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天文台

帅气的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

FAST银道面中性氢巡天研究取得新突破

近期,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新疆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以及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展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银道面中性氢巡天启动试观测,基于新扫描模式获取的巡天数据取得新突...
3周前
01800

研究揭示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与宜居世界天文台协同观测能力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团队近期研究了“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CHES)与未来旗舰望远镜“宜居世界天文台”(HWO)的协同观测能力。CHES通过高精度天体测量提供轨道信息,可优化HWO的观测策略,在减...
3个月前
02030

“夸父一号”揭示高能C级太阳耀斑中的反常电子加速行为

我国首颗太阳观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在轨运行满1000天,持续积累太阳活动第25周高峰期数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团队利用硬X射线成像仪数据,发现高能C级太阳耀斑中存在反常电子加速现象。这类耀斑虽属...
3个月前
04570

新研究显著提升类轴子粒子耦合限制

类轴子粒子是假想的暗物质候选粒子,其核心特性是可与光和电子发生极微弱的相互作用。恒星核心如同高温高压的熔炉,可通过光子转化、光子聚变、康普顿散射以及轫致辐射等多种物理过程产生质量在千电子伏特(keV...
4个月前
05920

研究揭示原行星盘中四种流体不稳定性共存机制下的星子形成

原行星盘是行星形成的摇篮,行星形成过程中尘埃的聚集和演化深受盘内动力学环境影响。星子是行星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中间体,由细小尘埃颗粒和固态冰雪物质聚集而成,其尺度通常为103至105米,被认为是行星胚胎的...
5个月前
04940

基于超导混频接收的太赫兹通信研究取得新成果

6月5日,《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在线发表了题为Achieving 500-GHz communication over 1.2 km using an as...
5个月前
04830

研究揭示热木星大气晨昏不对称性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人类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及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通过解译不同类型的行星大气成分和结构,可追溯行星系统形成历史与行星迁移路径,并评估其潜在的生命宜居环境。受大气环流影响,系外行星晨...
5个月前
03320

“悟空”号探测到次级宇宙线硼核能谱新结构

近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国际合作组利用卫星前8年观测数据,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了TeV/n能区最精确的次级宇宙线硼核能谱,并发现了能谱新结构。 宇宙线的起源和传播是物理和天文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
5个月前
01570

研究揭示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目标双星系统的行星质量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CHES)旨在发射一台1.2米口径的高精度空间天体测量望远镜,通过精确测量目标恒星与参考星之间微角秒级别的星间距变化,有望首次发现近邻类日恒星宜居带内的类地行星,并全面普查近邻行...
6个月前
01490

“夸父一号”捕捉到白光耀斑的谐频准周期脉动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夸父一号”(ASO-S)卫星团队,利用卫星上搭载的白光太阳望远镜(WST)观测数据,在白光耀斑辐射特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国际上首次在一个X2.8级双带白光耀斑的巴尔末连续谱辐射...
3个月前
01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