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张卫平团队实现量子计量学重大突破,“量子孪生干涉仪”创立相位测量新范式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出版检索稳定,快至7天录用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文章导读
你是否想过,测量精度的极限还能被彻底打破?上海交大张卫平团队最新成果震撼登场——“量子孪生干涉仪”横空出世,颠覆传统相位测量范式。他们首次发现强参考光场竟成灵敏度瓶颈,并以纠缠光束构建全新架构,将自身保持的国际纪录再度提升三个数量级!这项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的突破,不仅刷新量子计量学边界,更将为引力波探测、高精度传感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可能。一场关于“极致测量”的量子变革,正在悄然开启。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讲席教授、李政道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张卫平与助理研究员包谷之等组成的团队在量子干涉技术与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全新的干涉架构—“量子孪生干涉仪”,将该团队自己一直保持的量子关联干涉仪相位测量信噪比的国际记录再次提升三个数量级。相关成果以 “Quantum Twin Interferometer” 为题,近日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 Advances》。

上海交大张卫平团队实现量子计量学重大突破,“量子孪生干涉仪”创立相位测量新范式

图1 量子孪生干涉仪实验架构

干涉仪在导航、引力波探测、电磁传感及量子计量学的众多方向都是不可或缺的精密测量工具,但其探测微弱信号的灵敏度最终受限于标准量子极限。该团队首次实现的光量子关联干涉仪及量子增强梯度计已成功突破了这一极限,并长期在国际上保持最好的记录。

目前主流的量子干涉相位测量均采用平衡零拍探测原理,依靠一个强本地振荡场作为参考,通过信号光与其干涉来提取相位信息。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并未意识到,由于强本地振荡场的存在,平衡零拍探测中,干涉两臂光强事实上处于极端不平衡状态,这成为制约相位测量灵敏度的探测瓶颈。该团队凭借理论与实验的双重优势,敏锐地辨识到这一原理性局限。

上海交大张卫平团队实现量子计量学重大突破,“量子孪生干涉仪”创立相位测量新范式

图2 平衡零拍和量子孪生干涉仪相位测量结果比对

为突破此局限,该团队构建了互为纠缠的“量子孪生干涉仪”架构,取代现有的平衡零拍探测。基于并行配置的双对孪生纠缠光束,建立了量子关联干涉与纠缠探测协同的相位测量新范式,并成功在实验上打破了该团队自己一直保持的量子关联干涉仪相位测量信噪比的国际记录,信噪比再次提升三个数量级。这一成果标志着量子计量学向前迈进的又一里程碑。

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博士后杜威和物理与天文学院博士后吴书贺,包谷之和张卫平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获得了合肥国家实验室、上海市量子科学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量子科技创新2030计划、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教育部、上海市科委、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等支持。

*注:杜威博士目前任职北京邮电大学特聘研究员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ea0816

作者: 叶丹 供稿单位: 物理与天文学院

© 版权声明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多学科征稿、征稿主题广 | 免费主题匹配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三届机器学习与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CONF-MLA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立即查看超全会议列表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