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基础院外籍博士后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发表亮点封面研究论文:波长依赖的双模式光电探测器件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巫江教授团队在《应用物理快报》(Applied Physics Letters)杂志上发表题为“Ytterbium Dopant-Manipulated Neuro...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200
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与电子学院联合发表Nature Electronics论文 近日,我校航空航天学院与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太赫兹调控与通信技术团队联合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Electronics》上发表题为 “A terahertz nonlinear diode cha...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380
中国科大成功实现高熵陶瓷微纳尺度三维打印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李家文教授课题组在高熵陶瓷微纳尺度三维打印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开发出一种通用且高效的多元陶瓷微纳尺度三维打印方法,成功实现了具有亚微米特征尺寸的多元陶瓷三维结构制造...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940
清华大学电子系方璐团队研制出亚埃米级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 光是自然最深邃的语言。自1666年牛顿以棱镜划开白光,人类便以光谱之笔,书写对物质与宇宙的理解。光谱记录着光在不同波长下的强度变化,揭示了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是解析成分、结构与特性的“光学密钥”。然而...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7240
清华大学数学中心张景宣合作在量子多体动力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过去几十年中,量子多体物理研究取得了卓越成就,特别是对于近平衡态和相互作用较弱的情形,目前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理论框架。然而,前沿量子应用中常常需要考虑量子多体系统远离平衡态时的动力学过程。例如,对一个...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000
上海交大张东方团队基于太赫兹表面波的“源压缩”技术实现飞秒级亚keV低能电子脉冲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张东方副教授及其合作者在太赫兹表面波压缩技术上取得新突破。研究团队构建了基于“源压缩”的电子脉冲调控新方案,成功解决了低能电子脉冲压缩的关键技术难题,为推进高精度超快表面探测成像开辟...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76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44)农学院小麦抗病团队在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农学院小麦抗病团队在《Plant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Wheat Yr6 locus allelic to Pm5 harboring an NLR gene pair co...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630
《自然材料》刊发东南大学李泽军课题组与合作者重要突破成果首次发现极性二维材料的自发卷曲现象 (通讯员 李泽军)近日,东南大学物理学院李泽军教授课题组与陈乾教授、万东阳副教授、张骏杰副教授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吕炯教授合作,在二维材料卷曲行为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该团队首次发现了极性二维材料的自发卷...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310
上海交大王世勇、史志文课题组PRL发文:菱方多层石墨烯中关联电子物态的实空间表征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王世勇课题组,史志文课题组,上海科技大学刘健鹏课题组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以“Electronic correlations in R...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130
武汉大学戚孝天获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新人奖 (通讯员化苑)近日,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戚孝天获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新人奖”,奖励他在自由基化学领域取得的原创性理论研究成果:发展位阻-电子效应定量拆分模型。该模型提出了金属调控自由基成...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420
交大溥渊教授戚亚冰与合作者Nature发文:告别铅污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迎来“绿色新星” 长期以来,高性能钙钛矿电池因对铅元素的依赖而面临环保争议。 北京时间10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戚亚冰教授与来自复旦大学的梁佳青年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的徐勃教授的合作文章以“Tin-ba...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410
武汉大学周强辉/程鸿刚团队在平面手性二茂铁合成领域取得新突破 (通讯员化苑)近日,《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周强辉/程鸿刚团队在平面手性二茂铁领域的最新...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510
上海交大蓝学友助理教授在《中国法学》发表论文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助理教授蓝学友在《中国法学》(2025年第5期)上发表学术论文《区分自然犯与法定犯的新标准:主体性法益/主体间性法益》。 文章指出,“自然犯/法定犯”不是一组形而上的犯罪分...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610
北理工团队在冰水界面诱导高立体选择性加成反应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贺志远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王健君研究员团队合作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研究成果,题为“Inhi...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700
武汉大学《全球企业创新指数2025》在2025东湖论坛主论坛发布 (通讯员李若洋)10月14日至15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东湖论坛在武汉举行。论坛开幕式发布了《全球企业创新指数2025》报告,该报告由武汉大学数据智能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科教管理与评价中...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630
北京大学冰也会“织网”?物理学院徐莉梅、江颖、王恩哥团队揭示二维冰有序化的原子级机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熟悉的冰是透明而规则的三维晶体。但当水分子被限制在极薄的一层空间时,它们的结晶行为却完全不同。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徐莉梅教授、江颖教授、田野研究员及王恩哥院士团队...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660
电子科技大学基础院邓旭教授团队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邓旭教授、四川大学郭俊凌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李岩教授合作提出了一种低机械能输入驱动的便携式水消毒系统,能够在1分钟内灭活99...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750
研究揭示共享传粉者在群落内植物间接相互作用中的驱动机制 中国横断山脉地区是全球公认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其中,一季开花的植物超100种,传粉昆虫多达数百种,然而,学界对这些植物是如何共享传粉者资源,从而实现稳定共存的机制尚不明晰。 为解答这一生态学问题...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430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刘运全课题组在量子光驱动氢气分子解离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刘运全教授课题组研究了强量子光场驱动下氢气分子的解离,揭示光场量子性质对分子反应动力学影响,为量子光光化学...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940
电子科技大学基础院2位教授在第三届芯片大会暨Chip 2024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颁奖典礼上获奖 10月15日,第三届芯片大会暨Chip 2024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刘奥教授的研究成果“新型非晶P型半导体薄膜晶体管与CMOS集成“入选“Chip 2024中国芯...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740
研究提出基于RISC-V指令集的异构计算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团队,提出基于RISC-V指令集的ISAX异构计算系统,其通过RISC-V二进制重写技术,无需修改源代码,便可实现异构核心间计算任务的高效透明迁移。该系统有助于解决传统异...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4830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刘开辉团队提出固体高次谐波相位匹配新理论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恩哥院士、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刘开辉教授和洪浩副研究员与合作者在固体高次谐波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首次提出通过范德华晶体的层间转角引入非线性几何相...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520
研究揭示地史时期森林生态系统动态演化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泥盆纪枝蕨、前裸子植物森林、中生代高大针叶林,到如今以被子植物为主的现生森林生态系统演变过程。森林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对地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产生影响,是全...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000
构建陆地棉纤维发育基因调控网络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与棉花研究所合作,系统绘制了控制棉纤维发育的基因调控网络,揭示了亚基因组不对称性在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的新规律,为棉花纤维改良提供了理论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新植物...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370
TP53突变肝癌新机制为精准治疗指明潜在靶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与香港大学团队,在肝细胞癌(HCC)分子机制与靶向治疗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团队发现,转录因子RELA在携带TP53R249S突变的HCC中,发挥着关键抑癌基因作用...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170
栽培荞麦与其野生近缘种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获揭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杂粮作物功能成分挖掘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联合国内外科研院校揭示了荞麦栽培种和野生种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基因组生物学(Genome Biology...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2580
研究揭示淀粉合成关键基因调控玉米糊粉层发育的分子机制 玉米在农业与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玉米籽粒的糊粉层中富含蛋白质、脂质、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增厚的糊粉层能有效提升玉米籽粒营养价值。此外,糊粉层发育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培育糊粉层增厚的品...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6340
新技术实现玉米赤霉烯酮快速高通量检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国家饲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成功开发出一种琼脂糖活化免疫磁珠,可特异性识别捕获谷物和饲料中的玉米赤霉烯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880
研究揭示高等植物抗病毒免疫新机制 细胞内免疫受体NLRs是动植物先天免疫的核心组成成分。在动物中,NLRs通过组装炎症小体来激活caspase蛋白酶,进而切割活化促炎细胞因子,引发炎症反应。植物虽然不编码caspase蛋白酶,但拥有在...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5710
长期种植绿肥可增强土壤碳稳定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肥料及施肥技术创新团队研究发现,长期种植并利用绿肥可增强土壤碳稳定性。该成果发表在《资源环境可持续杂志(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科研动态 1个月前0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