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陈皓教授/刘宏教授团队在调控锂金属电池晶体生长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陈皓教授/刘宏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团队合作开发出零形变全封闭的叠层孔腔结构石墨烯复合氧化锌载体,实现对锂金属电池的锂金属负极内晶体生长-溶解电极反应的调控,研究成果以... 科研动态 2周前0310
我国学者在AI驱动的活体蛋白质激活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图 CAGE-Proxvivo技术通过机器学习辅助的"脱笼"化学实现活体蛋白质精准激活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925701、22137001 和22321005)等资助下,北京大学陈鹏团... 科研动态 2周前0320
我国学者在锂金属电池领域取得新进展 图(a)充电过程中不同电解液调控策略下正负极界面的演化示意图;(b)Li||NCM811软包电池在微乳电解液中的循环性能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2372207)等支持下,浙江大学陆俊教授团... 科研动态 2周前0190
我国学者在单原子催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a)基于半导体型载体尺寸调变的金属-载体轨道耦合调控。Pd单原子催化剂在乙炔选择性加氢中的催化活性与n-型(b)和p-型(c)半导体载体LUMO位置的关系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0... 科研动态 2周前0200
我国学者在氮原子插入饱和氮杂环反应方面取得进展 图 氮原子插入四氢吡咯环构建多氧化态1,2‑二氮六元环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271148)等资助下,南京大学陆红健团队在饱和氮杂环的氮原子插入反应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吡咯烷的氮原... 科研动态 2周前0260
中国科大研发可闭环生物回收的介电薄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相关研究成果以“Closed-loop bio-recyclable d... 科研动态 2周前0190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多模式交通系统韧性方面取得进展 图 自适应行为模式。(a-c)小汽车乘客行为转换;(d-f)公共交通乘客行为转换;(g-h)洪涝灾害下统一的自适应交通方式转移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2288101,72242102)等资... 科研动态 2周前0180
研究提出单细胞多组学新方法实现胰腺癌循环肿瘤细胞多维度解析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林达等报道了新开发的单细胞多组学技术——Uni-C。该方法可在一个细胞中同时解析基因组大尺度结构变异(如SV、CNV、ecDNA)、小尺度突变(SNP/I... 科研动态 2周前0150
苍蝇传播种子新机制获揭示 种子传播是植物繁殖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持的重要环节。目前,动物介导的种子传播研究多聚焦于脊椎动物,而无脊椎动物传播除蚁播外研究甚少,其他类群的传播作用缺乏关注。双翅目昆虫(蝇类)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却从未... 科研动态 2周前0280
刚柔并济的“神经触手”探针成功研发 在脑机接口与神经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柔性神经电极凭借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与机械匹配性,被认为是实现长期稳定神经信号采集的理想选择。相较于传统刚性电极,柔性探针可有效减少脑组织损伤、炎症反应并延长在体寿命... 科研动态 2周前080
湖南大学利用超掺杂新方法研制出高性能p型二维半导体晶体管 6月12日,湖南大学段曦东教授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栅极驱动的能带调控超掺杂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制备出高性能p型二维半导体晶体管,为未来高性能二维电子器件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 科研动态 1周前0100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曹玮和物理与天文学院张春雷课题组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研究成果:基于K吸收边效应的X射线过滤型生物敷料 放射治疗是癌症治疗的基石,但其具有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尤其是放射性皮炎(RD),目前仍是重大临床挑战。当前许多研究集中于缓解RD症状,而如何有效减少皮肤所受辐射剂量的策略尚未得到充分探索。屏蔽对皮肤有害... 科研动态 2周前090
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吴一川/彭倍团队在《自然·通讯》发文报道新型“电子蟑螂”软体微型机器人 近日,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吴一川/彭倍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单驱动器无线软体微型机器人实现灵活导航”(Untethered soft micro... 科研动态 2周前03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王党校教授团队获IEEE Transactions on Haptics最佳应用论文奖 (通讯员 王丹)日前,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王党校教授团队在高分辨率触觉显示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针对现有触觉显示装置在呈现复杂触觉图案或精细纹理方面的局限,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倒金字塔结构... 科研动态 2周前090
研究发现辐射主导磁重联中的自旋凝聚等离子体 磁重联是等离子体中磁能快速释放和粒子加热加速的关键过程,广泛存在于太阳耀斑、地球磁尾、黑洞喷流、伽马暴乃至聚变装置等多种等离子体环境中。当磁场强度达到极端水平时,电子在重联过程中将进入辐射主导区域,此... 科研动态 2周前0270
北京师范大学“黑河流域生态监测技术联合测试及应用示范(EcoTest)”现场核查开展 经过历时百日紧锣密鼓的准备,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以下简称21世纪中心)围绕“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以下简称生态专项)组织实施的“黑河流域生态监测技术联合测试及应用示范(EcoT... 科研动态 2周前0180
科研团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精确量化全球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程天海团队在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监测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开发了精准量化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的新方法,并基于这一方法对全球垃圾填埋场进行了系... 科研动态 2周前0160
秒测!AI视觉技术让油菜籽品质检测像扫码一样简单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品质化学与加工利用创新团队利用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构建了油菜籽高质量图像数据库与模型库,实现了油菜籽品质在线实时秒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 科研动态 2周前0170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非双曲钒酸钇稀土晶体中发现双曲声子极化激元 图 (a)传统双曲材料与钒酸钇晶体的介电张量符号关系及双曲范围;(b)基于钒酸钇晶体的温度驱动光学拓扑转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172162、52072349、52402020)等资助... 科研动态 2周前0140
武汉大学陈朝吉课题组在生物质基功能材料领域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通讯员徐鹏、卢梓扬)7月,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陈朝吉教授课题组在生物质基功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相继在ScienceAdvances(《科学进展》)、NatureCommunicatio... 科研动态 2周前0100
我国学者在二维半导体晶圆制造方面取得进展 图 利用“固-液-固”生长策略制备晶圆级InSe高质量晶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025023、52322205、52250398)等资助下,北京大学刘开辉教授与合作者在二维硒化铟半导体... 科研动态 2周前0200
亚林所研究团队结合无人机表型与GWAS揭示湿地松生长动态遗传基础 图1:使用无人机获取的RGB和多光谱图像作为表型工具在湿地松中进行研究的策略 图2:分别基于谱系、SNP +VI、谱系 +VI、VI 和 SNP的 GBLUP 模型的树高和冠幅性状的基因组选择研究 7... 科研动态 3天前030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粒子物理实验研究中取得进展 图 Λb0重子(a)及其反物质粒子anti-Λb0重子(b)的不变质量谱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925504,12061141007,12188102)等资助下,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高原宁教... 科研动态 2周前0210
研究揭示水稻温敏雄性不育系tms5转育起点温度的调控机制 两系杂交稻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推动了杂交水稻发展。超过95%的温敏两系杂交稻组合均是由含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tms5的不育系配组而成,凸显了tms5在两系法杂交稻育种中的重要地位。温敏雄性不育... 科研动态 2周前0230
我国学者在植物水杨酸合成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图 PAL依赖的SA生物合成的完整路径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2470365, 32470395,32301802, 31670277)等资助下,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可伟团队完整阐述... 科研动态 2周前0130
研究揭示胚胎期生殖细胞H3K9me2的重建参与雌性减数分裂前期进程 在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成熟单倍体配子的形成起始于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谱系发育。以小鼠为模型的研究表明,PGCs从胚胎期形成,历经迁移至生殖嵴直至完成性别分化的整个过程中,始终维持着高度动态的表观... 科研动态 2周前0280
我国学者发现植物防御激素水杨酸合成新通路 图 种子植物中水杨酸合成的完整通路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2330008、32300255)等资助下,四川大学张跃林团队完整解析了植物中一条全新的水杨酸合成通路“PAL/BSH途径”,并证... 科研动态 2周前01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耿立升教授及其合作者理论预言全新奇特强子态 为探索物质深层次结构开辟新方向 (通讯员 陆俊旭)近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耿立升教授及其合作者在奇特强子态理论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预测了一种全新的奇特强子态———三体强子分子态。这一理论发现为深入探索非微扰量子色动力学(QCD... 科研动态 2周前0100
锂电池热失控预防研究获进展 随着电动汽车与储能电站的发展,锂金属电池虽有望突破500Wh/kg的能量密度极限,却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高镍正极在200℃时即分解释放氧气,金属锂负极与电解液反应生成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正负极气体在... 科研动态 2周前0240
我国学者在高屈服强度-均匀延性复杂合金设计制备方面取得进展 图 领域知识辅助机器学习方法设计具有双析出相的Fe35Ni29Co21Al12Ta3多主元复杂合金(a, b, c),使得铁基复杂合金具有创纪录的屈服强度-均匀延伸率匹配,室温力学性能组合明显超越目前... 科研动态 2周前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