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一号”捕捉到白光耀斑的谐频准周期脉动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夸父一号”(ASO-S)卫星团队,利用卫星上搭载的白光太阳望远镜(WST)观测数据,在白光耀斑辐射特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国际上首次在一个X2.8级双带白光耀斑的巴尔末连续谱辐射... 科研动态 2周前0360
港城市大学发现分子催化剂中配体位点的动态质子化增强了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 4月25日,香港城市大学王欣(Xin Wang)研究团队发现具有官能团修饰的分子催化剂可用于增强电催化二氧化碳(CO2)还原,生产有价值的化学品和燃料。该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 科研动态 2周前0580
研究揭示1.8亿年前太阳系混沌行为和全球碳循环变化 太阳系的动力学稳定性是天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1812年,法国天文学家曾提出,根据行星的初始位置和万有引力定律,理论上可恢复所有行星的运动轨迹。但是,实际情况因N体问题而复杂,行星间的引力共振导致太... 科研动态 2周前0370
热林中心研究团队在揭示人工诱导沉香形成的生理响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别称白木香,为瑞香科沉香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乡土珍贵树种,也是生产沉香(agarwood)重要的热带资源树种。当其在遭受风折、雷击、虫蛀和人工伤害的自我... 科研动态 2周前054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书斋到田野 社科人才培养的新探索 阅读是知识传递的载体,也是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年来通过组建读书会,让学生爱上经典阅读,并引导学生从书斋走向田野,读懂乡土中国,探索出一条社科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科研动态 2周前0480
宇宙学扰动理论研究获进展 在宇宙学中,原初扰动如何从量子涨落演化为今日宏观宇宙结构,是连接理论与观测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在暴胀理论框架中,曲率扰动ζ起源于暴胀场的量子涨落,它被拉出哈勃视界尺度后趋于常数,之后在热宇宙阶段重入视界... 科研动态 2周前0650
东南大学教授陆慧敏荣获日本第五届研究前沿奖 (通讯员 牛丹)近日,第五届“日本研究前沿奖”公布评选结果。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首席教授陆慧敏因在具身智能方向上的突出成果获奖。这也是迄今唯一在该领域获此殊荣的学者。 据悉,“日本研究前沿奖”是日本学术... 科研动态 2周前0550
上海光机所在宽带可调谐长波红外飞秒激光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在宽带可调谐长波红外飞秒激光产生研究方面获进展。该研究将光学参量化放大和差频产生技术相结合,在长波红外波段实现了最高43微焦的... 科研动态 2周前0430
亚热带生态所关于西南喀斯特洼地农业生态系统应对洪水风险的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研究员徐宪立团队在我国西南喀斯特洼地农业生态系统应对洪水风险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近期,相关研究成果以Responses of crops to ... 科研动态 2周前047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固态电池表界面化学基础研究”启动会暨年度交流会在南开举行 (通讯员 高兴斌 阳科)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固态电池表界面化学基础研究”启动会暨年度交流会在南开大学海冰楼举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副主任詹世革、化学部二处处长高飞雪,中国科... 科研动态 2周前0570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开发双极膜CO2电解系统 9月19日,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开发了非贵金属双极膜二氧化碳(CO2)电解系统,在无需补充电解液的情况下,可稳定运行超过150小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 科研动态 2周前0270
山东大学薛付忠教授团队在数字医疗研究领域发表新成果 近日,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薛付忠教授团队在Nature子刊–数字医疗顶级期刊npj Digital Medicine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Interpretable machine l... 科研动态 2周前0920
首款国产高压抗辐射SiC功率器件实现空间验证及其在电源系统中的在轨应用 功率器件是实现电能变换和控制的核心,被誉为电力电子系统的心脏,是最为基础、最为广泛应用的器件之一。随着硅(Si)基功率器件的性能逼近极限,以碳化硅(SiC)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以禁带宽度大、击穿... 科研动态 2周前0450
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等开发神经机械启发的机器人控制方案,提升机器人适应性 2月13日,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灵感源于人类神经机械学的新型机器人控制方案。研究发表于《科学·机器人学》期刊,标志着复杂和不确定环境中机器人适应性控... 科研动态 2周前0490
山东大学朱鹏华副研究员在《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以高质量城市更新推动投资与消费提质增效》 近日,经济学院副研究员朱鹏华在《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以高质量城市更新推动投资与消费提质增效》。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城市发展动能转换,一头系着民生福祉改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城市更新作出重要部署,强... 科研动态 2周前0470
西安交大开发高性能聚合物基储能电介质材料 西安交通大学张志成教授团队联合高登峰教授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无规共聚物P(MMA-VN)材料。该材料通过刚性萘环调控自由体积与能带结构,解决了偶极玻璃态聚合物能量密度低、能量损耗高的问题。当萘环含量为5... 科研动态 2周前0310
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李哲团队成果入选世界经济论坛AI驱动产业转型全球标杆项目 6月24日至26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论坛上公布了首届MINDS项目评选结果,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李哲团队(BDM课题组,Battery Design... 科研动态 2周前0550
中山大学全球自然指数第一: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高质量科研产出全球领先 日前,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更新全球最新年度排名,在全球所有以眼科命名的机构和单位中,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健康科学和生命科学两大领域位列第一。 近年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难治眼病病... 科研动态 2周前0990
研究发现水平转移的真核生物基因在原核受体中的功能激活机制 水平基因转移是远进化距离的基因转移及融合事件。水平基因转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频繁发生,对原核及真核生物的进化做出贡献,是成功的天然生物工程改造实例。相关研究及创新机制的发现将推动合成生物学的理论创新和技... 科研动态 2周前0650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主办的英文期刊Green Energy and Resources被EI数据库收录 近日,由山东大学主办,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与爱思唯尔(Elsevier)联合出版的国际英文科技期刊Green Energy and Resources(《绿色能源与资源(英文)》,GER)通过全球知名数... 科研动态 2周前0790
科学家揭示新浮磁场引发太阳爆发的关键条件 新浮磁场是驱动太阳爆发的重要物理机制,而科学家对新浮磁场引发太阳爆发的条件尚不明晰。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林隽团队联合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博士沈呈彩团队,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暗条通道”函... 科研动态 2周前0590
冬小麦冠层氮含量多源遥感监测模型实现跨区通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灌排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构建了适用于不同地区的冬小麦冠层氮含量多源遥感监测模型,相关成果发表于《农业计算机与电子(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 科研动态 2周前0230
印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加速水解制氢反应的氮氧镍电催化剂 12月16日,无问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开源其“端模型+端软件+端IP”端上智能一体化解决方案中的小模型,即全球首个端侧全模态理解开源模型Megrez-3B-Omni,并同步开源了纯语言版本模型Me... 科研动态 2周前0460
科研人员提出遥感科学研究新体系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兵从遥感科学的物理基础出发,系统总结地物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并据此提出遥感科学的三大特性和五大效应。相关研究成果以《遥感科学的内涵与基础性问题》为题... 科研动态 2周前0420
静态摩擦性能标准计算模型研究获进展 计算摩擦学是研究与调控摩擦行为的新途径。然而,若使用不精确的计算模型,所得结论或无法为摩擦学发展增添助力,甚至可能增加对摩擦现象基础物理机制理解的困惑。为更准确地描绘摩擦现象全貌,探索摩擦现象的物理本... 科研动态 2周前0490
福建物构所等在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研究中获进展 超高清显示对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年来,多重共振型热活化延迟荧光(MR-TADF)材料因高效的窄带发射特性而得到发展,在实现高效率高色纯度OLED方面具有潜力。然而... 科研动态 2周前0820
研究发现双黑洞附近第三致密天体存在迹象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韩文标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进展,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这一成果为揭开双黑洞的形成之谜提供了新线索。 2015年人类首次探测... 科研动态 2周前0130
部分子碎裂函数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研究团队、华南师范大学量子物质研究院研究团队等,在部分子碎裂函数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首次以当前最高理论精度破解了夸克碎裂为强子的... 科研动态 2周前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