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重频全相干自由电子激光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自由电子激光团队在高重复频率全相干自由电子激光(FEL)新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首次实验验证了自主提出的“直接放大驱动型谐波产生”(DEHG-FEL)新机制,并成功实现其...
4周前
0200

促进伤口修复的蜂源纳米水凝胶研发成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团队利用蜂王浆核心成分王浆酸,成功研发出具有多重功效的纳米水凝胶敷料,为无抗生素伤口治疗开辟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
4周前
0330

研究破解钝头蛇食蜗牛的遗传之谜

摄食策略的转变深远影响着物种向新生态位的扩散,推动了其生理和形态上的适应演化。钝头蛇科蛇类专以蛞蝓和蜗牛为食,而这一取食策略伴随着多重挑战,包括如何从壳中摄取蜗牛、如何有效分解猎物分泌的大量黏液,以及...
4周前
0340

小麦抗病早熟的“双效开关”被发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作物组学大数据与应用创新团队发现了小麦抗病早熟的“双效开关”,为改良小麦赤霉病抗性和培育抗病新品种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
4周前
0180

微生物碳利用效率高会抑制土壤固碳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农业创新团队揭示微生物介导土壤有机碳周转的规律,为加强土壤固碳提供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创新(The Innovation)》上。 微生物...
4周前
0220

红树林“蓝碳”储存机制研究获进展

红树林生态系统处于海陆动态交界面、周期性遭到海水浸淹的潮间带环境。作为独特的海陆边缘生态系统,红树林具有固岸护堤、维持生物多样性、“蓝碳”固碳储碳等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覆盖面...
4周前
0190

研究发现小鼠组织器官衰老新型生物标志物

衰老是一个贯穿生命历程、涉及多组织器官的复杂过程。如何评估不同组织的衰老状态,既是衰老研究领域的痛点和难点,也是评判抗衰老干预效果的前提。尽管Cdkn2a(p16)等经典衰老标志物已被广泛使用,但其主...
4周前
0230

微生物腐蚀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侯保荣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亚致死浓度杀菌剂四羟甲基硫酸磷(THPS)可通过促进生物被膜形成和电子传递加速钢铁腐蚀。 海洋腐蚀是威胁海洋工程设施安全的主要...
4周前
0150

新方法可实现链霉菌药物高效生物制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分子靶标与绿色农药创制创新团队通过解析链霉菌天然产物合成调控机理,建立了重塑转录调控网络、实现产物产量和合成效率突破性提升的新策略,为链霉菌药物高效生物制造提供关...
4周前
0140