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蝉形态空间和空气动力学分析揭示中生代“飞行竞赛” 飞行是动物界具有创新性的运动方式,为飞行动物提供了较多生存优势,扩展了飞行动物的生存空间和生态位。迄今为止,仅有昆虫、翼龙、鸟类和蝙蝠演化出主动飞行能力。其中,昆虫是最早掌握飞行能力的动物,并演化出多...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7520
过程工程所开发出快速焦耳热耦合球磨固相混合法 贵金属硫族化合物具有丰富的晶体构型,兼具成本优势,在电催化领域展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军、刘卉和徐文青,开发出耦合球磨固相混合和快速焦耳热法,用以实现贵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7520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祝捷团队联合香港理工大学苏众庆团队关于手性声学朗道能级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科学》 近日,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声学研究所祝捷教授团队,联合香港理工大学苏众庆教授团队,成功实现了自旋锁定的声学朗道能级。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零阶声学朗道能级形成的新机制,并采用拓扑优化技术,同时在六角晶... 科研动态 5个月前02,7510
研究发现东北黑土区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的多尺度影响因素 耕地土壤有机质是维持土壤健康、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以及促进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物质。关于我国东北黑土区耕地土壤有机质研究聚焦于单一尺度分析,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目前,东北黑土区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的多尺... 科研动态 4个月前02,7510
可提高农药利用率的纳米递送体系创制成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虫害防控与生物安全创新团队制备了可以提高农药利用率、增强生物活性、降低非靶标生物风险的纳米递送体系,为开发高效安全的农药制剂产品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 科研动态 6个月前02,7510
过渡金属络合物非共价键作用催化不对称转移氢化研究获进展 目前,过渡金属催化的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转移氢化是制备手性醇的有效策略。使用半三明治结构的Ru/Rh催化剂,一系列芳基/烷基、炔基/烷基、全氟烷基/烷基取代的酮以及α-酮酯或α-酮酰胺已可以被氢化并以较...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7510
我国开发有效抑制二维材料晶体管发热的相变掺杂技术 5月11日,据美国化学学会网站报道,香港理工大学柴扬教授团队和浙江大学赵昱达研究员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高精度二维材料掺杂技术,实现了对二维材料晶体管横向电场分布的有效调控,克服了小尺寸下二维材料晶体管发... 科研动态 4个月前02,7500
研究揭示分子筛酸位点可及性调控合成气转化性能机理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焦峰和潘秀莲,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团队,在合成气直接转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揭示了分子筛酸位点可及性调控合成气转化性能的机理,为剖析分子筛传质调控机制以...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7500
科学家在光催化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低温脱氟领域取得突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发展了特氟龙等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学品的低温还原脱氟分解的变革性新方法。该研究创制了扭曲促进电子得失的有机小分子超级光还原剂KQGZ,并基于此发展了低温(40℃至60℃)催化还原特...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7500
化学所在时空特异性蛋白质递送及基因编辑研究方面获进展 蛋白质是生命体内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执行着多种关键功能。利用外源性获取的蛋白质,可以在细胞及体内实现生物大分子的化学标记与功能调控,进而应用于生命机制的解析研究及疾病的靶向治疗。然...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7500
科学家通过嫦娥五号月壤研究提出大量生产水的方法 8月22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非晶合金磁电功能特性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航天五院钱学森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和南京大学等的科研团队,在《创新》(The Innovatio...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7490
物理与天文学院向导、何峰团队成果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s》 拍摄分子电影,即在飞秒的时间尺度和埃的空间尺度实时拍摄动态过程中分子的结构变化,是超快科学领域长期追求的目标。过去基于超快X光散射和超快电子散射的研究,受限于时空分辨率,在研究复杂分子锥型交叉(con... 科研动态 4个月前02,7460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在国际顶刊JAMA正刊发表评论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近日在国际顶刊JAMA正刊发表评论文章,首次以独立单位身份取得该成就。文章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郝文东博士担任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围绕新冠疫情中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在... 科研动态 4个月前02,7460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王灿教授团队构建全球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细菌通讯网络平台 (通讯员 王永超)细菌之间的通信过程被称为群体感应,近年来以其协助多种群行为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各种信号的共存和复杂的相互作用,了解种群通讯调节的行为以及不同信号类型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作用... 科研动态 8个月前02,7460
近代物理所等合成新核素钚-227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合作者发现了钚元素的一个新的同位素钚-227。10月3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C》(Physical Review C)上。 当原子核的核子数等于某些特殊的数目时(2...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7460
科学家提出超铁元素核合成机制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中心研究员金仕纶与合作者,提出了新的超铁元素核合成机制。8月20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宇宙中...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7450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驱动叶绿体蛋白输入的马达复合物结构和作用机制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负责光合作用的重要细胞器。叶绿体内部多数蛋白由核基因编码并在细胞质中合成。而核基因编码的前体蛋白在穿过叶绿体表面的双层被膜进入叶绿体的过程中,依赖于前体蛋白转运体系统。分别定位于叶绿...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7440
宁波材料所提出新型碱土金属过氧化物合成路线 碱土金属过氧化物(MO2)包括CaO2、SrO2和BaO2。MO2作为过氧化氢(H2O2)的衍生物,具有强氧化性;而作为固体物质,相比于H2O2,MO2具有更稳定的化学性质,在漂白、废水处理、消毒和精...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7440
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完整构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和德国基尔大学的科研人员首次构建了火星空间完整的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质子能谱,对火星空间辐射环境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7430
科学家找到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关键证据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沂大学、上山遗址管理中心等全国13个单位的专家合作,利用植硅体微体化石分析等方法开展了浙江上山文化区水稻起源研究,揭示了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十万年...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7430
天津大学医学部生命科学学院叶升/徐冰红/王亚鑫团队揭示单羧酸转运蛋白MCT1质子与底物共转运机制 (生命科学学院供稿)恶性肿瘤,包括肝癌、肺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寻求新疗法的过程中,由SLC16A1编码的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因其在癌细胞代谢中的作用而被... 科研动态 8个月前02,7420
上海药物所发展出基于知识图谱的计算模型 9月1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郑明月课题组在《细胞-基因组学》(Cell Genomics)上,发表了题为Identifying compound-protein interactions wi...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7420
苏州医工所纸基比距传感器研究取得进展 纸基比距传感器是围绕纸基材料的功能化设计的,根据待测目标触发反应产生的可观测距离信号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具有读数直观且操作简便等优点,是新兴的即时检测装置。 近期,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7420
厦门大学刘文、夏宁邵团队发现癌症免疫治疗新靶点 近日,福建省药物新靶点研究重点实验室、药学院刘文教授团队,联合公共卫生学院夏宁邵院士和罗文新教授团队,于Nature Cancer期刊发表题为PILRα on tumor cells inte... 科研动态 6个月前02,7410
南京大学刘震教授团队报道双特异性免疫阻断的癌症治疗新策略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通过人体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细胞(即癌症免疫疗法)效果显著。其中以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受体及其配体(PD-1/PD-L1)阻断疗法最为常见。PD-1,就像是T细胞上的“刹车踏板”。当它... 科研动态 9个月前02,7410
金属材料抗循环蠕变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金属材料在循环载荷下的疲劳失效是威胁重大工程安全的“隐形杀手”。在航空航天领域,发动机涡轮叶片每秒承受上万次高温高压冲击,起落架每次起降时都经历剧烈载荷变化;在跨海大桥建设中,悬索桥主缆需承受百万吨级...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7400
重庆大学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金凤副教授在学科顶尖期刊Public Administration发表论文 近日,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金凤副教授作为通讯作者的文章《Promoting Citizen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Coproduction in Publi... 科研动态 9个月前02,740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李小强教授团队在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制造领域取得系列突破 (通讯员 王丹)针对新一代汽车对轻量化、高性能、高效率制造的重大需求,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李小强教授团队围绕超高强钢管梁车身构件热气胀成形工艺及应用开展研究,创新性提出电辅助热气胀成形加工方法,针对热...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7390
研究发现内共生菌之间互补DNA错配修复系统是蚜虫高温耐受力的关键 蚜虫与初级共生菌Buchnera协同演化约2亿年,是国际上研究胞内共生关系的重要模式。蚜虫以氨基酸含量稀少的植物韧皮部汁液为食,Buchnera可将非必需氨基酸转化成必需氨基酸提供给蚜虫进而促进蚜虫生...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7390
我国学者在纯红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三维异质结钙钛矿设计、晶格表征与器件性能比较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325505)等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宏斌、樊逢佳、林岳、胡伟联合上海光源郑官豪杰在纯红钙钛矿发光二极管领域取... 科研动态 4个月前02,7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