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科技创新成果亮相二十五届工博会

(通讯员 丁美竹)9月23日至9月27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集中展示了中国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
2个月前
06210

二氧化碳制可持续燃料研究获进展

借助绿色氢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航空煤油等可持续燃料。乙醇是化工基础原料及高能量密度的清洁燃料,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化工生产过程中。但是,相关的乙醇合成催化剂研发工作面临挑战。 前期,中国科学院上海...
2个月前
04190

科研人员开发出RNA基础语言模型

在真核生物中,RNA转录、剪接、翻译和降解等生物学过程受到顺式调控元件、RNA结构和反式作用因子的调控。解析RNA多层次调控,对研究基因表达分子机制和设计RNA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调控复杂和数...
2个月前
04340

FAST银道面中性氢巡天研究取得新突破

近期,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新疆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以及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展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银道面中性氢巡天启动试观测,基于新扫描模式获取的巡天数据取得新突...
2个月前
04120

研究揭示蛋白高阶特征的适应性趋同演化

趋同演化是生物演化中的重要现象。长期以来,演化生物学研究致力于探索表型趋同背后的分子适应性演化机制。传统研究方法聚焦于蛋白序列中单个氨基酸位点的趋同变化。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即使没有明确的位点趋...
2个月前
06650

MW级高温固体颗粒储热中试研究取得新进展

储热技术凭借其长时、灵活、成本低、安全性高、寿命长等优势,已成为新能源领域实现高效、低碳、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经济性、技术成熟度和环境适应性方面具备竞争力。特别在大规模能量调度和电网稳定性方面...
2个月前
05740

研究发现蜱–病原体–微生物组互作规律

蜱作为病原媒介,能够将多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病原体传播给人类和动物。有研究发现,蜱携带的微生物高度复杂且种间微生物组多样性差异显著,生态地理因素与蜱遗传变异可能共同影响蜱传病原体分布。为挖掘蜱微生物组...
2个月前
05150

百万年前头骨化石改写人类家谱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对一件出土于中国、距今约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重新分析后,揭示出一个与神秘古人类“丹尼索瓦人”密切相关的新演化支系——“龙人”,更将现代人、尼安德特人...
2个月前
06380

新型仿生纳米喷雾实现精准抗菌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创新团队研发出一种具有光响应靶向识别的新型仿生纳米喷雾,实现了生物膜中智能化精准高效抗菌。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材料学报(Acta Biomateri...
2个月前
05390

中国科大研制成功微型化紫外光谱仪芯片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孙海定教授iGaN实验室,联合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成功研制出微型化紫外光谱仪芯片,并实现片上光谱成像。该芯片基于新型氮化镓基(GaN)级联光电二极管架构,并与深度神经...
2个月前
04770

猪蓝耳病继发细菌感染之谜揭晓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动物免疫与代谢创新团队,研究揭示了猪在感染蓝耳病病毒后容易引发细菌继发感染的关键机制,为解决这一困扰猪养殖业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新的防控思路和药物靶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
2个月前
02570

自筛型微藻可显著提升畜禽养殖污水净化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学监测所成功筛选出能提高奶牛场污水处理效果、加速蛋白产出的藻株。相关成果发表在《生物资源技术(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 微藻技术为奶牛场污水处理提...
2个月前
04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