思路和药物靶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2570
科学家开发植物体内快速定向进化技术 高效培育高产抗逆作物新品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策略。定向进化技术能在短时间内为目的基因赋予改进或全新的生物学功能,有望成为突破作物育种遗传资源瓶颈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尚无直接在植物体内实现定向进化...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240
科学家绘制根系微生物“定居地图” 植物生长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密不可分,健康的植物根系决定农作物的产量与抗性。微生物附着在植物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但植物根系与微生物处如何互动、协作,长期以来较难直接观测,成为科学家努力破解...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860
中国农业大学信电学院陈瑛副教授在人工智能多模态讽刺检测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陈瑛副教授在人工智能领域权威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上围绕多模态讽刺检测发表论文 Sarcasm detection enhanced by multi-mo...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180
北京大学地空学院李扬与合作者在《自然·地球科学》发文,揭示月球背面地幔比正面更冷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成功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携带1935.3克月壤返回地球。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获取月背样品,标志着月球科学研究进入全新阶段。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李扬副教授...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890
西安交大材料创新设计中心(CAID)研发的“无漂移相变存储材料”在《自然—材料》发表 2025年10月1日,《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 在线发表了以《无电阻漂移的非晶相变存储材料》(Amorphous phase-change memory alloy with...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500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赵鹏军团队发文揭示:北极航道将重塑全球海运及其碳排放格局 论文封面 海运通道承担了全球80%的贸易运输,是全球经济的“命脉”,是大国竞争的战略焦点,也是交通地理和区域交通运输规划的前沿科学议题。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国际地缘冲突新趋势,北极航道成为全球海运通...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140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杭婧/乔杰团队牵头发表成果,研究维生素K依赖型蛋白γ-谷氨酰羧化的分子基础 2025年9月29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女性生育力促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期刊发表题为《维生素K依赖型蛋白γ-谷氨酰羧化的分子基础》(“Molecular basi...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330
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潘锋教授与合作者在《先进材料》撰文总结和预测提升聚合物固态锂电池界面性能的机理与方法 聚合物复合电解质(PCEs)在提升电池安全性、稳定性和能量密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实现高能量密度储能系统的关键组件。然而,改善PCEs性能的主要瓶颈在于界面挑战,这一问题在高电压或高能量密度体系中会进...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400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陆剑课题组揭示果蝇饥饿耐受的遗传架构和性别差异 尽管雌雄两性共享绝大部分基因组,但它们在生理结构、激素环境、繁殖策略等诸多方面仍存在显著差异。同一遗传变异可能对两性产生不同的适合度效应,例如仅影响单一性别(性别特异)、对某一性别影响更强(性别偏向...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170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赵鹏军和张浩然团队在《自然·通讯》发文,为城市绿色交通的落地提供新规划管理思路 论文截图 绿色交通是交通规划和城市与区域规划的重要前沿议题。随着《巴黎协定》推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电动汽车(EVs)的普及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策略。为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超快充(UFCS...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940
上海交大林关宁团队面向真实语境,定量解析“非编码突变→基因表达”,助力复杂疾病研究 在精准医学的语境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量致病线索潜伏在基因组“非编码区”。但临床与基础研究真正需要回答的,是两个更“落地”的问题——某个非编码突变会让下游基因上调还是下调?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组织或...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2,2390
上海交大博士研究生龙玥儿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发表文章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龙玥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权威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2025年第9期)发表学术论文《文明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探析——兼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形态...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220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锂金属电池快充隔膜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锂金属电池因其超高能量密度和高输出电压,被视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理想选择,在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可再生能源存储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然而,其实际应用仍受到离子传输缓慢和不可控枝晶生长的严...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230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两篇论文荣获IEEE电力电子学报2024年度最佳论文奖 近日,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电力电子学会(Power Electronics Soci...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580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刘俊杰团队合作揭示CRISPR系统起源的关键分子机制 CRISPR-Cas系统是原核生物的获得性免疫系统,能够在CRISPR RNA的指导下特异性切割入侵的外源核酸。其中,分别以Cas9和Cas12为效应蛋白的type II类和V类CRISPR系统已成为...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1,7830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李敬锋课题组合作在无铅压电薄膜材料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压电材料具有力电转换功能,在传感器和驱动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性能压电薄膜材料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薄膜材料的性能仍显著低于块体材料,且其性能提升进展缓慢。为了...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030
清华大学精仪系孙洪波、白本锋团队利用飞秒激光诱导半导体材料表面跨尺度结构和深能级调控实现红外超宽带黑体 近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孙洪波、白本锋教授团队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飞秒激光在半导体材料表面制备红外超宽带面源黑体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飞秒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能量负反馈机制和热激发机制,首次实现了仅通过一...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8240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学院neuSCAN团队赵伟华副研究员在PNA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neuSCAN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PN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4730
电子科技大学数学学院高照省教授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数学学院高照省教授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Ruey S. Tsay教授合作在国际统计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