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金属基吸波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研究员刘虎团队联合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吴宏景团队,在液态金属基吸波材料领域取得进展。 在电磁污染日益加剧与高端电子设备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性能电磁波吸收材料已成为保障信息设备可...
3个月前
08010

科学家揭示KOI-1755凌星信号真实来源

KOI-1755是一颗具有本征脉动的恒星,其在美国开普勒空间望远镜(Kepler)观测光变数据中出现了凌星状亮度下降,这一信号来源长期存在争议。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科研人员用Kepler的目标...
3个月前
01,2400

淀粉修饰研究获进展

作为生物质的重要组成,淀粉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后的能量载体。 随着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催化技术发展,科研人员已实现以“一碳化合物”为原料的人工淀粉创制。Amylomaltases(AM...
3个月前
09300

内源蛋白标记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平勇研究组开发出普适性强的内源蛋白标记技术ANGEL,解决了无荧光小肽基因敲入时无法进行高通量筛选的问题。 ALFA标签是仅含13个氨基酸的理性设计标签,具有优异的化学...
3个月前
05080

多年冻土区土壤氮库对长期增温的响应机制获揭示

全球多年冻土区土壤储存着大量氮素,其动态变化影响植物生长、有机质分解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过程。快速气候变暖可能打破冻土生态系统氮输入与输出过程之间的平衡,导致土壤氮库发生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气候...
3个月前
07260

科学家发现火星存在固态内核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道远与毛竹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通过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洞察”号探测器记录的火星地震(火震)数据,首次确证火星内部存在一个半径约60...
3个月前
06040

光中子截面测量研究获进展

光中子反应截面,是核物理、核天体物理与核技术应用中的关键参数。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和法国萨克莱核研究中心使用正电子飞行湮灭伽马源所测数据存在系统性差异,虽经多次实验评估...
3个月前
05090

研究提出清除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微液滴化学策略

全氟化合物(PFAS)广泛应用于泡沫灭火剂、涂料、防污涂层等,经长期排放与泄漏,已成为全球性污染物。作为新污染物治理领域聚焦的典型污染物,PFAS因具有难降解、可长距离迁移、易生物累积以及具有潜在健康...
3个月前
08160

中国科大实现可任意重构的光控微纳米电流通路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孙方稳课题组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核科学技术学院邹崇文课题组合作,通过对二氧化钒(VO2)薄膜局域绝缘态-金属态相变的光学调控,实现形状可任意重构的微纳米电流通路,并展示其在固态...
3个月前
07120

中国科大最新发现:火星存在固态内核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洞察号(InSight)探测器记录的火震数据,首次确证火星内部存在一个半...
3个月前
0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