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实现结构多样化复杂鞘糖脂高效制备

鞘糖脂是两亲性的复杂生物分子,其结构特征为亲水性糖链通过糖苷键与疏水性脂质共价连接。该类分子广泛分布于细胞和组织中,参与细胞识别、免疫逃逸、病原体感染与肿瘤转移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但是,糖鞘脂具有异质性...
7个月前
02,7630

科学家利用新范式揭示男性不育的核心遗传基础

雄性动物睾丸的主要任务是产生精子。精子发生过程包括精原细胞自我更新、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和精子变形等高度保守的机制,且在物种间高度保守。同时,每个物种的精子发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以适应该物种独特的生存与繁...
7个月前
02,7620

研究揭示自噬蛋白ATG-9调控溶酶体的功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宏团队在自噬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发现了自噬关键蛋白ATG-9通过调控磷脂翻转酶活性以促进受损溶酶体修复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为溶酶体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
7个月前
02,7600

合肥研究院实现笼目晶格本征磁结构的直接观测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陆轻铀课题组联合安徽大学的科研人员,利用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超灵敏磁力显微镜测量系统,结合电子顺磁共振谱学和微磁学模拟,实现对笼目晶格中本征磁结构的观测...
7个月前
02,7600

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帕金森病是进展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脑多巴胺神经元,导致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如肌肉僵直、震颤、运动迟缓与认知障碍等。当前,帕金森病治疗主要依赖多巴胺替代疗法。这种治疗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无法阻止病情...
7个月前
02,7560

研究揭示植物与熊蜂传粉互作的共振关键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王红研究团队联合中山大学以及美国、瑞典的科研人员,以列当科马先蒿属植物为模型,整合生物力学、昆虫行为学和传粉生态学等多学科研究手段,发现了花与熊蜂之间的共振关键点,揭示了...
7个月前
02,7550

昆明植物所在光合作用研究方面获进展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探讨光合作用的调控机理是应对粮食危机以及提高森林碳汇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张石宝专题组致力于植物光合生理研究。近期,该团队探讨了光呼吸的重要性以及常绿...
7个月前
02,7550

南开团队实现片上光子毫米波雷达新突破

(通讯员 朱厦)近日,南开大学智能光子研究院祝宁华院士团队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基于兼容CMOS工艺的4英寸薄膜铌酸锂平台,首次设计并构建了集成薄膜铌酸锂光子毫米波雷达,实现了高达厘米级的距离与速度探...
9个月前
02,7530

山梨素类化合物可作为新型天然除草剂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滨海盐碱地生物资源评价利用创新团队和烟草功能成分与生物合成创新团队发现了新型山梨素类天然产物除草先导化合物,为天然除草剂的开发提供了分子模板和靶标基础,相关成果发表在《农...
6个月前
02,7530

燃料电池低铂催化剂研究取得进展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因高效环保成为清洁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其阴极氧还原反应(ORR)依赖高负载铂(Pt)催化剂,成本与资源稀缺性限制了PEMFC大规模应用。Pt基金属间化合物虽能降低...
6个月前
02,7520

离子选择性忆阻器研究获进展

忆阻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非线性电阻器。忆阻器作为仿神经器件,在类脑计算和脑机接口等领域颇有潜力。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于萍课题组致力于流体忆阻器研究,在器件构筑、传输原理与应用方面展开了系统研究...
7个月前
02,7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