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联合团队开发人工智能药物发现系统加速新药研发 10月23日,美国Cellarity公司、麻省理工学院和德国亥姆霍兹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能“自我学习”的高命中率人工智能药物发现系统——DrugReflector。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期刊... 科研动态 1周前33000
研究提出高选择性光电催化N-N偶联新机制 光电催化技术在能源转换、环境整治和有机合成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氮中心自由基作为关键反应中间体,在N-N偶联和C-N键形成等转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直接断裂N-H键生成氮中心自由基,被视为一... 科研动态 1周前32960
同济大学研发可修复脊髓损伤并恢复运动能力的新型脊髓类器官 10月24日,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朱融融研究团队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期刊发文,构建出具备胸段脊髓区域特征的新型工程化脊髓类器官(engineered thoracic spinal co... 科研动态 1周前24070
研究构建水产养殖弧菌“筛—鉴—灭”一体化平台 致病性弧菌引发的水产养殖业病害,每年导致全球损失巨大。传统检测技术需3天—5天完成鉴定,灭菌环节与检测脱节,导致检测出结果时,病害往往已扩散。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团队以纳米银为基底,利用单... 科研动态 1周前22840
科学家绘制全球多囊卵巢综合征精细遗传图谱 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绘制出全球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精细遗传图谱,鉴定出94个独立遗传位点,包含73个首次报道位点;揭... 科研动态 1周前33020
中国科大发现最暗弱的超大质量双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候选体 潮汐撕裂恒星事件是进行黑洞质量普查、研究黑洞吸积、喷流与反馈物理等的重要、有效手段,因而是时域天文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近二十年来,潮汐撕裂恒星事件的观测研究已取得斐然进展,但是仍亟待大规模的观测发现以... 科研动态 6天前41120
新策略实现稳定酸性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制甲酸 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反应,通常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进行,伴随的碳酸化副反应会导致碳损失。这一反应在碱性和中性条件下生成的主要产物是甲酸根,进一步酸化处理可转化为甲酸。相比之下,酸性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可缓解... 科研动态 1周前26010
中国科大利用磁力系统实现宽带磁声混合频率梳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磁力系统研究取得新进展。该团队的董春华教授研究组通过磁振子与高频声子相互作用,在磁力系统中实现宽带磁声混合频率梳。该研究成果于2025年11月13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hysic... 科研动态 6天前12360
研究揭示小鼠皮层单神经元联结规律 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华中科技大学,重构了近2万个覆盖小鼠皮层所有脑区投射神经元的轴突完整形态,提出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小鼠单神经元投射图谱数据集,揭示了皮层投射神经元在皮层内联... 科研动态 1周前32910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上取得新进展 在现代复杂数据环境中,经济、农业和能源等领域的时间序列呈现出日益复杂的动态特征,既包含由市场机制或自然规律驱动的周期性波动,又受到多维度协变量的非线性影响。尤其是在农业价格、金融周期和气候指数等应用中... 科研动态 1周前12490
江门中微子实验发布首个物理成果 11月19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发布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首个物理成果——提供了两个中微子振荡参数截至目前最精确的测量结果。 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的粒子有12种,包括6种夸克,3种带电轻... 科研动态 1周前12610
西安交大研究人员在二维铁电拓扑畴领域取得新进展 铁电材料中,畴界作为分隔不同极化取向区域的关键界面,其结构直接影响材料的电导率、电磁耦合等功能特性。传统铁电材料中的畴界多呈现头-尾排列的电中性构型,以尽可能降低静电能。然而,近年来在单质铋(Bi)单... 科研动态 1周前33040
森环森保所发现新型松叶蜂病毒为生物防治添“利器” 图:烟翅松叶蜂(Diprion infuscalae)的危害及其病毒的生物活性 烟翅松叶蜂(Diprion infuscalae Wang & Wei)是我国马尾松林区一种新发的重要害虫,自2... 科研动态 1周前45030
西安交大二附院张淑群教授团队 在实体瘤CAR-T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疾病诊疗中心张淑群、马兴聪教授团队在免疫治疗领域顶级期刊《癌症免疫治疗》(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发表《TROP2特异... 科研动态 1周前53940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林永红团队荣获2025年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 近日,经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组织权威专家严格评审、公示,第六届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正式揭晓: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林永红、何丽、于霞、干晓琴、黄璐、龚照林、冯丹、杨泽萱等8名专家共同参与并完成的... 科研动态 1周前03790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冯权泷副教授团队成果入选“中国高影响力数据论文”及“优秀共享开放遥感数据集” 2025年7月,“中国高影响力数据论文榜单(2025年)”在第十届中国科学数据大会开幕式上正式公布,经评审团队科学计量分析和严格遴选,共计110篇数据论文脱颖而出。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冯权泷副教授团队... 科研动态 1周前03210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举办第五届“图灵三校论坛” 11月15日,第五届“图灵三校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计算机科学中心主任约翰... 科研动态 1周前034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62)农学院许盛宝课题组在小麦根系发育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农学院非生物胁迫耐受机理团队在《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题为“Population Transcriptome and Phenotype Analyses Reveal that... 科研动态 1周前02020
上海交大江治副教授在太阳光驱动纯水分解制绿氢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新能源动力研究所江治副教授提出了一种基于 n 型硫化物半导体的高效、稳定 Z 型全解水体系,在可见光和常压条件下可直接制备高纯氢气。研究成果“Efficient and... 科研动态 1周前0244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63)园艺学院胡晓辉课题组揭示SlMYC2-SlNAC90-SlNAC102模块调控番茄低温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 近日,园艺学院设施农业生物与环境工程研究团队胡晓辉教授课题组在《Plant, Cell & Environment》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SlMYC2‐SlNAC90‐SlNAC102 ... 科研动态 1周前02510
突破性能瓶颈,上海交大张卫平团队实现“近完美”宽带量子存储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讲席教授,李政道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张卫平团队,在量子信息存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一种高效率高保真、低噪声的宽带量子存储新技术。该团队揭示了量子存储中光-原子时空变换的本... 科研动态 1周前02370
南京大学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揭示恒星级黑洞为宇宙极端粒子加速器 由恒星质量黑洞与伴星构成的强引力系统,当黑洞吞噬伴星物质时,能够以喷流的形式释放巨大能量,这种黑洞-喷流系统也被称为微类星体。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中文简称“拉索... 科研动态 1周前02360
上海交大郑远林/陈险峰课题组实现基于多用户纠缠交换的独立网络量子融合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郑远林、陈险峰教授与上海电力大学李渊华副教授组成的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创新性地提出并实现了基于主动时间-波长复用方法的构建全连接型量子通信网络的... 科研动态 1周前01540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博课题组揭示植物花粉发育调控的新机制 减数分裂对于大多数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至关重要,解析调控减数分裂的关键因子和分子机制对于基于雄性不育的育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KNUCKLES(KNU)编码一个含C2H2结构域的锌指蛋白,其最初在花分生组... 科研动态 1周前02300
上海交大张卫平团队实现量子计量学重大突破,“量子孪生干涉仪”创立相位测量新范式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讲席教授、李政道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张卫平与助理研究员包谷之等组成的团队在量子干涉技术与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全新的干涉架构—“量子孪生干涉仪”,将该... 科研动态 1周前02580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BESIII实验团队在粲介子半轻衰变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BESIII实验团队与中科院高能所合作,在BESIII实验上粲夸克介子半轻衰变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首次观测到粲介子到双赝标量介子D→K0 Sπ0μν的半轻跃迁过程,检验了轻子普... 科研动态 1周前11350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和脂质代谢对羊肉风味的影响 羊肉是重要的畜产品,其风味形成机制复杂,与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微生物发酵等因素相关。长期以来,羊肉风味研究多停留在化学分析层面,缺乏对形成机制的系统整合。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聚焦微生... 科研动态 1周前02920
上海交大金贤敏团队发表PRL:光子芯片中的轨道角动量与线动量锁定 近日,美国物理学权威应用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以Locking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with Linear Momentum of Ligh... 科研动态 1周前02110
武汉大学闵杰课题组实现可溶液加工的高效率全小分子太阳能电池 (通讯员高妍)近日,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闵杰课题组在高效率且可溶液加工的全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工作通过模块化设计合成了具有不对称侧链结构的小分子给体材料,系统调控了分子间相互作用... 科研动态 1周前4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