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中气体吸积的多尺度全过程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依托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ALMA),结合甚大阵(VLA)脉泽天体测量观测,揭示了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中气体从大尺度流向小尺度的完整过程。 质量大于八倍太... 科研动态 7天前01070
研究揭示表观遗传印记驱动固有淋巴细胞谱系分化核心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王硕团队在黏膜固有淋巴细胞谱系分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系统揭示了固有淋巴细胞前体细胞(ILCPs)的表观遗传印记,在决定细胞谱系分化中的重要作用。 ILCs是黏膜组织中的重... 科研动态 7天前01040
“彩磁”编码新技术实现活体肺部“彩色”MRI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超灵敏磁共振研究团队发展了“彩磁”编码标记新方法,可用于活体肺部的超灵敏“彩色”磁共振成像(MRI)。 荧光分子种类繁多,在蛋白标记、荧光示踪、免疫荧光等领... 科研动态 7天前01140
研究模拟火星氢离子逃逸过程 离子逃逸对火星大气损失以及宜居性演化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火星上,氢离子向太空的损失有多种机制,不同离子逃逸机制的相对重要性尚不完全清楚。同时,氢离子逃逸与总氢损失的比例存在悬而未决的问题。探测火星离子逃... 科研动态 7天前01490
电子科技大学首届电子信息与中医药融合创新大会在成都举行 9月20日,首届电子信息与中医药融合创新大会在成都举行。大会以“人工智能赋能中医药现代化”为主题,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子信息与中医药领域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共同探讨“电子信息+中医药”跨学科融合的前... 科研动态 6天前01900
研究证实镍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特性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刘晓迪团队,联合吉林大学黄晓丽团队、中山大学王猛团队,利用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以及电输运手段,在高压下的镧镍氧(La3Ni2O7−𝛿)单晶材料中同... 科研动态 7天前01000
交大溥渊团队AI RNA设计成果登上人工智能顶会NeurIPS 2025 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郑双佳老师团队在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The Thirty-Ninth Annual Conference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 科研动态 6天前0920
交大溥渊团队在机器人领域顶级旗舰会议IROS发表论文:自动代客泊车场景图:用于自动代客泊车的层次化视觉语言建图和导航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创新中心团队在机器人国际会议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IRO... 科研动态 6天前01220
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臧剑锋唐瀚川团队微型机器人传感器取得重要突破 9月17日,集成电路学院臧剑锋教授、唐瀚川副教授团队联合香港中文大学张立教授团队取得重要突破。团队研究提出一种微机器人传感器“Robotic Sensor”,解决在小尺度下无线驱动器和无线传感器不兼容... 科研动态 5天前0670
北京大学李阿明课题组揭示动态博弈场景中群体智能行为演化机理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群体智能现象。从蚁群依托信息素介导的路径优化机制实现最短觅食路径选择,到蜂群通过“摇摆舞”信息传递完成高效筑巢与分蜂的群体决策;从鸟类种群基于局部邻域交互规则形成协同飞行编队,再到微... 科研动态 6天前01400
中国科大基于频率测量法实现超高精度分子线强度比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子精密光谱研究团队联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与德国计量局(PTB)在分子精密光谱与量子计量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最新研究成果以“Unprecedented Accuracy... 科研动态 5天前01140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赵志超引力子质量研究成果入选粒子物理最高标准手册 日前,我校理学院应用物理系赵志超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完成的论文 《通过分析 2023 年脉冲星计时阵列数据揭示引力子质量界限》(Unveiling the Graviton Mass Bounds thr... 科研动态 1周前04000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刘剑峰团队联合揭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mGlu8不同功能状态的结构特征 9月18日,Molecular Cell发表了来自生命学院/教育部分子生物重点实验室刘剑峰团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邵振华/颜微团队以及法国功能基因研究所的Pin JP团队的联合研究... 科研动态 5天前0540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数据科学交叉研究院成立 9月17日,清华大学数据科学交叉研究院(Institute for Interdisciplinary Data Science, Tsinghua University,英文缩写:THU IIDS... 科研动态 1周前03380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林睿实验室合作开发神经元高亮标记技术 哺乳动物大脑是由海量异质性神经元相互连接构成的复杂网络,解析其组织规则与功能连接必须进行高分辨率神经元重构。介观层面(mesoscale,即细胞水平)实现神经系统精准重构,是目前解析大型复杂神经网络的... 科研动态 1周前02940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郑博课题组合作揭示未来全球野火排放的健康和气候效应 野火(wildfires),即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森林、草原、灌木火灾等,是地球环境的重要干扰因子。野火事件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对气候变化和公共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而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野火发生... 科研动态 1周前03590
研究建立模拟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A-T的非人灵长类模型 小儿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是一种由ATM基因突变引起的严重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虽然发病率极低,但其残酷的病程和无法治愈的现实,让无数家庭陷入绝望。截至目前,A-T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医生... 科研动态 1周前03570
材料结构强韧化机理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杨上陆团队等,成功突破超高强钢的强度-塑性-韧性组合极限。该研究发现了打破传统认知的裂纹前端吸收位错现象,构建出兼具超高强度、塑性和韧性的多尺度材料结构。 由于高... 科研动态 1周前01960
全球农膜对比研究出炉:生物降解地膜可持续性优势显著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节水新材料与农膜污染防控团队分析评估了全球范围内农用塑料地膜覆盖作物种植的可持续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清洁生产杂志(Journal of Cleaner... 科研动态 6天前0450
高维纠缠实现高效量子随机通信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团队柳必恒研究组等,提出基于“随机存取码”的随机通信框架,在高维量子光学平台上实现高成功率的随机通信,并给出具有噪声鲁棒的高维纠缠认证方案。 量子通信被... 科研动态 1周前03790
新型污染物筛查有了新策略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创新团队首次提出利用“亲蛋白结合能力”的新型污染物筛查策略,为识别食物链中潜在的富集性污染物提供了全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 科研动态 6天前01000
科学家提出脑机接口“动态电极” 在脑机接口等神经接口系统中,电极是连接电子设备和生物神经系统的核心界面传感器,也是脑机接口中“接口”的核心所在。当前植入式电极均是“静态”的,植入后只能“固定位置、局限采集”,还会因机体免疫反应导致传... 科研动态 1周前02060
马铃薯“吃饭”也要“量身定制”:差异化养分管理助力提质增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肥料及施肥技术创新团队揭示了不同用途马铃薯品种在源供应能力、库需求及品质形成方面对养分管理的响应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大田作物研究(Field Crop... 科研动态 6天前0610
关键蛋白让猪“长肉”更高效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猪基因组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发现了RNA结合蛋白通过液液相分离与生长因子协作,促进猪肌肉生长和再生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 科研动态 1周前02660
土壤微生物“通气管”助力实现原位降碳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田有机污染生物消减创新团队揭示了原位定向加速土壤生物电子传递减排稻田甲烷的效能与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管理学报(Journal of Environment... 科研动态 7天前01980
十字花科作物“癌症”防治获突破 9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作物基因组学与抗病性改良创新团队揭示了油菜、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作物中由感病基因GSL5介导的根肿病隐性广谱抗性及其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遗传学... 科研动态 7天前01610
接种发酵新技术助力贵州白酸汤标准化生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食物营养与功能性食品创新团队在前期传统贵州白酸汤发酵技术生产实践基础上实现关键突破,成功研发高效接种发酵新工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化学:X(Food Chem... 科研动态 7天前02550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聚合物基电介质储能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聚合物电介质因其高耐压、低介电损耗和优异的运行稳定性,已被广泛应用于静电电容器。随着工业生产和日常应用需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聚合物薄膜电容器在高温、高电压等严苛条件下的可靠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与... 科研动态 1周前01780
西安交大研究人员在多态二维铁电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随着现代计算中数据规模的迅猛增长,亟需开发具备更高存储密度的新型存储技术。多态铁电材料因能够实现多个稳定的极化状态,有望突破传统信息存储的二进制限制,为高密度信息存储提供全新的思路,尤其在后摩尔时代展... 科研动态 1周前01950
西安交通大学高国新/郗凯/丁书江团队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领域取得进展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因其低界面阻抗、出色的电极兼容性及优异的机械柔韧性,在实现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锂金属电池方面备受关注。然而,其室温离子电导率低、Li⁺迁移数有限及机械强度不足等问题,长期制约着固态电池... 科研动态 1周前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