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迹智能核算研究取得进展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碳核算的效率与精度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传统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因高度依赖人工、知识门槛高、流程割裂等痛点,已成为制约碳核算研究与规模化应用的关键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中国科学...
1个月前
04840

研究提出超越德拜的声子统一理论

声子是晶格振动能量量子化的准粒子。德拜理论在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仅适用于线性色散声子。经典德拜理论存在两大局限性:一是范霍夫奇点(VHS),二是玻色峰(BP)。此前,关于玻色峰的物理起源及其与...
1个月前
03030

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传输层优化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潘旭团队,在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传输层优化方面取得进展,实现了太阳电池器件效率与稳定性的双重突破。 此前,团队通过均质化钙钛矿吸收层中的阳离子分布...
1个月前
04490

科学家解析啤酒花生成手性α-苦味酸分子机制

啤酒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萜类化合物赋予啤酒独特的香气,α-苦味酸赋予啤酒标志性的苦味。虽然α-苦味酸的上游合成途径早已被解析,其催化最后一步反应的关键酶,α-苦味酸合成酶(BAS)候选基因也在十余年前...
1个月前
02840

研究揭示东方蜜蜂多样性丧失和农药抗性演化

化学农药导致环境污染,并对蜜蜂等传粉昆虫造成威胁。通常,昆虫长期监测数据缺乏统一且可重复的采样方法,使学界对当前物种状况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博物馆标本中蕴含的遗传信息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目标物种及其群...
1个月前
03630

研究发现亚洲干旱区生态健康时空变化特征

土地退化是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在占地球陆地面积41%的干旱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土地退化零增长(LDN)作为关键目标,要求在土地退化与恢复之间实现动态平衡。然而,以往针对亚洲干旱区...
1个月前
03450

AI提升南山射电望远镜大气修正精度

受空气密度和水汽含量变化的影响,宇宙中的电磁波在穿越地球大气时传播速度会减慢,从而产生对流层延迟。这种延迟被认为是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定位中的主要误差来源。如何精...
1个月前
05560

我国西北干旱区湿地与草甸气候响应机制获揭示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与半干旱生态系统的水循环和碳循环过程备受关注。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洪冰研究员课题组,通过对我国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系统的长期连续观测与实验模拟研究,揭示了该地区水...
1个月前
02620

研究提出智能土壤有机碳制图新范式

土壤有机碳能维系黑土肥力、调节陆地碳循环平衡,也关系黑土地生态安全与碳汇评估。但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强、遥感特征提取能力有限,传统土壤有机碳制图存在系统性误差,制约黑土地退化监测与碳储量精确评估。 针...
1个月前
02560

武汉大学戚孝天获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新人奖

(通讯员化苑)近日,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戚孝天获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新人奖”,奖励他在自由基化学领域取得的原创性理论研究成果:发展位阻-电子效应定量拆分模型。该模型提出了金属调控自由基成...
1个月前
02420

中国科大成功实现高熵陶瓷微纳尺度三维打印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李家文教授课题组在高熵陶瓷微纳尺度三维打印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开发出一种通用且高效的多元陶瓷微纳尺度三维打印方法,成功实现了具有亚微米特征尺寸的多元陶瓷三维结构制造...
1个月前
0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