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马余强院士团队揭示脉动细胞组织中的隐藏拓扑缺陷和反常密度涨落 近期,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复杂系统理论物理中心马余强院士团队在细胞组织活性物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发现细胞的随机脉动可以使细胞组织液化... 科研动态 9个月前02,9310
全球尺度遥感土壤水分产品时空填补方法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曾江源团队在全球尺度遥感土壤水分产品时空填补方法发展、对比与验证方面取得进展。 该团队围绕传统偏差校正方法与机器学习方法在填补全球尺度主被动微波土壤水分卫星(S... 科研动态 4个月前02,93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真菌多样性与真菌病害调控技术研发团队在解析效应因子抑制植物免疫新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植物保护学院真菌多样性与真菌病害调控技术研发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A Colletotrichum-unique effector with the Cx11N... 科研动态 5个月前02,9300
兰州化物所发展出具有光固化3D打印成形能力的高性能聚氨酯弹性体材料 聚氨酯弹性体是具有优异机械性能的高分子材料。通常,传统的聚氨酯弹性体加工方法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且模具制造复杂、成本高。当前,光固化3D打印技术具有快速成形、高精度和复杂结构制造能力,因而成为制造聚...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9300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在高性能MAX相陶瓷设计构筑领域取得新进展 作为一种兼具陶瓷和金属优良特性的新型层状陶瓷材料,MAX相陶瓷在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领域均具有重要应用,且其性质与内部丰富可调的元素组成密切相关。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MAX相层中过渡金属原子可以形成面外... 科研动态 8个月前02,9290
动物所揭示黄胸鼠耐受低温的局限性并预测其扩张范围 黄胸鼠和褐家鼠全球性分布。它们是入侵物种,也是我国主要的两种家栖鼠类,危害农业生产、破坏基础设施,并能够传播人畜共患病。 为了探讨黄胸鼠低温耐受能力以及进一步北扩的可能范围,尤其是能否继续扩张到东北地... 科研动态 4个月前02,9290
研究通过配位闭环组装发光金属-有机分子结 扭结结构广泛存在于各种工具、材料和建筑。分子结普遍存在于DNA、RNA、蛋白质、聚合物和液晶结构。广义地说,一个链状分子通过穿插、缠绕和打结形成的闭环结构被称为分子结。通俗地说,分子结是通过穿插缠绕的... 科研动态 4个月前02,9280
北京大学邓宏魁团队在化学重编程领域取得新成果:首次实现将人体血液细胞化学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 2025年7月30日,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邓宏魁课题组与药学院关景洋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上发表了题为“Chemical... 科研动态 4个月前02,9270
厦大林雁勤教授团队在核磁共振深度学习重建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林雁勤教授团队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核磁共振(NMR)谱图非均匀采样(NUS)重建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以“Deep learning network for NMR spect...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9270
长期施肥调控旱作农田土壤氮素矿化特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培肥与改良创新团队在全国尺度上量化了不同施肥管理措施对农田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影响程度及其主控因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清洁生产杂志(Journal of ... 科研动态 6个月前02,9240
武汉大学中国国际法学会2025年暑期国际法青年教师讲习班在校举行 (通讯员张艺琳、罗向锦)7月15日至20日,2025年暑期国际法青年教师讲习班(第六期)在校举办。武汉大学副校长陆伟出席开班式并致辞。 陆伟介绍了武汉大学国际法学科的建设情况,勉励全体学员珍惜宝贵的学... 科研动态 4个月前02,9230
西安交大药学院科研团队在肿瘤靶向药物耐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张彦民教授团队通过CRISPR/Cas9全基因组筛选技术首次发现锌指蛋白ZNF27是肝癌瑞戈非尼治疗耐药的核心驱动基因。研究结合蛋白组学与乳酸化修饰组学分析,揭示ZNF27通过促使P... 科研动态 4个月前02,9220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汉杰课题组构建工程菌在体“细胞工厂”生产负载RNA的外膜囊泡用于肿瘤治疗 (生命科学学院供稿)RNA疗法具有治疗效率高、药物毒性小、特异性强和应用领域广等优点,在医学、生命科学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前景。由于RNA易降解,难以进入宿主细胞等特性,开发一种高效的RNA递送系统至关... 科研动态 9个月前02,9220
动物所发表关于人工智能识别菌群标志物的综述文章 菌群标志物作为微生物群落在健康与疾病状态下的特定生物分子或代谢产物,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揭示了微生物与宿主的互作关系,并为实现精准医疗和保障公共健康提供了关键的科学依据。传统的生...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9220
eScience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论坛成功举办 (通讯员 刘诗可 高兴斌)8月20日,由特种化学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和eScience编辑部联合主办的“eScience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旨在聚焦国家新能源重大需求... 科研动态 9个月前02,9220
重庆大学重庆大学6种科技期刊持续入选CSCD来源期刊 近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公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CSCD)2023—2024年度来源期刊列表。重庆大学主办的《镁合金学报(英文)》《纳米... 科研动态 4个月前02,9220
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实现亿度千秒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 1月20日,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获得重要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亿度千秒量级稳态高约束模...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9210
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研究取得进展 利用可再生电力通过电化学CO2还原反应(CO2RR)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对可再生碳资源增值具有重要意义。多碳醇因具有高能量密度特性以及与现有能源基础设施的高度适配性,在清洁能源储存与化工原料领域展现出...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9200
亚林所研究团队在城乡绿化植物叶际微生物和叶表面 颗粒物关系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图:叶表面微生物优势属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近日,亚林所生态修复团队解析了大气颗粒物对绿化树种叶际微生物组的影响,揭示了叶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对叶表面颗粒物的响应特征,以及叶际微生物增强植物叶片对环... 科研动态 6个月前02,9190
厦门大学刘建政团队在跨境空气污染及其健康影响的源-汇关系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公共事务学院刘建政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在环境与公共卫生健康领域国际顶级期刊《环境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发表了题为“量化中日韩三国PM2... 科研动态 8个月前02,9190
科学家观测到最强逻辑形式量子关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许金时研究组与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马杰等,发展了适于研究单体高维量子系统的可扩展光学体系,观测到最强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1月29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S...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9190
研究提出核酸内切酶DIS3介导的环形RNA降解机制 2月17日,《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玲玲研究组与复旦大学杨力研究组合作完成的关于内源环形RNA降解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解析了生理条件...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9170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多年冻土温度特征与气候关系研究获进展 多年冻土与高寒草地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协同进化。全球变暖导致多年冻土融化和退化,引发高寒草地变化,释放大量温室气体,从而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同时,高寒草地影响地表和大气及活动层与多年冻土间的水分和热量...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9170
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与张长昆团队在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设计并开发了不对称的芘类多电子转移活性分子材料。这一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子浓度和稳定的中间半醌自由基。研...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9150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吕春婉团队揭示WDR5-H3K4me3表观遗传学通路在胰腺癌中调控免疫原性及免疫抑制的新机制 (生命科学学院供稿)WDR5/MLL1-H3K4me3表观遗传通路在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中常常被激活,驱动肿瘤微环境中的多种细胞反应。然而目前对其的研究仅限于血液肿瘤领域,在实体瘤中的功能尚不清楚。 近... 科研动态 9个月前02,9150
青岛能源所构筑仿生氮化碳膜实现高选择性锂镁分离 自然界中,生物离子通道能够保证特定离子的高选择性跨膜转运。受生物离子通道启发,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仿生能源界面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健和高军基于结晶和无定形同源氮化碳材料,构筑了具有埃级尺...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9150
天津大学-喜报!天大化工学院大型仪器测试平台团队2个科研仪器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24年度百篇优秀科研仪器案例成果 (化工学院供稿)2025年2月5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公布遴选出100篇2024年度科研仪器优秀案例成果。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大型仪器测试平台团队提交的《原子力显微镜动态形貌表征技术在水合物晶体表面生长模式... 科研动态 9个月前02,914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Nature》报道北航曹晋滨院士团队刘成明等人关于遥远地球空间出现合声波的新发现 (航宣)2025年1月23日,《Nature》期刊在线报道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地球科学学院曹晋滨院士团队刘成明等人与来自美国和瑞典的科研人员,在地球空间合声(chorus)触发机制领域取得的最新进... 科研动态 9个月前02,9140
迄今最小工蕨属植物揭示工蕨类的生活史策略分化 距今4.3亿至3.6亿年前,早期陆地维管植物属种多样性及表型复杂程度急剧增高。这一过程被称为“植物登陆”。“植物登陆”奠定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堪比海洋生物的“寒武纪大爆发”。在此期间,早期维管植物相...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9140
空间中心等揭示火星附近流相互作用区演变特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家通过航天器观测在内日球层流相互作用区(SIRs)的形成和初始动态演化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而对1天文单位(AU)以上流相互作用区的演化知之甚少。作为空间天气的驱动因素,火星... 科研动态 7个月前02,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