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发展“绿氢冶铁” 新技术 赤泥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时衍生的强碱性工业废料,目前全球堆存量已超40亿吨,大部分被长期堆存于废料池或干燥堆场,回收利用率仅3%。赤泥中氧化铁含量较高,是铁矿石的潜在替代品。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敏锐...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600
中国科大磁流变力学超材料实现高密度可重编程机械存储与视觉读取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兴龙、邓华夏教授团队在力学超材料设计领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10月8日以“Stiffness Reprogrammable Magnetorheological M...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950
武汉大学武大-厦大团队联手破解氮杂环丁烷类药效基团的生物合成之谜 (通讯员药轩)近日,国际期刊《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药学院、中南医院药学研究院教授陈文青课题组、副教授张郑宇课题组与厦门大学教授王斌举课题组联合完成的重要研...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870
美国研究团队通过人工智能辅助预测遗传病风险 8月28日,据美国《科学》期刊报道,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和胆固醇、血细胞计数等常规实验室检测方法,确定携带突变的患者是否真的有可能患病。 传统的遗传学研究通常依靠简单的“是/否...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160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毛兰群和吴菲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重要研究结果:人工金属酶实现鼠脑内多巴胺水平的调控 蛋白酶因其催化效率高、底物专一、生物安全好等优势,是脑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分子工具,在神经化学传感与神经调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天然酶活性严格受其生物分布、化学微环境、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等因素限...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040
厦门大学陈忠教授团队在拉普拉斯核磁共振深度学习重建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陈忠教授团队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拉普拉斯核磁共振(NMR)谱图重建与不确定度量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以“High-Confidence Reconstruction for ...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520
武汉大学张帆团队在新型抗毒力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通讯员药轩)近日,药学院、泰康生命医学中心教授张帆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题为“Discovery ...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000
生成式人工智能设计平台GEMORNA有望革新mRNA治疗药物开发 8月28日,北京衡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曹佶聪团队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卢冠达副教授团队合作开发出全球首个由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驱动的mRNA设计平台GEMORNA,可显著提升设计出mRNA的翻译效能与稳定性...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820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毛兰群教授课题组在Angew. Chem. Int. Ed.发表重要研究结果:单囊泡电化学方法揭示运动调控囊泡存储及释放 运动作为一种高效且非侵入性的生理调控策略,在改善认知功能及延缓神经退行性进程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大脑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精密的化学传递过程,其中由突触囊泡介导的神经递质量子化释放,构成了神经信息传递化学基础...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650
自组织拓扑激光器研发取得进展 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是指个体元素通过内部相互作用自发排列成有序模式的集体共振现象。然而,传统半导体激光腔中的混沌多模同步现象使其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性能受到限制。拓扑光子学起源于...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480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固态电池理性设计领域取得原创性重大进展 在固态电池研究中,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s)兼具柔韧性、可加工性和界面兼容性,是实现安全高能量密度储能的重要候选体系。过去,大量研究集中在电解质组分的优化,选择不同聚合物骨架、添加各种无机填料或离子...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330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王得丽团队在非贵金属电催化剂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近日,化学与化工学院王得丽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刊发了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系列研究成果,分别题为“氢桥介导的N...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8670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安)学院徐国文教授荣获2025年度IEEE R10 Young Professionals Outstanding Volunteer in Academic Award 近日,计算机(网安)学院李洪伟课题组徐国文教授荣获2025年度IEEE Region 10 Young Professionals Outstanding Volunteer in Academic ...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960
中山大学于君匡铭团队合作揭示瘤内菌群促进肝细胞癌发生发展新机制 (通讯员康峻鸣)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第五大常见肿瘤,也是肿瘤相关死亡第三大病因。我国是肝癌大国,统计资料显示,全球50%以上新发和死亡HCC发生在...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360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极地”号2025年北冰洋科学考察返航 (记者李建平)9月28日,“中山大学极地”号返航广州,圆满完成2025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本次考察由自然资源部批准、中山大学牵头组织,来自1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8位师生联合开展北冰洋气-冰-海环境立...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970
中山大学中大团队《自然》杂志刊文:首次揭示决定胰腺癌细胞命运的关键调控因子 (通讯员冯贤哲、郭俊逵)胰腺癌素有“癌王”之称,胰腺导管腺癌是其中最常见、也最致命的一种。一经确诊,患者一年生存率仅约25%,五年生存率更是不足5%,临床治疗手段极其有限。 究竟是什么在背后驱动并维持...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280
中山大学董俊超教授团队发现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组分的分子机制 (通讯员张玉琦)近日,中山医学院董俊超教授团队的研究揭示了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组分CFP1通过调控H3K4me3修饰(并在部分基因位点协调H3K27me3修饰),在生发中心B细胞反应的各个阶段(包括增殖...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430
中山大学向孟清团队揭示Foxn3在视网膜细胞纤毛发生的关键调控作用 (通讯员田甜)近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向孟清团队揭示了Foxn3是视网膜纤毛发生关键的抑制转录因子,视网膜特异性敲除Foxn3会导致非感光细胞中纤毛基因的异位表达及纤毛发生异常,进而引发视觉功能障碍...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700
中山大学段晶晶课题组揭示单细胞水平新机制 中山大学新闻网(通讯员 张玉琦)近日,神经科学中心颜光美、段晶晶课题组首次在体内单细胞水平上揭示了GABAARs与NMDAR之间存在特异性功能耦合,为理解兴奋–抑制平衡提供了全新视角,相关成果发表于...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450
中山大学信文君徐婷团队在卒中后肺炎的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通讯员张玉琦)日前,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信文君教授和徐婷副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冯霞教授和暨南大学张吉凤副教授团队经过研究发现,脑卒中后,迷走神经关键调控脑区—下丘脑室旁核(PVN)神经元凋...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410
中山大学吕万革张弩团队绘制图谱解析风险SNP驱动的促肿瘤机制 (康峻鸣)附属第一医院吕万革教授团队联合张弩教授团队系统性绘制胶质瘤功能性增强子互作图谱,解析风险SNP驱动的促肿瘤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细胞生物学...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910
上海交大陈国瑞团队发表PRL:菱方多层石墨烯莫尔超晶格中多种关联电子物态的竞争与涌现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陈国瑞课题组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题为“Switchable Chern Insulators and Competing Quantu...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010
上海交大陈黎明团队发表PNAS:国际首个台式化超热中子共振谱学应用装置研制成功 中子共振谱分析(NRSA)是一种高度先进且具有特异性的无损检测技术,它能以独特方式与材料中的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获取元素组成、同位素比例等关键信息。该技术通常需要短脉冲超热中子源,以实现高分辨率谱...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5890
上海交大叶芳伟课题组首次观察到光的“二维网络和分叉”奇观 背景:光的分支流 当水流过不平整的河床时,会自然分叉成多条支流,形成树枝状的结构。类似的现象也发生在光、电子等波的传播过程中——当它们穿过一个略有起伏的“不平整”环境时,也会自动汇聚成一道道明亮的“光...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3920
华中科技大学公卫学院袁瑜团队发表中国中老年人体重、腰围变化和两者联合变化与新发心力衰竭关联研究成果 近日,公卫学院袁瑜团队在国际期刊《恶病质、肌少症与肌肉杂志》(Journal ofCachexia,Sarcopeniaand Muscle,IF5y=10.5)发表题为“中国中老年人心力衰竭发病时体...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630
上海交大陈铭易课题组在精密传感接口芯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陈铭易副教授课题组在精密传感接口芯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适用于脑机接口、水声信号检测等各类精密传感接口的片上伪电阻精密自动校准技术,成功解决了一...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220
中国农业大学信电学院陈瑛副教授在人工智能多模态讽刺检测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陈瑛副教授在人工智能领域权威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上围绕多模态讽刺检测发表论文 Sarcasm detection enhanced by multi-mo...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180
科学家绘制根系微生物“定居地图” 植物生长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密不可分,健康的植物根系决定农作物的产量与抗性。微生物附着在植物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但植物根系与微生物处如何互动、协作,长期以来较难直接观测,成为科学家努力破解...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6720
科学家开发植物体内快速定向进化技术 高效培育高产抗逆作物新品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策略。定向进化技术能在短时间内为目的基因赋予改进或全新的生物学功能,有望成为突破作物育种遗传资源瓶颈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尚无直接在植物体内实现定向进化...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7240
上海交大李玉阳教授团队综述氨燃料在燃气轮机中的应用 近日,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李玉阳教授团队在国际燃烧学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上发表综述论文“Ammonia Combustion for... 科研动态 2个月前0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