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教授获2025年度Kingenta农业科学奖

(通讯员 李田)近日,2025年度美国农学会Kingenta农业科学奖公布,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周启星荣获该奖项,并是本年度农业科学奖的唯一获奖人。奖项旨在表彰他为中国以及世界层面的农业环...
3周前
0340

大容量长寿命氟离子电池开发取得系列进展

李驰麟团队在氟离子电池电解液设计方面取得多项突破。首次提出受体-多氟态电解液体系,通过三苯基二氯化锑提升氟盐解离能力,显著提高电池比容量和循环寿命。此外,开发基于亚氨基阴离子受体的新策略,增强路易斯酸...
1个月前
0300

云南甘棠箐遗址出土30万年前木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团队在云南江川县甘棠箐遗址发现30万年前35件木器及大量文化遗存,包括石制品、骨角器、动物化石和植物遗存,是东亚地区最早的木器实物。遗址特殊的地质条件保存了大量有...
1个月前
0400

轻质高强中空微球球壳调控研究获进展

兼具电、磁、热功能性的先进材料在电磁波控制和节能环保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面对装备轻量化和高性能化趋势,如何让这类材料兼具不同功能特性,且实现高机械强度和低密度一直是相关领域的重大挑战。此前,有研...
2个月前
0420

番茄果实响应灰霉病研究获进展

灰霉病是番茄主要的采后病害之一,灰霉病由灰霉菌侵染导致。目前,如何在保障果实正常成熟、形成优良品质的同时提升抗病性,是番茄产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发掘同时参与成熟进程调控与抗病性形成的关键因子,对协...
2个月前
0520

黑土区植被过滤带效率调控机制研究获进展

中国东北黑土区作为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长期面临农业面源污染与水土流失双重挑战。植被过滤带(VFS)是该区域主要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但因集中流现象频发与土壤浅层水位抬升双重制约,其污染物削减效率难以...
2个月前
0570

研究揭示地幔对钨循环与成矿的贡献

钨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耐腐蚀等特性。现有的钨成矿模型多认为地幔活动对钨成矿贡献有限。但是,较多钨矿床中的硫化物及含钨矿石矿物沉淀捕获的成矿流体具有强烈的地幔组分信号。目前,对于这种成矿与成岩之间普遍存...
3周前
0480

纳米限制结构相变存储器成功开发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团队基于12英寸集成工艺,开发出纳米限制结构相变存储器。该团队通过优化器件集成工艺,在12英寸晶圆上制备出嵌入式纳米加热电极,实现了超过1.0×1011次...
2个月前
0580

仿生膜催化流动合成β-受体阻滞剂研究获进展

β-受体阻滞剂是重要的药物分子,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以普萘洛尔合成为例,萘基缩水甘油醚与异丙胺的开环反应是常见的合成策略。但是,现有催化体系普遍存在反应时间长、转化率低...
2个月前
0380

上海交大遗态材料团队成果登Nature

7月3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张荻院士团队、材料学院/金属基国重实验室/张江高等研究院周涵教授课题组、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院士团队、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2个月前
0660

中国科大实现多模量子纠缠态的耗散制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林毅恒教授团队与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团队合作,在量子纠缠态制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利用离子阱系统的振动模式,在实验中演示可编程耗散工程方法,成功制备稳态的两模...
1个月前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