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亚洲高山区冰湖水位空间格局与变化速率

亚洲高山区发育着规模仅次于南极和北极的冰川,其升温速率是全球平均值的两倍多。这使得该区域冰川物质加速消融,冰湖数量与面积显著增加。同时,该地区下游密集分布着人口与基础设施,使其成为全球最易受冰湖溃决洪...
2周前
0130

研究揭示植物与熊蜂传粉互作的共振关键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王红研究团队联合中山大学以及美国、瑞典的科研人员,以列当科马先蒿属植物为模型,整合生物力学、昆虫行为学和传粉生态学等多学科研究手段,发现了花与熊蜂之间的共振关键点,揭示了...
2周前
080

研究揭示能量跨膜运输新机制

所有生物体都依赖能量来维持基本的生理功能,而ATP(腺苷三磷酸)则是细胞内的主要能量货币。过去40多年研究发现,能量代谢缺陷的细胞内寄生病原体可以从宿主细胞获取ATP,但具体的分子机制一直不清楚。 中...
2周前
0120

海洋混合与气候效应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凡团队揭示了海洋次表层混合对中部型(CP)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的非绝热正反馈机制。 ENSO是海洋-大气系统最显著的年际变化。21世纪以来,伴随着CP ENSO增...
2周前
080

研究揭示异氰酸是一种抗炎代谢物

有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在应对病原体入侵时可发生代谢重编程。代谢酶LACC1是经典活化型巨噬细胞中免疫代谢功能的核心调节因子,可催化瓜氨酸裂解生成异氰酸,导致胞内蛋白氨基甲酰化修饰。已知异氰酸介导的蛋白质...
2周前
090

新型手性结构色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明珠课题组和复旦大学教授石磊课题组合作,在新型手性结构色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发现了基于聚合物材料的微半球具有宽带可调和多重偏振态可调的手性结构色,解决了传...
2周前
080

高强钢疲劳强度研究获进展

提高金属材料疲劳强度是工程构件安全服役的重要保障。作为目前已知疲劳强度最高的金属结构材料,高强钢的拉伸强度已突破3GPa,但其拉-压疲劳强度未能突破1GPa瓶颈。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张哲峰团队...
2周前
0130

二价稀土化合物研究获进展

无机稀土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和磁学特性,在发光材料、非线性光学、磁性及催化等领域应用广泛。与三价、四价稀土离子相比,二价稀土离子具有特殊的电子构型,是发光材料与稀土化学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二价...
2周前
080

研究揭示万米深渊钩虾环境适应性和种群历史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张海滨团队联合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在深渊钩虾环境适应与种群遗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在中国科学院部署实施的“全球深渊深潜...
2周前
0120

多普勒差分风场成像仪载荷获取首批在轨干涉图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的多普勒差分风成像仪载荷获取了首批“临边双视场+同步星上定标”干涉图。0级数据信噪比、调制度、残余畸变均达到预期指标,标志着双视场耦合同步定标多普勒差分干涉测...
2周前
0120

镜面全口径数控研抛技术研究获进展

大口径、高精度的非球面镜面是光学望远镜的核心器件,其制造过程需要使用多项先进光学加工技术。其中,机器人数控研抛技术是广为使用的技术之一。但是,研抛工具在镜面边缘位置存在明显的边缘效应,使得传统数控研抛...
2周前
090

青藏高原发现两种刺银耳新物种

青藏高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青藏高原高海拔生境和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真菌演化提供了独特条件。刺银耳属以齿状子实层和胶质子实体为特征,常见于温带至热带森林的腐木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周前
090

研究揭示乙肝病毒相关肝癌免疫逃逸新机制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病毒编码的HBx等抗原可诱导TGF-β信号高度活化,激活肿瘤细胞发生间充质转化或者作用于免疫细胞引起免疫耐受以促进肿瘤的...
2周前
090

研究揭示镁离子对NMDA受体多重调控的分子机制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作为突触可塑性的关键分子,其功能受镁离子的电压依赖性阻断与电压非依赖的变构调控,但具体分子机制未知。镁离子是神经系统中重要的二价阳离子,参与神经发育、突触可塑性与...
2周前
090

科学家完成中国春小麦基因组近完整组装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基因组庞大、高度重复且为异源六倍体,使得小麦的完整组装面临挑战。2018年,国际小麦基因组测序联盟发布了中国春小麦参考基因组。但是,该基因组组装存在大量未解析的重复区域和...
2周前
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