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实现玉米赤霉烯酮快速高通量检测

				
				文章导读
				
			
			还在为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的繁琐流程和天价成本焦头烂额?中国农业科学院重磅突破:首创琼脂糖活化免疫磁珠技术,3秒精准捕获谷物饲料中的“隐形杀手”!它彻底颠覆传统方法——净化效率飙升,背景干扰断崖式下降,磁珠竟可重复使用三次以上,成本直降50%。更结合全自动平台实现高通量检测,我国首个饲料工业团体标准已落地。阅读本文,解锁基层实验室和企业急需的真菌毒素防控利器,让安全检测从此又快又省!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国家饲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成功开发出一种琼脂糖活化免疫磁珠,可特异性识别捕获谷物和饲料中的玉米赤霉烯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上。
玉米赤霉烯酮是食品和饲料中最常见的真菌毒素之一,现有检测方法操作繁杂,且依赖于免疫亲和柱净化,成本高昂,难以满足真菌毒素快速、高通量检测需求。
该研究成功制备玉米赤霉烯酮免疫磁珠,可显著降低食品和饲料样本的背景干扰,提高净化效率。此外,该磁珠实现重复使用三次以上,降低成本。结合免疫磁珠全自动净化平台,可提高真菌毒素净化效率和检测通量。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我国首个关于免疫磁珠净化技术的饲料工业团体标准《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免疫磁珠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基层检测实验室和饲料企业防控真菌毒素污染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通讯员 刘全吉)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5.146670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