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汪云霞教授在《文学评论》发表论文

上海交大汪云霞教授在《文学评论》2025年第1期发表论文《爱以成人 ——穆旦《诗八首》与奥古斯丁《忏悔录》的对话》。文章分析了穆旦《诗八首》与奥古斯丁《忏悔录》在人性与爱的表达上的互文关系。《诗八首...
1个月前
0290

滑坡堰塞坝形成与溃决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滑坡或碎屑流堵江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链,堰塞坝溃决可引发洪水威胁下游安全。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周公旦团队自主研发实验装置,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滑坡与河流相互作用机制及溃决过程规律。基于单层感知机算法,团...
1个月前
0500

黑洞双星X射线光变起源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余文飞团队利用慧眼卫星对暂现黑洞双星MAXI J1820+070进行观测,发现带限噪声(BLN)特征频率范围具有显著的光子能量依赖性。随着能量增加,BLN平台同时向高频和低频两端扩...
1个月前
0600

光镊切片显微术破解悬浮细胞三维观测难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联合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生物光学显微成像与微操纵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提出了光镊切片显微术,实现了悬浮生物细胞的全光式三维成像,为光镊技术开拓了新应用方向。 光...
2个月前
0400

南开教授获2025年度Kingenta农业科学奖

(通讯员 李田)近日,2025年度美国农学会Kingenta农业科学奖公布,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周启星荣获该奖项,并是本年度农业科学奖的唯一获奖人。奖项旨在表彰他为中国以及世界层面的农业环...
3周前
0270

大容量长寿命氟离子电池开发取得系列进展

李驰麟团队在氟离子电池电解液设计方面取得多项突破。首次提出受体-多氟态电解液体系,通过三苯基二氯化锑提升氟盐解离能力,显著提高电池比容量和循环寿命。此外,开发基于亚氨基阴离子受体的新策略,增强路易斯酸...
1个月前
0300

云南甘棠箐遗址出土30万年前木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团队在云南江川县甘棠箐遗址发现30万年前35件木器及大量文化遗存,包括石制品、骨角器、动物化石和植物遗存,是东亚地区最早的木器实物。遗址特殊的地质条件保存了大量有...
1个月前
0400

番茄果实响应灰霉病研究获进展

灰霉病是番茄主要的采后病害之一,灰霉病由灰霉菌侵染导致。目前,如何在保障果实正常成熟、形成优良品质的同时提升抗病性,是番茄产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发掘同时参与成熟进程调控与抗病性形成的关键因子,对协...
2个月前
0460

黑土区植被过滤带效率调控机制研究获进展

中国东北黑土区作为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长期面临农业面源污染与水土流失双重挑战。植被过滤带(VFS)是该区域主要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但因集中流现象频发与土壤浅层水位抬升双重制约,其污染物削减效率难以...
2个月前
0550

研究揭示地幔对钨循环与成矿的贡献

钨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耐腐蚀等特性。现有的钨成矿模型多认为地幔活动对钨成矿贡献有限。但是,较多钨矿床中的硫化物及含钨矿石矿物沉淀捕获的成矿流体具有强烈的地幔组分信号。目前,对于这种成矿与成岩之间普遍存...
3周前
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